APP下载

低年段小学生课堂倾听问题及策略研究

2019-01-16孙丹丹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倾听因素现状

孙丹丹

摘要:倾听是孩子接触社会、接受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在常规课堂中发现大部分孩子的倾听习惯比较差。表现为:时常插嘴;不能耐心地听完;听的时候不认真,导致听不清楚或者听不懂。如何能让孩子更有效地倾听,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本文将从小学生倾听现状、倾听能力形成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等方面,粗浅地谈一谈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

关键词:倾听;现状;因素;策略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9.12.031

中图分类号:G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9)12—0135—04

倾听是一种学习的习惯,孩子会倾听更是一种能力。人类的语言活动主要是由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作为支撑的,而“听”占人的语言活动的45%左右,几乎与说读写所占的总量不相上下。可见,培养孩子良好的听的习惯,将使孩子终生受益。对于低年段的小学生来说,有诸多影响其在课堂上“倾听”质量和效率的因素,那么,如何能培养低年段小学生养成良好倾听习惯,让孩子能够更有效倾听呢,本文将就有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何谓“倾听”

我们的先辈早已给“倾听”作出过解释,《礼记·孔子闲居》中解释为“倾耳而听之”。《辞海》解释为“倾耳而听”,《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细心地听取”,即:有倾向性地、专注地、细心地听取。郭沫若在《卜辞通纂》中指出:“古听、声、圣乃一字”。从繁体“听”字字形结构来分析,左边是耳还有王,意思是耳朵是所有器官中获取信息之王,横着的“目”指的是眼睛,意思是要用眼睛去观察;“十”是虚指,意思是用许多眼睛去观察;右下方是“一”和“心”,意为观察的时候要聚精会神,一心一意。

听固然重要,但却与倾听有本质的不同。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这里所指出的倾听,比普通意义上的听更深一个层次。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过程。[1]在相互倾听中引发师生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激发彼此的灵感,从而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与互动。

由此可见,倾听包含着更多的反应,倾听不仅是要用耳朵来听直接的信息,还需要借助其他感官用心去感知对方所传递的信息。

二、低年段小学生关于“倾听”的现实状况

低年段小学生,多是自我意识型,课堂上只顾自己表现自己的,想表达的就一个劲儿地举手,不在意其他同学的发言,甚至忽视教师讲的话。倾听习惯如果不好,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认真观察,发现学生不能认真倾听的主要表现如下:

(一)不听。低年段小学生受年龄因素限制,很难长时间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集中在老师的授课内容上,通常是两耳不闻课堂事,格尺、文具盒等等都能玩弄半天,唯独对课堂上老师传授的知识不感兴趣。还有的学生有很强的表达欲望,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不喜欢听别人说话,不听别人发言,这些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常常还未听完就开始自说自话,课堂上也经常打断老师,迫不及待插嘴,这些都是学生没有认真倾听的表现。

(二)假听。这类孩子在课堂上纪律良好,坐姿端正,眼睛也会一直看着老师,看上去是在认真听,却很少主动发言,更缺少与老师、与同伴之间的互动,老师一旦提问,却又不知所措,这是机械地听。这类孩子不会主动思考,更缺少对所接收信息的再加工,这是假听。

(三)不会听。还有一部分孩子主观上有听的意识和愿望,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希望能通过课堂的听,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但是不懂得倾听的方法,效率就会很低,存在抓不住重点、听不清主旨等问题,还有的不能集中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没有足够的耐心倾听他人说话,导致听的效能低。

三、影响小学生倾听能力形成的因素分析

(一)教师课堂上与学生对话时倾听的状态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模仿教师的主观意识,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倾听表现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于倾听的认识,学生倾听习惯和倾听能力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作为课堂教育主体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科学的引导,而在此过程中,对教师自身的倾听能力就自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倾听意识和能力的强弱同学生倾听习惯养成的效率高低成正比关系。

(二)学生缺乏倾听意识

课堂上,学生常习惯了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知识,安静地听是他们避免犯错的一种形式。对“倾听”的理解,往往也显得表面化、浅显化,认为“不讲话的听”就是倾听。而反思我们自己的课堂,学生对老师很少提问,权威观念的残留使得他们对教师的倾听变为被动与机械的接受。学生并没有在头脑中真正形成一种批判意识和质疑精神,而这才是倾听的根本意义所在。师生间的倾听尚且如此,对同学的倾听意识,就显得更为缺乏。

在接触和探索新事物过程中,一些孩子对“倾听”的认识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以低年段小学生为例,这样的年纪一定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而好奇心对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有着极强的助推作用,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应该成为孩子们感知世界的载体,成为其进行“倾听”的主体。然而,固有思维观念作用到现代家庭或学校教育中,外化出来后往往就表现为,学生只认为老师讲的和书本写的才是新知,对于借助“倾听”外物或同伴来实现自我认识的优化反而比较漠然和敷衍。

(三)课堂缺乏倾听的氛围

現在的课堂,教师们都在努力将话语权释放给学生,追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于是,课堂变得越来越热闹,活泼。课堂上学生高高举起的小手,“我……老师,我,”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学生在这一刻,往往是为了发言而发言,根本顾不上倾听其他同学甚至老师的声音,其实,学生争夺话语权的过程,也是缺乏足够安全感、无法静心倾听的一种表现。这样的课堂,实际上就是还没有真正营造出耐心、静心、安心、用心倾听的整体氛围。

(四)教师在教学中对倾听能力培养不够重视

作为教师,很多时候能够意识到学生在课堂上关于“倾听”存在的问题很多,但在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倾听”最优效果间做出取舍时,又往往选择了前者。[2]真正的倾听型课堂是教师、学生以及学习同伴之间构筑一种有效的倾听与交流模式。从人文意义上讲,这种模式体现着人与人之间一种高效沟通的机制,它渗透着互相关注、互相理解、互相吸纳,甚至于互相欣赏。学生置身于这样的课堂环境中,感受到的是放松与自由、认可与鼓励,课堂良好的交流氛围和作为个体人的教师、学生和谐的精神状态,进一步激发学生自由思考、勇敢表达、认真倾听,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思想上的自我成长。所以,作为教师,应注重加强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全力将灌输式课堂转变成倾听式课堂,让倾听式教学真正由或然性变为一种必然性。

四、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思考和建议

语文学科教学对于培养低年段小学生倾听能力具有较为明显的学科优势。所以,语文教师特别是低年段小学语文教师,应主动增强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意识,将其作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抓实抓好。具体地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倾听重要性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能力,首先要让孩子们明确倾听的重要性。[3]低年级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要让其明白倾听的重要性,不能靠灌输大道理,而应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润物细无声”,激发学生主动倾听的愿望,例如,低年段小学生往往希望因为自己聪明伶俐的举动得到老师的赏识和夸奖。这样,在对“聪”字的教学中,就可以采取分析教学的形式,启发引导学生分析字形,把“聪”字从字形结构上进行拆分。这个字的字形结构就告诉大家,想要变得聪明,最重要的是用耳朵认真听,当然还要仔细看、勇敢讲、用心记,但倾听是第一位的,这样,在潜移默化中便加深了孩子们对倾听重要性的认识。

小学阶段是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养成期,这个年段的孩子对生活充满新鲜感,对学习有好奇感,可是很难做到专心听讲。针对低年段孩子的年龄特点,应当明确告知孩子倾听的要求。比如:听别人讲话时,不能随意打断;别人讲话时,眼睛要注视着说话者;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不要着急举手;如果听别人讲话时还能适当的点头、微笑或者伸出大拇指去鼓励对方就更好了。像这样提出较为具象化的要求,学生们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感,实现“倾听”的目标就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倾听就由一个抽象的词语转变为了一个个操作步骤,学生倾听习惯养成机制的建立便具有了实操性。当然,教师也可以将“倾听习惯养成”作为班级管理的一项内容,必要的时候,将倾听要求作为“常规”,应该说,良好的班规也是小学生活动开展的重要保证,孩子们遵守集体纪律,遵守班级常规,同时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二)创造“乐听”氛围

最为理想的课堂应该是这样的:学生通过认真倾听,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考,与此同时,老师与其他同学又转换成倾听者,如此交替往复,提高交流的质量。师生与生生之间通过彼此的倾听,得到思想上的碰撞,共同创造出精彩绝伦的观点。[4]所以,与单纯地为追求表面热闹的课堂相比,营造自然和谐而又充满思想火花碰撞的课堂,显然来得更有意义,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让学生喜欢听,愿意听。创造“乐听”课堂应努力从以下2个方面入手:

1.抓住学生倾听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往往一些新鲜的外界刺激都可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而对于有兴趣的对象和活动,却可以长时间的注意。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如果教师的语言过于苍白或者过于平淡,无法诱导孩子的学习动机,孩子听之即烦,主观上便不愿意倾听。作为教师,要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孩子们能够听清楚并且愿意去听。放慢讲话的速度,让孩子们能够听明白,大脑有足够的反应过程。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有趣的故事、色彩鲜艳的图画、绘声绘色的话语、美妙动感的音乐都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多种活泼的形式将孩子们带入课堂,激发孩子的兴趣点,可以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

2.做好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文章,营造学生倾听的氛围。客观上看,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引入了诸多贴近学生生活,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人物或动物形象。比如,对《棉花姑娘》一课的教学中,完全可以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是否见过棉花,是否见过棉花姑娘。然后请出了一位“棉花姑娘”让孩子们和她打个招呼,把棉花姑娘的感受贯穿每个教学环节,孩子们很容易融入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中。接下来,将故事中的青蛙、啄木鸟、七星瓢虫都请出来,分别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孩子们整堂课乐在其中,既了解了不同昆虫的不同能力,还能深切体会棉花姑娘的心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创设多种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努力营造良好倾听环境,在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每名学生能够感受到互相尊重,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更加融洽,沟通也变得更加有效。

(三)把倾听能力培养融入教学活动中

语文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彼此之间的对话成为了培养倾听意识的有效载体。日常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至关重要,以读代讲、以读促悟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有效方法。比如,在教《花的学校》一文时,我特别注重朗读教学。在学习“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草地上跳舞、狂欢”这句话时,我会问:“你有什么感受,请你把这种感受读出来。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这种快乐和迫不及待!”学生读后继续追问:“大家听了有什么感受呢?”

讀前,提示学生注意读出感受,在朗读结束后再请学生互相做出评价。在这样前后对应的指导下,学生有针对性地听,一边听一边感悟,一边听一边作出判断。而我们平时的课堂中,总是在读之前给学生提出许多问题。朗读者的声音却成为了课堂上的背景音乐,很少得到关注。指导学生倾听同伴的发言,评价同伴的发言与倾听教师讲课同样重要。课堂上还应该鼓励学生针对发言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敦促学生运用倾听技巧,养成良好倾听态度。

常常发现有的孩子在听一件事情时,听着听着就转移到其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上了,听的质量不高。针对孩子听的质量不高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以下方法让孩子更加认真地倾听:

1.充分利用问答交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验证学生在课堂上的倾听效果,一个最有效的形式就是随时让孩子把听到的内容复述出来。课堂上,可以让孩子重复教师的话,当其他同学表达一段话时,要求孩子认真倾听,然后仔细回答问题。如:“你能否重复刚才同学说的话?”“他的观点你赞同吗?”设置与发言者回答相关的问题,检验孩子的倾听情况。

2.多鼓励、重评价。低年段小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表扬,因此,在具体教学环境中,教师尽量减少命令式的语言和要求,多给学生一些肯定的眼神,满意的微笑,多一些表扬的话语,相信我们的一些小小的举动都会满足孩子的需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尤其是当孩子认真地倾听后完整地重复出倾听的话语时,我们可以热情地及时夸奖孩子“你听得可真仔细!”,当孩子倾听后敢于表达自己观点时,说:“你可真厉害,不仅认真倾听,还有自己的想法!”这些简单的话语是让孩子充满自信的动力,是对孩子认真倾听的鼓励,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就会更加注意用心倾听。当然,针对低年段小学生这一特定群体,教师给予评价的形式可以更加形象和灵活,如通过发送小卡片、小印章等实物来鼓励学生的课堂倾听表现。同时,当发现学生做到了不打断对方,并认真注视讲话者认真倾听时,要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

(四)以身作则,教师应成为学生倾听的榜样

想要培养出会倾听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让学生从主观上真正感受到倾听带给他们的巨大收获,从而认识到倾听的魅力之所在。

1.做好语文课堂上的示范

身教重于言传,教师应抓住课堂,向学生示范如何倾听他人。教师可通过肢体语言动作为学生示范:以亲切的目光注视发言的学生,听学生发言时,停止一切活动,避免看教材教案、调试多媒体;倾听时适当地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给予点头微笑鼓掌等动作。在学生发言过后,教师可以和学生分享自己听的思维过程,比如:发言者的哪些看法自己比较认同,哪些不太赞成,我们之间的根本分歧在哪里,原因是什么,发言者的观点又引发了自己哪些新思考,如此层层递进,逐渐让思考变得更有深度,学生在模仿教师倾听及思考习惯的过程中,其思想的穿透力就逐步得到加强,倾听也自然成为学生思考习惯的一部分,得以固化和不断完善。

2.要有欣赏学生的智慧

教学活动中,应该让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教师对其赞许和欣赏中所流露的真诚。一个善于倾听的教师,能迅速准确地从学生发出的各种声音中听出愤懑、悲哀、喜悦等各种情感。[4]教学并不是形式上的走过场,需要的是课堂主体间用心地沟通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发言也就自然成为师生、生生高效倾听与交流的直接载体。[5]学生发言后,教师如果只是机械地用“很好”“真棒”,这样缺乏明确指向性、空洞的评价予以反饋,那么便不可避免地给人一种“虚情假意”、敷衍塞责之感。教师只有带着真诚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针对学生发言内容作出具体且中肯的评价,才会使学生获得被关注感和被倾听感,在此基础上,他们才会试着用这样的态度去关注课堂上的其他人的表达。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好的倾听习惯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作用来说同样是无法估计的。作为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积累,让我们的孩子更加懂得倾听,相信我们的课堂教学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J].教育科学,2001(04).

[2]吕美容.学会倾听[J].教师,2013(03).

[3]宋乃青.做语文课堂中的“导师”[J].教学探索,2016(04).

[4]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J].教育科学,2001(04).

[5]李重.贾志敏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索历程及思想演进[J].小学语文教学,2019(09).

AStudy on Classroom Listening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heir JuniorYear

SUN Dandan

(Jilin Second Experimental School, Changchun Jilin 130000, China)

Abstract: Listen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for children to contact society and receive information. As a first-line Chinese teacher, it is found that most children have poor listening habits in regular classes. Often interrupt; Unable to listen patiently; Not listening carefully, leading to unclear or unclear. How can children learn to listen more effectively and thus develop good listening habits? This paper will be primary students listening to the status quo, listening ability to form factors analysis and coping strategies, to talk about how to cultivate childrens listening habits.

Key words: listening; status; factors; strategies

[责任编辑:张丽丽]

猜你喜欢

倾听因素现状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