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对接,开展“零起点”语文教学

2019-01-16邓玉坤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12期
关键词:零起点趣味游戏实践活动

邓玉坤

[摘要]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是“零起点”,他们没有进入以掌握教材知识为目标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以学生最喜欢的方式展开教学,通过优势互补、趣味游戏、自制教具和实践活动等方式,强化幼儿园和小学的对接,促使“零起点”的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学习语文的习惯。

[关键词]零起点;教学策略;趣味游戏;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19) 34-0036-02

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方法、要求都有所不同。因此,不少学生在进入小学后会有一种茫然无措之感,不知道该怎样展开学习。此时,如果教学围绕生字书写、朗读背诵等比较枯燥的内容展开,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效果也不好。因此,在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根据“零起点”学生的基本学情,依照他们活泼好动、对未知事物充满兴趣等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根据学习特征,优势互补

在一年级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展开教学。我先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情,然后根据学生的能力层次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我还根据一年级学生喜欢相互交流的特点,组织他们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发挥他们互帮互助的精神,促使学生在相互帮助中得到进步。

如,一年级上册的《秋天》一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描绘了秋天具有特点的景物。在教学中,我先了解学生的学情,发现有的学生语言能力较强,能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表达能力比较弱。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学情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首先,我鼓励学生深情诵读,并在自己的脑海中想象文字画面。这样的设计符合全体学生的能力需求。其次,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活动,让他们说说自己看到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在交流中,能力较强的学生这样表达自己的想法:“秋天是金黄色的,周围都是黄澄澄的麦苗,闪烁着金子一样的光芒。”能力较弱的学生受到了启发,尝试表达:“秋天也是橘红色的。”但是,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具体表达。这时,我让能力强的学生和他一起说。于是,他们这样补充:“那是橘子的颜色。”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由于家庭素养和文化背景不同,学生的吸收能力、个性、爱好就有所不同,所以他们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也就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抓住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基本特点,发挥其优势,弥补其弱势,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都获得成就感,讓课堂教学更高效。

二、穿插趣味游戏,调整节奏

小学生一般都活泼好动。由于幼儿园的学习以游戏为主,因此在进入小学时,学生很难在一整堂课的时间内都保持注意力。根据这一特点,我尝试在课堂上穿插各种有趣的游戏,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也能合理地调整课堂教学的节奏,从而更好地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如,在教授一年级上册的《青蛙写诗》一文时,我组织学生展开有趣的游戏活动。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要理解课文所提到的逗号、句号、省略号的写法,知道它们在句子中代表了什么、表达什么意思、朗读时停顿的长短等。在对标点符号有一定的了解后,我组织学生进行趣味的游戏活动。我先给学生分发代表标点符号的卡片;然后,我朗读句子,学生要快速地找出卡片,说出这个句子后能加什么标点符号。我读:“春天有红花、绿叶、香草……”学生选择了“省略号”。我读:“你真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啊!”学生选择了“感叹号”。当我读“今天晚上我去北京”的时候,学生发生了分歧,有的说是“逗号”,也有的说是。句号”。此时,我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说说自己的选择标准。最后,学生进行总结:“若后面还有内容,就用逗号;若后面已经没有内容了,就用句号。”这样的游戏能很好地调整课堂的节奏,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

在适当地穿插游戏后,教学过程显得张弛有度,使学生以更饱满的情绪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中。在设计游戏时,教师要将游戏方式和学习内容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自制教具,趣味联系

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对具体的实物比较感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利用自制的教具将各种学习内容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

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的《动物儿歌》这一课时候,我设计了“识字卡片”这个教具,并将其用到教学中。我先将一张纸叠成三层,在前面分别写上“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等汉字的左右两部分;然后,再将该识字卡片拉开。这样,学生发现,这些汉字分成了两部分,右边的部分各不相同,但是左边的部分都是“虫字旁”。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很自然地就发现偏旁部首在形声字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我鼓励学生利用该教具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前,我让学生先思考几个问题:“一是怎样的汉字能用这样的卡片表示出它们的形旁和声旁?二是如果是上下结构的汉字,该怎样调整卡片的使用方法呢?三是具有相同偏旁的汉字是否在意思上有一定的相似处?”学生尝试参与制作教具的过程,这使他们更深入地感受到识字的快乐。有的学生很快就发现:“带有‘虫字旁的汉字大都是昆虫,带有‘反犬旁的汉字大都代表凶猛的兽类,带有‘鱼字旁的汉字大都代表鱼的名称。”这样,就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不少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对枯燥乏味的内容兴趣不足,因此我尝试加入自制教具这一环节,使学生产生了新鲜感,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

四、开展实践活动,学以致用

一年级的小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但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展开学习实践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我沟通课堂内外,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动起来,而且还能学以致用,巩固学到的知识。

如,在学习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文具的家》的时候,我组织学生展开实践活动。首先,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文具是否也有一个家;然后,让他们尝试给自己的文具盒画一张平面图,标注各种文具的名字。在课文中,学生学到了“铅笔”“橡皮”“转笔刀”等文具的名字,但是在学生的文具盒中还有不少文具是课文没有提到的。学生可通过查字典的方式了解这些文具的名称和汉字的写法,包括直尺、自动铅笔、笔芯等。学生要在平面图上写上这些汉字和拼音,并画出其示意图。感兴趣的学生还可尝试了解其他的文具,如,“笔”的不同种类,“量角器…‘圆规”等是一种怎样的文具等。有的学生就因此扩展了自己的认识:“原来笔不仅有铅笔,还有圆珠笔、钢笔、水笔等多种。”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巩固了学到的文具类词汇,并自主学习了其他的同类型的词汇。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我引导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这样能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零起点”并不是说学生没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积累,而是指一年级学生还没有进入以掌握教材知识为目标的学习状态。因此,在“零起点”的教学中,教师要回归教学的本源,尊重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以学生最喜欢的方式展开教学,让他们对学习充满好奇,从而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

(责编韦雄)

猜你喜欢

零起点趣味游戏实践活动
山东、福建严格实施“零起点”教学
零起点汉语听说教学中的交际性研究
利用游戏,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应用趣味游戏
“非零起点”下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探索与深化创新——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
大学俄语阅读零起点学生与非零起点学生同步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