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印刷职业教育,推动印刷产业转型升级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校长陈斌接受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造型工艺》专访

2019-01-16哈萨克斯坦造型工艺王丹整理翻译

出版与印刷 2018年4期
关键词:陈斌印刷大赛

[哈萨克斯坦]《造型工艺》 王丹整理翻译

2018年9月,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校长陈斌接受了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造型工艺》的专访。陈斌校长畅谈中国印刷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职业教育在印刷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学校人才培养特色以及学校如何面对数字化技术对传统印刷业的挑战等。

《造型工艺》创办于1999年,季刊,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第一本印刷专业杂志,也是目前哈萨克斯坦及中亚地区唯一一本现代印刷与出版工艺专业杂志。此次采访是《造型工艺》专门制作的一期系列访谈,旨在通过东西方印刷教育者的交流,探讨新一代印刷人所面临的任务、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如何使他们热爱印刷,并以印刷职业为荣。

访谈原文刊登在《造型工艺》2018年第3期(总第91期)的“学科对话”栏目。扫描二维码(见图1)可阅读原文。

图1 扫描二维码阅读原文

《造型工艺》:过去十年中,中国印刷行业发展迅速,表明印刷产业和印刷职业教育在中国的重要性。这是个什么样的过程?贵校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陈斌:由于技术创新,印刷行业经历了“光与电”的时代,近十年又迎来了“数与网”。伴随着新一轮行业变革,数字化、智能化等高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印刷行业对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作为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出版印刷类学校,被誉为中国出版印刷专业教育的摇篮,是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特色学校。学校肩负着为印刷行业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学校以培养印刷传媒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秉承“立足上海、领先国内、依托行业、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以“工文艺融汇、编印发贯通、教学做互动”为办学特色,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技能型高等院校,使学校成为国家印刷行业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在第42届、43届、44届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中,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学生连续三届在全国选拔大赛中脱颖而出,代表国家参赛,先后获得世界技能大赛的铜牌和银牌。学校教师与学生助力上海市成功申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造型工艺》:国家和教育机构是否参与了青少年教育?

陈斌: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保护,并努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青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应该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学校作为印刷行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教育学生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主动适应新的时代条件下青年人的个性特点,教育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成功观,引导青年一代做“工匠精神”的发扬者和传承者,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以过硬的高超技能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统一。

《造型工艺》:中国最需要哪种印刷专业人才?印刷职业现在在中国流行吗?

陈斌:我国印刷产业持续发展,印刷职业仍然非常重要,需要大量的印刷专业人才。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印刷职业教育必须站在信息数字化、传播网络化、表达多元化的角度,紧跟国际印刷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推行产学研合作,使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生产密切结合,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印刷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培养适应当前科技与印刷产业需求的人才。印刷专业人才既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更要掌握新兴领域所需的新技术,充分把握不同受众群体的不同需求以及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和传播效果,注重对互联网新技术、新平台、新趋势的关注与思考,培养多元化的思维,提升创新创意能力,能从多角度、多维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造型工艺》:中国的印刷类学院和大学为中国蓬勃发展的印刷产业培养人才,这种说法正确吗?贵校的毕业生会去中国公司工作吗?

陈斌: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3年,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出版印刷类学校,60多年来为我国的出版、印刷、传媒业培养了6万多名高层次技术骨干和行业高级管理人才,学校被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确定为“国家印刷出版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及国际化发展,传承中国出版印刷优秀文化,积极吸收借鉴国际化的教育思路、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内容及灵活的育人形式,形成了工、文、艺相互渗透且特色鲜明的“印刷工程与包装设计”“出版传播与文化管理”“艺术设计与影视动漫”三大专业群。同时,学校也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芬兰、日本、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跨国公司、行业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其中不乏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大学、芬兰奥卢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印刷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德国海德堡印刷机械有限公司、日本小森公司等国际知名大学和企业。我们学校的毕业生主要在国内出版、印刷、传媒等行业工作,且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造型工艺》:年轻的中国设计师或印刷人才是如何开创事业的?他们必须经历哪些阶段?

陈斌:印刷人才的供需面临尴尬的现状,一方面印刷专业的就业前景不断被人唱衰,毕业生难找工作屡屡被报道;另一方面猎寻精通印刷媒体技术的优秀人才一直是用人方的一大难事,不论是高端岗位还是初级岗位,都存在高薪难聘的情况。 随着印刷产业的转型升级,技术飞速更新,我国传统印刷行业不缺人,真正缺少的是精通印刷媒体技术、适合数字印刷岗位需求的人才。

我校是中国高校中最早开始数字印刷人才培养的高校。培养的学生先后在第42届、43届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中获得了铜牌、银牌,在国内的“印刷媒体技术”项目的各届比赛中,成绩斐然,获誉无数。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长期吸烟哮喘患者。入选条件: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哮喘诊断标准;年龄18-60岁之间;吸烟史≥10包年。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我们会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为学生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学校每年举行创新创业大赛,为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有两个途径:其一被企业录用,其二学生自主创业,开设印刷公司。“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这些不同能力结构的人,齐心协力合作配合组成的团队,不但有“一招鲜”,而且有“百招全”,是一支既懂印刷技术,又能熟练掌握PS、AI、ID等图文处理软件,具备音视频编辑处理能力,精通数字印刷技术,并且具有综合运营能力的团队。

为了支持学生的自主创业,学校在上海市杨浦区长阳路1568号(复地四季广场3号楼)建立了“汇创空间”。“汇创空间”由政府、高校、园区、企业合作共建,是一个为学校自主创业的学生团队和在校大学生提供文化创意作品展示、交流、孵化的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入驻的公司已经有近30家。“汇创空间”为自主创业的学生团队提供全程服务,包括公司注册、工商管理咨询、相关扶持政策等。

《造型工艺》:贵校对教师的要求是什么?有多少外国专家参与中国学生的培养?

陈斌: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具有突出的一线岗位技能,这就要求教师也必须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学校要求所有从事印刷专业教学的教师,都必须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真正打造教育教学能力强、工作实操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防止理论和实践“两张皮”,摒弃“懂理论、不实用”的弊端,确保每位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为了做好“实用”这篇文章,我们走与市场相结合的路子,根据学校各个专业及各位教师的具体情况,合理规划,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

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今年,学校还成功聘请世界技能组织主席西蒙·巴特利(Simon Bartley)先生为学校的名誉教授。未来三年,西蒙·巴特利先生每年将来沪数次为学生开设专业讲座,与师生进行交流座谈,同时提供一份世界技能组织关于上海技能人才培养的发展研究报告。学校还邀请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团队共同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研究工作。

《造型工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印刷有哪些特色?又如何在教育中体现这些特色?

《造型工艺》:贵校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具技术含量的学院之一,这是一个特例,还是中国所有教育机构都采用这种方式?

陈斌:学校以培养服务上海和全国出版印刷传媒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秉承“立足上海、领先国内、依托行业、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以“工文艺融汇、编印发贯通、教学做互动”为办学特色,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技能型高等院校,使学校成为国家出版印刷人才培养基地、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基地、国际先进传媒技术推广基地。同时,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注重学生专业技术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依托行业产业,构建由课程实验、生产实训、顶岗实习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建有一流的实验、实训设施,专业设备种类齐全,实验实训项目丰富。由学校为牵头单位建设的“柔版印刷绿色制版与标准化实验室”获批为首批新闻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中的“专业领域实验室”,这是学校获批立项建设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学校坚持“观念兴校、特色立校、人才强校”,夯实“三位一体”的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成果,坚持校企合作、多元参与的办学特色,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具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中国出版印刷传媒领域高等职业教育龙头院校,致力于为我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素养、艺术眼光、创新意识的印刷出版传媒类高端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上海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发展。

《造型工艺》:贵校的学生是世界技能大赛的获胜者。这个比赛对贵校来说非常重要,还是事关国家声誉?

陈斌: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作为第43届、44届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培养的选手王东东、张淑萍分别获得第42届、43届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的铜牌、银牌,张淑萍还作为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申办形象大使助力上海获得申办权,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印刷人在世界技能竞技舞台上的风姿。同时,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作为世界技能大赛上海选手培养基地之一,主要负责世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上海参赛选手的选拔、集训工作,坚持对标世赛标准,提高选手参赛水平,积极为国家输送上海市印刷行业优秀选手。

同时,学校坚持以赛促教,通过积极组织师生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努力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通过大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努力对接世界标准,提升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造型工艺》:中国是一个出版大国,图书在历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中国也是纸张的诞生地。纵观世界,数字化已成趋势,也影响着学生生活。这对于贵校来说意味着什么?如何在纸质内容和数字内容之间保持平衡?

陈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一直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面对互联网迅猛汹涌的信息传播势头,作为传统的纸质媒体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与困境。面对印刷行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学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印刷行业职业教育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和鲜明的行业特征,必须以行业发展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具有服务特定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能够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培训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突出专业特色,把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及生产一线的实际需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培养目标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造型工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非常重视建立国际联系,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特别是贵校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印刷学院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而且有了互派学生实习的实质性合作进展。对于这种互访活动,您有怎样的考虑和期待?

陈斌: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互访活动,增强不同文化和教育背景下的两国学生间的交流,使他们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开阔眼界,使这些未来印刷界的主人共同推动世界印刷行业的发展。同时我们希望传播技能的力量和技能的精神,未来,学校将依托专业优势和国际合作的特色,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印刷技术方面的人才智力支持以及技术服务保障,全面激活区域协同创新,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同时也将努力打造学校在中国职教培训领域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猜你喜欢

陈斌印刷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OPTIMAL CONTROL OF A POPULATION DYNAMICS MODEL WITH HYSTERESIS*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出版物印刷将是喷墨印刷应用新的爆发领域
Holographic Entanglement Entropy: A Topical Review∗
绿色印刷
相亲节目催生速食爱情:男嘉宾强奸女嘉宾
情伤“男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