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传统运动在心肌梗死心脏康复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2019-01-16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23期
关键词:八段锦太极拳心肌梗死

目前心肌梗死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血运重建术等手段,这些手段极大地降低了心肌梗死的死亡率,药物治疗及血运重建并不能解决如再住院率、心血管死亡率、生活质量等问题,关注的重点仍然是发病急性期的抢救与治疗,对于发病前的预防及发病后的康复不够重视,导致大量发病后病人得不到进一步的医学指导,从而导致反复发病、反复住院,重复冠状动脉造影与血运重建,医疗开支不堪重负。在此背景下,心脏康复势在必行,其益处已得到大量的临床数据证实,一项纳入12项试验共646例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心脏康复的Meta分析显示,心肌梗死病人开始心脏康复时间越早,获益越大[1]。

西医心脏康复发展已70多年,核心是运动康复,但呈多元化趋势,尚未形成系统康复模式,康复处方的临床应用不够规范和统一;而且心脏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病人依从性难以保证,在美国大约80%符合接受康复条件的病人并没有进行心脏康复[2];在澳大利亚有36%的病人参加为期4周康复训练,完成1~2个疗程的有22%,而最终完成9个~14个疗程的只有1%[3]。我国中医传统运动源远流长,强调“天人合一”,八段锦、太极拳等具有保健性、趣味性、方便性、经济性等特点,动作平稳和缓,不加重心脏负担,较西医运动康复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本研究就其在心肌梗死心脏康复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

1 中医传统运动在心肌梗死心脏康复中的临床应用

中医传统运动用于心肌梗死心脏康复是有循证依据的,一项Meta分析显示其能使心血管病病人获益,具有降压及调脂的作用[4]。其动作缓和而不会增加心脏负荷,符合低强度有氧运动的特点;同时讲究调气、调神,阴平阳秘,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

1.1 对八段锦的研究 八段锦是中国传统运动项目之一,一方面简单易行、动作和缓,8个功法针对不同的脏腑,日久练习能通畅经络,调和气血,而心肌梗死病人往往经络壅滞,脏腑气血失衡,因此,八段锦十分适合心肌梗死病人运动的要求;另一方面,心肌梗死病人活动耐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新近研究发现男性受试者练习八段锦的过程中心率变化范围是(65~78)次/min,女性受试者练习过程中心率变化范围是(76~79)次/min,说明该功法对心脏的负担并不大,运动负荷符合心肌梗死病人小强度的有氧运动要求,因此适合心肌梗死病人练习。目前八段锦被国医大师邓铁涛极力推崇,他认为经常练习八段锦可以疏通经络、调畅气血,还可以调神,把八段锦作为养生学术思想的核心。现代研究表明八段锦可改善中老年人的血脂水平,降低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6],还有降压[7]、调节血糖[8]、改善睡眠[9]、缓解焦虑、抑郁情绪[10-11]等作用。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涉及八段锦在心肌梗死心脏康复的应用研究共2篇,1篇为中文,1篇为英文(注:其研究结果尚未公布),2篇文献纳入的研究终点不一,以生活质量为主的有1篇,以心脏结构改变为主的有1篇。郭力恒等[12]采用八段锦和以益气活血为主中药辨证相结合的方案,目的是研究其对心肌梗死病人生活质量的作用,将166例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规范的基础治疗,包括抗血栓治疗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对照组不采取其他康复方案,治疗组同时给予中药通冠胶囊和八段锦结合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为期3个月,结果显示两组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有好转,但治疗组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另一项为期12周八段锦训练对心肌梗死病人左室重塑作用的研究共纳入110例病人,但研究结果尚未公布[13]。详见表1。

表1 对八段锦的相关研究文献资料

1.2 对太极拳的研究 太极,“始于无极,太极分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生八卦”,符合中医经络学说、阴阳五行学说。其中太极拳由导引吐纳术演变而来,属于传统的运动项目,动作和缓,动静结合,修身养性,通过不断调整阴阳的关系,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练习后令人精力充沛、心情舒畅。一项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的太极拳对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病人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太极拳可提高病人的活动耐量,同时太极拳运动量较少,运动期间病人心率仍能保持在(90~105)次/min,不会增加心脏负荷,因此非常适合活动耐量下降的心肌梗死病人练习[14]。现代研究表明太极拳有调节血压[15],改善睡眠质量[16],提高心肺功能[17]的优点。

目前太极拳用于心肌梗死心脏康复的研究不多,共6项研究,其中4篇[18-21]为中文文献,2篇[22-23]为英文文献。4篇的研究终点为生活质量,1篇为运动耐量,1篇为血压、心率。4篇以生活质量为终点的研究都显示以太极拳为主要康复手段的治疗组生活质量都较无康复运动的对照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18-21]。其中太极拳康复组不仅能提高病人的6 min步行距离及左室射血分数[18, 21],还能降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浓度[18-20]。Nery等[22]研究太极拳康复方案对心肌梗死后峰值摄氧量的影响,共纳入了61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每周3次的身体伸展运动练习,治疗组进行每周3次的太极拳训练,为期12周,结果显示治疗组的峰值摄氧量较基线提高14%,而对照组下降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hanner等[23]探索太极拳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恢复期的血流动力学的作用,研究共纳入了126例病人,结果显示治疗组的心率、血压较无康复方案组(对照组)有下降的趋势。详见表2。

其他中医传统运动还包括气功、导引术、五禽戏、易筋经等,但目前鲜见心肌梗死心脏康复领域中的应用文献。

2 小 结

目前关于中医传统运动在心肌梗死心脏康复的应用积累了一定的文献资料。本研究总结现有的国内外中医传统运动等相关的临床研究,发现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中医运动在提高心肌梗死病人的生活质量、缓解临床症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传统运动在心脏康复的应用及临床推广空间广阔。随着近年来我国对心脏康复的逐渐重视,八段锦和太极拳等中国传统运动用于心肌梗死心脏康复趋多,但尚处于起步阶段,无大规模临床研究,如何将中西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综合心脏康复方案是将来研究的重点。

猜你喜欢

八段锦太极拳心肌梗死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八段锦源流考辩*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基于层次分析理论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合作学习形成性评价研究
42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