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的临床价值探析

2019-01-15李中清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预见性稳定型心绞痛

李中清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2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1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作为观察对象,均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随机分组各61例,研究组中女33例、男28例;年龄平均(65.3±4.2)岁。对照组中,女31例、男30例;年龄平均(66.5±4.6)岁。两组病程、疾病类型等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可行。

1.2 方法 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包括疼痛护理、输液血管保护、药物指导、出院指导等。研究组施以预见性护理,如下所示:①心理护理:心理因素也是疾病诱因;对此,需要对入院患者加强心理状态评估,对存在负面心理与消极情绪病人施以针对性心理疏导。根据其文化背景、性格特征等,简明扼要的讲述疾病、治疗与保健相关知识,纠正其错误治疗观念与态度。通过暗示、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提高其对疼痛、心理耐受能力。②生活干预:陪同患者展开适当体育锻炼,活动力度以身体耐受力为主,出现心绞痛情况,应及时给予硝酸甘油缓解。饮食清淡易消化,控制盐、糖、脂肪等摄入,多食新鲜水果蔬菜,保持排便通畅,减少心脏负荷。要求患者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与生活习惯。③放松训练:病人保持平卧位,左右手分别置于腹部、胸部,在护理人员指导下深呼吸,每次各完成一组腹式呼吸训练,每组进行5次左右。除此之外,每天从手部训练开始,依次进行肩部、上肢、胸部、腹部等放松训练,要求30 min/次,1次/d。④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等变化,24 h心电监护,掌握其心绞痛性质、程度与持续时间,疼痛时间延长,警惕出现心肌梗死情况。加强病房巡视,及时发现疾病征兆。对睡眠、天气、饮食等影响因素,应当加强防范措施制定与落实[1]。

1.3 观察指标 记录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护理满意度情况,以及护理后的生活质量(QOL-C30量表)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心绞痛发作情况 研究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心绞痛情况比对(Mean±SD)

2.2 生活质量情况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 生活质量情况(Mean±SD,分)

2.3 满意度情况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86.89%(53/61),对照组为65.57%(40/61),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χ2=7.645,P=0.006)。

3 讨论

预见性护理模式,通过患者病情评估,根据其疾病发展特点、规律等,预料护理潜在问题,根据循证理念、整体护理等原则,制定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实现了护理工作的有章可循。在预见性的个体化护理中,通过运动干预、放松训练、心理护理等护理方案,对诱发因素、危险因素实现了有效规避,如天气因素、睡眠质量、情绪变化等因素。

综上所述,针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施以预见性护理,在生活质量改善、身心状态调整、心绞痛发作预防、护理满意度提高等方面的优势,都是常规护理方法所不能比拟的。对此,值得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预见性稳定型心绞痛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