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癌切除围手术期的应用分析

2019-01-15欧阳惠少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胃管外科肝癌

欧阳惠少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脏胰腺外科,广东 佛山 528000)

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有关资料显示,国内肝癌发病例数已达世界发病总例数的56%,目前诊治该病首选方式为手术切除[1]。由于肝癌患者在围手术期中易有心理负面情绪、营养不良及相关并发症等,使得患者住院费用增加、恢复时间延长。因此本科室近几年临床上多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患者实际围手术期护理中,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在本院2017年1月19日-2018年1月18日收治的肝癌切除患者,合计纳入病例数量为68例。遵循信封随机分组原则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34例,实验组34例。对照组年龄33岁-75岁,平均年龄为(47.34±4.25)岁,实验组年龄34岁-72岁,平均年龄为(46.97±4.67)岁;对照组男24例,女10例,实验组男25例,女9例。对比以上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将两组患者进行比较。

1.1.1 纳入标准 ①影像学或肝穿刺肝组织活检明确为肝癌的患者;②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病患、家属知情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1.2 排除标准 ①病患存在严重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或有其他隐疾症状;②有严重认知、视听功能障碍或心理行为异常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其内容如下:患者入院后,完善好各项术前常规医疗检查,完善术前准备。术前为患者留置导尿管、胃管,术中常规配合施术者,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同时予以患者镇痛泵镇痛。

1.2.2 实验组 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手术期护理。其内容如下:①手术前,医护人员需告知患者手术大致流程与疾病相关注意事项,降低患者身心应激反应;对患者做好营养评估,实施术前营养支持治疗。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做好术前宣教,术前指导患者学习快速康复操,告知其目的及意义。选择性肠道准备、术前2 h可进食碳水化合物100 mL-200 mL。②手术过程中,需时刻关注患者体温变化情况,予以相应保暖措施并控制好输液温度及输液量,使用气管插管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此外,在对患者实施肝切除时,需将患者中心静脉控制在4 cmH2O左右,降低出血量[2];③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需予以患者肌注非甾体类止痛药物或镇痛泵进行镇痛护理,或多模式镇痛。在术后每3 h,协助患者床上翻身。术后遵医嘱拔除胃管。术后6 h清醒病人无吞咽呛咳,无恶心.呕吐反应可以喝水,50 mL/h。术后一天行康复操练习,3次/天。鼓励患者早期离床活动,促进肠蠕动。将饮食由清流质-流质-半流,指导进食易消化,清淡饮食。

表1 对比两组术后情况(Mean±SD,d)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拔除胃管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各项数据。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各项数据,对照组在住院时间、拔除胃管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各项数据上均差于实验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临床上,肝癌的诊治措施多为手术切除,由于患者肝脏血液循环丰富,术后出血问题严重,易影响治疗效果。此外,在围手术期中,患者易出现多种负面效应,包括焦虑、紧张、疼痛、低温、置管、麻醉、过量输液等各项反应情绪,对整个诊治过程疗效造成严重影响[3]。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该病围术期中的处理通常可降低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快患者康复过程等,且不会对患者长期疗效有任何影响。

本实验结果可知,对照组在住院时间、拔除胃管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上的各项数据均差于实验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定程度上表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在患者围手术期中较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疗效更佳。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缩短肝癌切除患者的康复时间,对其预后有改善作用,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猜你喜欢

胃管外科肝癌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胃管位置判断方法改良在临床胃管留置中的应用与分析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