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9-01-15贺占财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点状微创切口

贺占财

(青海省海北州海宴县西海镇第一人民医院,青海 海北 810299)

大隐静脉,为位于下肢内侧浅表静脉经足部-大腿根部-下肢深静脉,女性大隐静脉曲张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多在中老年人群、长时间站立工作人群中发病[1]。静脉壁弹性发育较差、静脉血管内压力过高、体质量超重、长期站立、久坐不动等,均会引发大隐静脉曲张。主要表现:浅静脉曲张、患肢肿胀、疼痛等。针对于此,我院将近3年来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微创点状剥脱术治疗作为基础,以传统剥脱术治疗作为参照,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结合患者就诊时间分组,将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5月收治的98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9例。观察组中男性、女性比例显示为:12:37;最小年龄为45岁,最大年龄为76岁,平均年龄(60.6±6.6)岁。对照组中男性、女性比例显示为:15:34;最小年龄为42岁,最大年龄为78岁,平均年龄(60.8±6.8)岁。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病例的临床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通过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诊断标准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血小板计数异常者、凝血因子缺乏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通过传统剥脱术治疗,在耻骨结节下方2 cm,作一纵行切口,分离组织,并且完全显露大隐静脉。然后,对各属支实行扎断操作,以此利于高位结扎。可切断近端大隐静脉主干,在远端位置置于剥脱器,对大隐静脉予以剥脱处理,切断小腿曲张静脉。

1.2.2 观察组 实行微创点状剥脱术治疗,在内踝上访作一横向长度为1 cm大小的切口,将分离的大隐静脉主干切断,远端结扎处理。这时,可在近端位置经金属剥离器,处理腹股沟切口,确保剥离器内探头的固定效果。手术前,进行曲张静脉位置标记工作,作一长度为3 mm切口,按照上-下顺序,充分剥离大隐静脉。手术后,将患者的患肢抬高30度,利用弹力绷带进行包扎。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临床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98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临床资料,均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数据对比结果证实为:6.12%、20.41%,差异显著(P<0.05),如表1。

2.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的对比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如表2。

表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统计分析的对比(Mean±SD)(n=49)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分析的对比[n(%)](n=49)

3 讨论

大隐静脉曲张静脉心脏距离较远,会承受较大的静脉压力,这时消退静脉曲张程度>大腿静脉曲张程度[2]。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肢踝部容易发生肿胀表现,进而直接威胁到患者的正常生活、生活质量。以往,临床方面多通过传统剥脱术治疗,尽管可获得一定的效果,但是手术时间较长,容易发生机体组织损伤现象[3]。因此,本研究采用微创点状剥脱术治疗,该手术方法的应用,手术时间较短,并且能控制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利于患者静脉曲张及早恢复。

综上所述,微创点状剥脱术应用于大隐静脉曲张治疗中,可保障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存在临床应用及推广的价值。

猜你喜欢

点状微创切口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某住宅楼的混凝土点状爆裂原因分析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浅谈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的描述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