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度运动对成人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核心要点构架

2019-01-15陈圆媛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血常规受试者检验

陈圆媛

(扬州市医学检验中心,江苏 扬州 225000)

血常规检验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检查项目,对于很多疾病的临床诊断跟治疗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但是在进行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如果患者进行了轻度的运动时,对于其血常规检验结果也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2]。本次研究中选取了60例成人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就轻度运动对于患者WBC、RBC、Hb、HCT以及PLT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年5月选取60例成人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知情并自愿参与到本次实验中,其中男女各30例,年龄在18岁-68岁,平均年龄(46.9±5.8)岁。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主要选用仪器为血细胞分析仪,在试验之前需要对参与到试验中的所有人员来进行试验过程告知,并愿意全程配合该试验。在具体检验过程中,要求受试者先安静坐位15 min进行静脉血标本的采集,在轻度运动15 min之后坐位进行静脉血标本的采集工作。在样本采集过程中,需要先止血带扎上后1 min内穿刺肘静脉,在发现回血之后立即松开止血带。缓慢采集肘部静脉血2 mL,在缓慢加入到EDTA-K2抗凝试管来进行混匀处理,还需要在1 h内完成血常规检测工作。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主要采用SPSS 22.0软件来对实验中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在轻度运动之后受试者的各项血常规指标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P<0.05),具体见表1。

表1 成人轻度运动前后血常规检测结果对比(Mean±SD)

3 讨论

在进行临床检验工作中,通过室内质控模式能够对本室检测系统的稳定状态进行有效的控制,保障各系统之间的不精密度。在室间质评过程中能够通过实验室间的对比来进行实验室的校准以及检测能力的确定,借此来保障实验室检测水平。因此说相关检验人员还需要加强轻度运动跟血常规检验结果两者关联性的研究工作,来对现有的血常规检测方法进行完善优化,借此来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3]。

运动能促进交感神经产生兴奋感,此外交感神经在经过内脏分支后。会促进肾上腺髓质对血中进行肾上腺素以及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这两种激素对于心脏跟血管收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还会随着血流或者WBC循环影响到免疫细胞的功能跟数量,这两种激素也能够对WBC的贮存池以及边缘池起到一定的刺激效果,从而导致外周血内的WBC含量提升。此外运动会导致人体的体温升高,对于免疫系统也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进行短时间高强度的快速运动比长时间耐力运动的RBC增长更为显著,而在同样时间的运动过程中,如果运动量过多,还会导致RBC的增加量越多,但是很多程度上这种增多都跟血浆的相对以及绝对减少有着关联性,因此无法将单位容积血中的RBC数量作为变化的依据。人体在经过了剧烈运动之后,血小板平均溶剂增加,PLT活性也会得到较大程度的增强。循环血中PLT聚集趋势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加。这些变化也可能跟运动时肾上腺素分泌过多有关,而在运动跟血细胞数量关系的判断过程中,还需要根据运动的强度以及持续时间来进行判定[4]。

血常规作为临床检验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检验方法,其检测值的精确度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也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但是血常规检测结果还会受到运动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也就要求相关医疗人员能够加强对该方面的研究力度,借此来保障检测结果的科学性跟有效性。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轻度运动之后,受试者的WBC、RBC、Hb、HCT以及PLT等血常规检测指标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轻度运动后对患者的血常规检测水平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门诊患者在轻度运动之后不宜进行血常规检验工作,而是需要在静坐一段时间后方进行,这样才能够保障血常规的检验效果。

猜你喜欢

血常规受试者检验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