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路径实施与效果评价分析

2019-01-15安宁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差异

安宁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科中常见的临床病症,它在急腹症中有很高的比例。如果输尿管结石发病后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影响,医院一般会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术来为患者治疗,但是因为每个地区都有自身的特色会使其治疗的流程等存在差异[1,2]。本次研究选取本院自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患者570例,将其分为临床路径组和对照组对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路径实施进行探索。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患者570例,将其分为临床路径组和对照组,其中临床路径组是302例,对照组是268例。570例中男性患者为344例,女性患者为226例,其平均年龄为31.4岁。针对这些患者的收纳标准是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为基础的。两组的患者都符合相关的标准。

1.2 方法 采用Wolf F8.0/9.8输尿管硬镜,国产的气压弹道碎石机。对于所有患者都采取硬膜外麻醉的方式,患者取截石位。输尿管镜直视下经尿道进入到膀胱,在对膀胱观察后发现它没有异常后可以在引丝引导下进入到输尿管,医生一边观察一边进境,这个过程中需要保障视野清晰。手术结束后常规输尿管内留置双J管,膀胱中留置导尿管。

1.3 统计分析 对于所有相关数据都用SPSS 11.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都较高,临床路径组为98.5%,对照组为98.3%,两组数据差异不明显。两组患者的差异主要是体现在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对于临床路径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等方面,经过调查显示临床路径组的患者对于自身疾病认知度和诊疗方案的了解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高于16.3%,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调查方面显示临床路径组为91.4%,对照组是82.8%。其中对于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疗效评估结果见表1。

3 讨论

临床路径的诊疗方案是针对某一疾病建立的标准化的治疗模式和治疗程序,它是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是以医学证据和指南为基础来开展工作从而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治疗成本、减少变异,最终提高治疗效果[3]。

表1 输尿管镜碎石取石取石术疗效评估

从本次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实施临床路径对于输尿管结石的治疗还是有一定的帮助。两组患者在对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措施以及手术并发症等数据上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相比较而言,临床路径组的患者治疗流程更加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辅助科室的检查效率,这可以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医院对于床位的利用率,同时对于手术期间的用药也有合理的规范这使得住院费用降低,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通过临床路径可以让患者同步了解医疗行为和诊疗方案,患者会提高对于自身疾病的认识程度,这可以促使医生和患者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将医疗行为的透明程度进一步增进。从患者的满意度调查情况中可以发现患者对于临床路径期间的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是高于对照组的,这从某个侧面也可以反映出患者对于临床路径这种方式的认可。临床路径实施的主要目的是将诊疗的流程优化、规范医疗行为和降低相关费用,故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其顺利实施,比如说患者在入院后收到了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相关医嘱,那么患者术前检查中的检验单申请单上也需要备注临床路径来确保其实施的高效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发现变异率是7.3%,这主要是由于既往有基础疾病需要相关科室共同会诊或者是辅助检查没有及时完成从而使得后期的工作无法按照进度顺利完成,这也反映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医护人员需要将入院前检查的效率和比例进一步提高。同时,医护人员也要和患者都进行沟通从而优化临床路径的实施流程。

临床路径对于输尿管结石有较大的帮助,部分医院在实施临床路径的时候会用电子病历系统和表单整合起来提高工作的效率,整合也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监控和管理患者的情况,这种方式也值得很多医院借鉴。总的来说,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路径是有推广和应用的价值的。

猜你喜欢

输尿管结石差异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相似与差异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26例临床观察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66例临床分析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