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价值体会

2019-01-15杨为亚单建芳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稳定型心绞痛

杨为亚,单建芳

(1.阜宁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中医科);2.老年科 ,江苏 盐城 224400)

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较为常见,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中,具体发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冠脉供血不足相关,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缺氧情况,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1]。目前针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多采取药物治疗方式,且以西药治疗为主,可缓解患者病情,但长期服药易出现耐药性,长期疗效不理想,近年来临床重视开展中西医联合治疗,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探究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研究时段2016年5月-2018年5月,分组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为主,分对照组(n=50)、试验组(n=50)。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7岁-70岁,平均(58.13±2.59)岁;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6岁-70岁,平均(58.06±3.7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可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口服,用量为20 mg/次,3次/d,持续治疗4周;试验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方剂:黄芪20 g、丹参20 g、红花15 g、当归15 g、桔梗15 g、牛膝12 g、柴胡12 g、川芎12 g、红花15 g、枳壳6 g、甘草6 g,清水熬煮,收汁200 mL,1剂/d,分2次服用,持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治疗后静态心电图监测显示缺血性变化恢复正常;有效:缺血性ST段下移回升,且高于1 mm;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为前两者占比之和[2];治疗前后每周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4.0软件展开数据处理,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4.00%)显著较对照组(78.00%)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2.2 心绞痛发作 治疗前1周,试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4周,两组上述指标均减少,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表1 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Mean±SD )(n=50)

3 讨论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情危急,存在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需采取及时有效治疗,以往治疗多以西药治疗为主,但效果不尽理想,近年来中医治疗应用日益广泛,中医理论认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属“胸痹”范畴,主要由阴阳失衡、气血不调相关,临床治疗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为主[3,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效果、发作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具体原因分析如下:曲美他嗪可抑制线粒体3酮酰基A硫解酶,提高心肌葡萄糖氧化率,进而提升氧利用率,改善患者心肌细胞功能,但长期服药会出现耐药性;血府逐瘀汤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方剂成分以黄芪等为主,发挥补气益血、活血化瘀功效,且现代药理研究结果指出,其中红花和丹参可促使冠状动脉扩张,川芎和桃仁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促使微循环改善,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切实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发挥协同作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在曲美他嗪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疗效理想,患者心绞痛发作得以有效抑制,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血府逐瘀汤稳定型心绞痛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
血府逐瘀汤治疗酒精性肝病并失眠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
血府逐瘀汤治疗隐匿性抑郁症疗效观察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