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韶关市放管服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2019-01-15韶关市编办

中国机构编制 2018年12期
关键词:韶关市涉企行政许可

● 韶关市编办

韶关市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2018年以来突出了督查的作用,强化改革落实。“放”的效果逐步显现,审批事项、时限流程、中介服务、涉企收费、商事登记等都在进行;“管”的制度不断健全,权责清单、审批标准化、行政许可年度报告、“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了实质进展;“服”的水平持续提升,多证合一、服务模式、“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四级服务体系等都在改进。

近年来,广东省韶关市主动把握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发展的要求,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进行大量改革探索。2015年成立了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统筹推进改革,下设行政审批、投资审批、职业资格、收费清理、商事制度和科教文卫等领域六个改革专题组和综合组、督察组、法制组、专家组四个功能组具体推进改革。2018年3月,根据推进职能转变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成员工作岗位的变动,对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调整,特别是突出了督查组的工作职责,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放”的效果逐步显现

一是审批事项持续精简,职权持续下沉。自2012年以来,韶关市分七批共清理调整行政审批事项759项,其中取消257项,转移35项,委托下放250项,合并实施7项,调整类别210项,并于2015年全面取消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七轮调整后,目前市级仅保留行政许可事项307项。加大强县放权力度,2016年结合理顺市与市辖区权责关系改革,印发了《韶关市第一批下放职权事项目录(2016年)》,向县级政府下放各类职权事项189项。二是审批材料时限流程等逐步压减。2016年结合行政许可标准化工作,推动审批材料、申请条件、审批流程、审批时限的精简压减和自由裁量权的规范。全市行政许可事项标准化前后对比累计压减承诺办理时限2286个工作日,简化优化办理环节468个,规范或减少申请材料616件。三是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2016年以来,先后分三批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89项,清理率达56.32%,截至2018年底,市本级共保留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69项。积极推进中介服务市场化改革,于2018年6月建成了覆盖市、县、镇三级统一的中介服务超市,截至2018年11月10日,韶关市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已累计进驻中介机构682家,涉及行业资质1506个,累计完成交易选取384单。四是涉企收费持续减少。加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力度,停征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工本费,暂免征收证券期货行业机构监管费,停征专利登记费、公告印刷费、著录事项变更费、PCT的传送费等费用。实行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编制了《韶关市2018年国家和省定项目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韶关市2018年实行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五是商事登记日渐便利。通过推行商事登记前置改后置、马上办、全市通办、一局多点、多证合一等便利化改革举措,有效地激发了市场发展活力。截至2018年9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158797户,对比2017年同期增加5237户,增长了3.41%。其中内资(非私营)企业5904户,私营企业22746户,外商投资企业110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315户,个体工商户125723户。

二、“管”的制度不断健全

一是建立权责清单制度。2015年全面推行了市、县两级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制定并公布了市、县两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按照权责清单动态管理规定,2017年对2015年编制的权责清单进行动态调整,本轮共调整各类职权事项154项,其中取消127项,下放11项,转移17项。保留市直45个部门共7000余项事项,其中行政许可259项,行政处罚3907项,行政强制278项,行政征收25项,行政给付39项,行政检查498项,行政确认100项,行政奖励38项,行政裁决6项,其他2000项。二是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规范审批要素。以市级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为基础,严格按照广东省关于标准化的规范体例,逐一为每一项行政许可事项编制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规范统一了审批条件、审批时限、审批流程、申请材料等审批要素标准,明确自由裁量标准1548项,规范编制审批流程图1225个,细化量化模糊条款1311条,细化量化兜底条款920条,力求实现同个事项、同种情况无差别办理。三是落实行政许可年度报告制度。根据《广东省行政许可监督管理条例》规定,要求市直有行政许可权的部门于每年三月底前报送本单位上一年度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监督管理情况,并向社会公开。同时,结合年度报告情况,选取15个与社会民生、经济发展、项目投资审批等关联密切部门开展实地检查,切实规范和监督行政许可部门依法行使行政许可职权。四是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在前期已推行工商、质监、食药监、卫计、安监、检验检疫等部门独立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基础上,针对独立开展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2018年5月印发了《韶关市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韶关市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工作细则》,推行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模式,对推行跨部门监管的工作内容、工作措施和有关分工等进行部署。五是推进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和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出台《韶关市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建设实施方案》,于2016年12月完成了韶关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平台(信用韶关)建设并投入运行,并实现了与省信用信息管理平台的数据对接。截至2018年7月底,平台共归集44个部门451类190余万条各类信息资源数据,“数据监管”初见成效。

三、“服”的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推行多证合一。落实国家“五证合一”改革部署,从2016年9月在全市范围内实行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保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推进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两证整合”改革。截至2018年10月底,全市共发出“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55812份。二是优化服务模式。2018年8月出台了《韶关市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工作方案》,从大力提升企业开办业务咨询便利度、商事登记便利度、预备经营便利度三个方面入手,通过实施“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模式,大力压缩企业开办的程序环节和时间,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5个工作日。大力推进“马上办”,2018年4月印发了《关于在全市推行“马上办”服务模式的通知》,截至目前,市级能“马上办结”的事项(即最多跑一次的事项)有31个部门的365个事项。三是推行“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改革。在2017年市本级实现“一门式一网式”服务模式的基础上,2018年进一步升级完善了市级系统,目前实现959项事项信息查询,715项事项手机在线申办和529个事项在线预约。完善实体办事大厅功能,积极推进各部门统一进驻实体大厅,力争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截至目前,市级大厅进驻事项784项,进驻率为83%,其中459项政务服务事项可“一窗办理”。四是推进四级服务体系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完成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服务延伸到基层,形成纵向到底服务体系,按照“场所、系统、内容、制度、保障统一”五个统一的要求,建成了镇、村两级服务平台,其中镇级105个、村级1427个。

猜你喜欢

韶关市涉企行政许可
西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宁市加强涉企收费长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规范行政许可重在“全面”
韶关市举行首届新诗教育经验交流会
浅谈行政许可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几点建议
青海省清理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的实施意见
韶关市楹联与诗词学会作品小辑
广东省首个“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落户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
国务院出台措施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变更制度构建问题研究*
韶关市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