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实践与创新

2019-01-15王文

中国机构编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市级监察陕西省

文/王文

王文: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副巡视员

一、市以下环保机构垂直管理改革

从2002年开始,陕西省积极探索实行环保机构市以下垂直管理体制。到目前已运行16年,从实践看,制度设计的初衷基本实现,主要解决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了县级环保局长“能顶住、站不住”的问题。县级环保局班子打消了顾虑,敢抓敢管,严格依法行政,环境执法监管的权威性、统一性得到加强,一些市对县级环保局长、监察大队长还实行了异地交流使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行政干预。二是解决了县级环保机构“守不住门、乱进人”问题。人事管理权限上收后,县级环保机构进人由市级严格审批把关,有效遏制了过去乱批乱进人的问题。据统计,大专以上人员的比例由垂直管理之前的不足10%,增加到目前的80%以上。三是解决了跨县域环境执法、应急、监测工作协调难问题。增强了市级环保部门实施环境监管的统一性、整体性,市辖区内跨县界的环境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环保资金实行市级统一管理,也有利于集中有限财力解决重大环境问题。四是解决了县级环保机构人员工资待遇保障问题。垂直管理之后,县级环保系统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由市财政保障,一些财政困难县挤占、挪用环保专项经费,甚至长期拖欠人员工资的现象得到扭转。

二、省以下环保机构垂直管理制度改革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印发后,陕西省认真开展调研论证,充分借鉴其他地方经验,编制印发了《陕西省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当前,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工作部署、工作方案、工作安排非常全面细致,但工作压力传导逐级递减,工作落实不到位,特别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督察是抓落实的重要手段。从2016年10月到2017年底,陕西省已经实现了省级环保督察全覆盖,环保督察制度在环境管理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国家意志和地位得到加强,并通过环保督察制度实施得到了体现。二是通过督察整改牵动各级党政“一把手”学习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三是解决了一大批过去想解决、解决不了的环境问题,加快了一些过去想推动、推动不快的工作。四是通过问责警示了一大批干部。五是广大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热情和监督程度空前提高。因此,在这次改革中,陕西省在环保督察管理体制方面做了一些探索,重点是强化了两套机制。

省级层面成立环境保护督察巡查工作领导小组,以省委名义开展工作,省长任组长,领导小组设在省生态环境厅,成员单位涉及18个部门。环保督察制度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问责,陕西省在领导小组成员中增加了省纪委监委和省委组织部,这有利于问责的实施和督察成果在领导干部任用和目标责任考核中充分应用,提高环保督察制度的权威性。

积极构建新型环境监察督政体系,给省生态环境厅增配1名负责环境监察、督察巡查工作的副厅长,增设2个环境监察内设处,监察一处负责中央环保督察配合保障、整改和对横向部门的督察,监察二处负责省级对下环保督察。省生态环境厅向各市分别派驻环境监察局(西安市为副厅级,其他市为正处级),通过列席重要会议、日常或专项督察巡查、受理投诉等形式,对驻地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情况实施监督。建立环境监察专员制度,按区域设立副厅级环境监察专员4名,分片管理驻市环境监察机构。

三、对生态环境体制改革的建议

一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的协调作用。在促进高质量发展,聚焦生态文明建设重大事项,研究解决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切实发挥委员会的统筹协调、综合决策作用。

二是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基层环保机构。进一步明确和压实各级环保机构职责,避免多头管理浪费行政资源;出台统一的市级环保机构设置意见;按照经济发展水平、生态治理任务和实际工作量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规范县级环保机构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乡镇环境保护机构。

三是保持环保干部队伍活力。通过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环保干部内外交流使用、上挂下派、异地任职等方式,有计划、分层次地培养一支新老交错、结构多元的环保干部队伍。

猜你喜欢

市级监察陕西省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明代监察逾权对新时代国家监察制度的历史借鉴
监督“裸官”,监察法何时不再缺位?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县域经济发展市级统筹篇
市级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探讨
聚焦两会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新设的监察委与纪委有什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