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施工特点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2019-01-15

治淮 2019年12期
关键词:建设项目水利工程单位

李 坤

一、水利工程概念

水利工程是为了有效地开发利用宝贵的水资源,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同时为了有效消除防治水自然灾害而修建的一系列水利建设项目的总称。有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修建的防洪排涝工程,有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有为解决乡村用水修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为实现水利资源可持续发展而修建的水土保持工程,以及用水兴利的水力发电工程等。

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特点

水利工程项目大都沿着江、河、湖等自然水体修建,其建设位置大多偏僻险要,并且很容易受到建设区域气象、水文、地理地质因素的影响。加之我国水利资源分布不均,很多大型水利工程需要跨省、市,跨流域,服务的对象也复杂繁多,导致很多水利工程建设协调部门多、周期长、施工难度大。

1.涉及范围广

从水利工程的设计层面出发,水利工程在设计过程中既要保证水利工程实体的建造质量,还必须考虑对周边的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不能对拟建水利工程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从水利工程的施工层面来看,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学科种类比较多,需要施工人员同时掌握工程、地理、环境、法律法规等多门学科知识。

2.不重复性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不重复性具体体现在受地质、环境、水文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各水利工程项目在建造过程中都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彼此之间无法复制模仿,可借鉴程度低。对于待建的水利工程项目,需要结合各自的情况进行设计,并制定一套完善的项目质量控制办法。

3.施工工艺流程复杂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工艺流程较为复杂。一般来说,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导流、地基处理、防渗、稳定、土方石方、金属结构、混凝土等施工流程。工艺流程复杂,对水利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要求很高。

4.受外界多重因素影响

水利工程项目从设计到施工的过程中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和社会法律因素的影响最为明显。在设计和建造水利工程项目时,必须对在建区域的地理地貌及水文情况进行勘探和分析,需要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同时,水利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都务必在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规范下进行,特别是在施工质量控制方面,承建单位要严格履行相关的法律申报及审批程序。

三、现阶段水利工程质量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独立的质量控制机构

自20 世纪80年代提出要建立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网络以来,我国水利工程质量控制机构已初步完成“部、省、市、区县”四级质量控制网络系统,各级水利工程质量控制机构已初步形成。但很多区县级的水利工程质量控制机构都是直接挂靠在当地水利局的相关科室下,没有专门的独立编制,容易受不同职能部门职能交叉的影响,弱化了地方水利工程质量控制机构的质量监管职能。

2.水利工程项目决策及设计阶段缺乏有效控制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指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期是从项目法人到所属质量控制机构办理完毕质量控制手续,并签订质量监督书开始,到水利工程竣工委员会同意工程交付使用时停止。可以看出,质量控制的时限仅停留在施工阶段,忽视了设计和决策阶段。实际上,在水利工程设计阶段会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监审查材料,如可信性研究报告、项目设计书、项目建议书等。这些材料是考量承建单位设计从业人员资质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衡量承建单位建筑设计施工能力的重要考核指标,不应该被忽视。

3.水利工程质量控制执行力度差

就目前水利工程质量控制情况而言,质量监管人员的工作重点是对承建单位的行为监督,质量控制的内容也主要是对承建单位在施工、设计、监理等方面的资质以及对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工程项目相关技术资料的审查。由于这些工作局限于程序层面,因而忽视了制度本身的可行性和完整性,在诸如承建单位的制度执行力、企业资质、工程项目技术资料的准确性上存在审查漏洞和不足之处。

4.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控制依据不完善

随着国家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上的投资力度越来越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在水利工程建设体系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由于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在工程规模、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个体化差异,不能完全按照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来进行质量控制和管理,所以应形成新的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

四、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1.落实水利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管理

要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从设计、施工到竣工阶段进行全面质量控制。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在执行质检任务的过程中既要对所建水利工程项目实体进行质量控制,同时也要求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责任主体的全过程行为加以监督。从质量控制的监督管理对象来看,涉及到承建单位的资质、承建单位内部从业人员的从业资格以及承建单位自身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完整健全等。

2.推广落实第三方质量检测控制制度

推广落实水利工程项目第三方质量检测控制制度有助于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科学性和公平性。第一,第三方检测机构与在建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不能存在从属关系。第二,第三方检测机构必须具备省部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工程检测资质。第三,第三方检测机构必须在受到在建水利工程项目法人,或者项目管理公司的委托以后,才能够获取工程质量检测资格和检测权利。第四,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第三方检测机构在执行质量检测任务时,只对委托人负责,要确保水利工程项目质量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3.完善社会征信体系

早在2009年,国务院就出台了《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和《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与此同时,我国水利工程协会还印发了《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暂行办法》,这些相关政策法规的颁发标志着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社会征信体系的逐步完善。将水利工程建设性项目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监管过程纳入到相关的信用评价体系中,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水利工程质量问题。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建立相应的施工单位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对水利工程承建单位的信用进行量化考评,规范其行为。

五、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关系到国计民生,是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建设内容。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以及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稳步推进,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水利摆在九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首位。因此必须从落实水利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管理, 推广落实第三方质量检测控制制度, 完善社会征信体系等多方面着手,保障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保障性功能,更好满足新时代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

猜你喜欢

建设项目水利工程单位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风电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探讨
小型无人机在水利工程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的研究
填单位 要推敲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看错单位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