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公平,先从普惠性幼儿园开始

2019-01-15

山西青年 2019年10期
关键词:普惠性回报率民办

方 昭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当前学前教育领域的诸多问题,其中围绕“普及普惠”备受瞩目,引起了众多的探讨。那么如何实现学前教育的普惠性是目前各个国家都在关注的话题,特别是我们国家是一个幼儿数量众多,学前教育基础薄弱,公共教育资源稀缺的国家,如何实现普惠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教育部发布截至2016年我国民办幼儿园17.10万所,占幼儿园总数的53-54%。虽然民办幼儿园具有办学理念先进,机制灵活等优点,在教育服务方面更具有优势。但是,部分民办幼儿园过度逐利,不断爆出的虐童丑闻更是引起激烈的探讨。社会的普遍共识就是,市场化的学前教育对教育公平无裨益,也保证不了教学质量。所以,普惠性学前教育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普惠性将作为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手段。

普惠性幼儿园,是一个新生概念,就是指接受政府价格执导的面向公众开放的合格幼儿园。宋伟,袁爱玲认为学前教育普惠性是指普及学前教育,针对学前教育领域,普及惠及所有幼儿的一种受教育权利。我国近年来颁布的一系列文件法规充分体现对普惠性幼儿园的高度重视。这些文件特别强调了发展学前教育的核心就是使学前教育惠及全体幼儿,特别是处境不利的幼儿,从而减少社会的不平等,减少社会矛盾。

一、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的现实意义

国家在《意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要求普惠性幼儿园红线是80%,其中公办园比例必须在50%以上。为什么我们要强调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呢?

(一)帮助弱势幼儿缩小差距

幼儿园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的起点,更迫切地需要教育公平。接受早期教育有利于孩子未来的学习,尤其是社会经济地位弱势的儿童从中获益最多,普惠性幼儿园极大地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上起幼儿园。儿童最初6年的经验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和大脑发展,进而影响人生后续阶段的认知和社会情感发展。学前教育的机会不均等会导致后期成就的不均等,表现在受教育程度,事业和收益等方面,甚至会形成潜在的社会破坏性行为。因此,幼儿的早期教育无论对个人还是整个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国家将儿童早期发展的扶持作为发展的核心,积极地发展学前教育。在中国,恰恰是学前教育问题被忽视得比较严重。学前教育资源总体处于短缺状况,特别是普惠性幼儿园,造成学前儿童特别是农村弱势群体享受学前教育资源的公平性被弱化,被忽视。

(二)社会回报率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对于儿童早期发展和教育的投资其回报率(7%-18%)远远高金融资本的回报率(低于7%)。诺贝尔奖获得者赫尔曼认为,对儿童早期发展和教育的投入可以获得最高的经济回报率。并且在美国的一个研究中得到学前教育的投资回报率已经达到了1:17.07。这样一个投资回报率经常被用来说明幼儿早教的重要性。实验选择了123名出身于低收入非洲裔家庭的美国儿童。从中可以看出,优质的幼儿园教育其实对于贫困群体或者说社会弱势群体的意义更大。很多的研究得出的结论都表明学前教育的回报率相比于其他阶段的教育是最高的,尤其是对于贫民子弟而言。

(三)缓解目前学前教育中存在问题

在当代中国,学前教育仍然是教育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当前存在的“入园难”“入园贵”的现象。民办幼儿园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收取的费用,于是导致中国家庭中教育支出所占比例非常高,甚至很多家庭占到了70%。民办幼儿园的高收费目前是促使很多缺乏足够经济支付能力的家庭无法得到学前教育的主要障碍。公办园稀缺化,民办园两级化严重,唯有公益普惠,才是满足人民对学前教育需求的重要之法。

二、发展普惠性幼儿园的策略

(一)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完善配套法律法规

由于学前教育普惠性不足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与矛盾都需要通过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来确保。我国应该加强法律监管,设置相关法律对地方政府规定并承担相关责任。我国目前普惠性学前教育尚处在初步探索阶段,除了推广地方性的成功实践经验以外,法制,规范的建立都是空白,全国还没有一部通用的法律来支持。要知道,法制管理的建立是我国学前教育走向普惠性道路的一个重要且必要的保证。很多国家都推出了相关的法律来保障国家的学前教育发展,比如英国的《确保开端儿童中心法指导方针》,要求地方政府必须拥有充足数量的儿童中心来满足本地区儿童及家长的需要。发达国家在早期教育领域,通过立法和政策制定,有效的保障了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持续性投入和发展性规划的有效实施。我国对于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尚未梳理,普惠性幼儿园在我国还处在初级阶段,于是造成了混乱,通过立法可以确保最需要这种教育的社会竞争中处在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获得资助。

(二)完善师资从业标准,提高师资质量

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越来越得到人民群众的重视,随着心理学,早期教育研究不断推出的新成果,极大地扭转了国人对早期教育的传统观念,意识到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的一生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于是对幼儿教师的要求逐渐增加。美国制定早期教育专业从业标准,要求学前教育从业人员要达到本科学历等举措,我国需要借鉴发达国家早教行业标准,制定出符合我国的学前教育从业要求,有效促进我国早教机构的规范发展和质量的提升。比如,幼儿园的基础设置建设要求,园舍,教具,玩具要达到国家标准;幼儿园要配齐专业人员;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升师资水平。而我国幼师学历普遍偏低,从业之后也缺乏专业成长的渠道,幼师的质量良莠不齐。国家应该依托师范院校和相关研究机构,加快师资队伍的培训,提高教师质量。

(三)关注弱势群体,财政向农村等弱势地区倾斜

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教育也同样出现区域不均衡的现象。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更是教育的短板。政府应该弥补市场缺陷,通过资源的分配缩小差距,推进学前教育普及尤其是弱势儿童享受平等的学前教育权利。比如农村中心园的建设,改扩建幼儿园,配备必要的玩教具和设备等。教育的公平也包括了起点的公平,但是社会经济的不均衡,导致所受的教育资源出现了不均衡,就需要政府的调整和倾斜,这样可以解决起点的不公平,保障农村地区的孩子有幼儿园可上,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比如这次《意见》提出的重点发展农村普惠性幼儿园,给予弱势儿童免费,减费和资助等,在相当程度上有效解决了因贫困导致的教育不公平的现实问题。

(四)政府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

民办幼儿园在解决当前学前教育的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政府可通过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缓解当前的学前教育紧张状况,提高学前教育的供给能力。但是将幼儿园全部公办化对目前的国家来说还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人民对于学前教育多样化的需求。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台了各种扶持政策探索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发展,例如重庆按照幼儿园等级给与500-900元/生/年的补助等。这些政策使幼儿园变得质优价廉,从而为人民提供普惠性服务,实现教育公平。

我国极有必要在长时间内普及学前教育,因为它能够均衡机遇,并提高国家的未来竞争力。总之,《意见》针对当前学前教育现状做出了一次重要的调整,加大公共投入,重视发展普惠性幼儿园,考虑对弱势幼儿的扶持,实现教育起点的公平。

猜你喜欢

普惠性回报率民办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近十年我国普惠性幼儿园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的路径探讨*
把普惠性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让科技成果更具普惠性
众筹筑屋建设规划方案的优化
哪些电影赔了钱
反思教育回报率: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