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2019-01-14高燕叶菁朱江洪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52期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

高燕 叶菁 朱江洪

摘要:实践教学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培养本科生的综合能力意义重大。[1-3]文章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性实践教学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整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方式,给出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建议。

关键词:实践教学;土地资源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2-0077-02

一、引言

土地管理的行政化、市场化、复杂化、流程化、信息化趋势,表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实习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验教学,设计科学、合理、实用的实验,是理论教学的延续和促进,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4]。

实习实践教学作为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培养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理论教学相互配合、相互依托,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将研究性教学理念引入实践教学,体现研究性和实践性,不仅要注重传统实践教学所强调的专业能力以及理念和实践结合的能力培养,更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锻炼[5]。全国各高校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有重点地开展深化改革,对专业教育提出越来越多元的要求,知识社会经济发展也需要更高标准的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在此趋势下,本文剖析当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建立以实践为导向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

二、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习实践教学包括基础教学实习和专业实践实习两部分。土地基础教学实习安排在大二学期,是在本科生完成地籍测量、普通地质学、土壤学、土地资源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导论等课程后,到秭归实习基地集中进行的综合性实践教学实习。它分为学校部分和实习基地部分两个模块。学生要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对野外地质地貌、土壤、土地利用现状展开调查和分析,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生产实习安排在大三学期,是在完成基础课和大部分专业课学习后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它要求学生将所学土地资源管理相关理论知识与实习地区及科研项目实际工作相结合,了解土地资源行政管理实际工作中的基本方法,掌握从事土地资源技术管理工作所需基本技能,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一定的实践基础。

(二)存在问题

1.理论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实践训练的针对性。理论教学基本上以文字描述为主,不能清楚表达实际问题,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对相关课程的理解。

2.课程独立,系统间的联系性较弱。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根据自身科研和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虽各有特点,但课程间的联系性不强,割裂了学科研究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强。

3.课程的学科优势性未得到突出,交叉学科建设比较薄弱。没有依托地学基础,将工科背景和深厚的3S技术融入实习课程教学。而且,学科发展较为单一,交叉学科建设薄弱。

4.学生知识掌握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原有教学体系着重理论讲授,强调方法与认知,但由于教学条件限制,学生自主思维启发性不足,教学以讲授—认知—验证为主,缺乏新技术与新方法,对创新思维的引导性不足。

三、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本科实践教学模式

(一)提高学生专业适宜性和管控能力

为加强入学教育,首先进行大一新生教育;为提高学生专业适应能力,开设学科前沿课程,结合土地科学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组织课堂讨论,通过授课和学习互动,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基本属性,系统了解土地科学的主要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本课程是为满足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认识和了解土地科学的引导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与土地科学有关的基础概念和知识,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二)基于工科背景的“一张图”实践教学模式

综合实践教学模式是指,以“一张图”为主线,通过数据获取、分析评价、利用规划三个环节,将土地类型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土地经济效益评价、土地承载力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复垦、地质旅游等业务结合,系统性地开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综合实践。其优点是:有效整合土地资源管理业务工作和技術工作的相关领域,符合市场对土地管理相关领域的人才需求。有机融合多个专业的理论学习,有利于将所学理论知识系统串联,完善本科理论教学课程的合理设置;有利于学生更系统地对专业技术进行全方位实践,深入接触业务工作实际,提高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切实提高实践效果。

(三)优化实践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与学生动手相结合,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课程成绩评定参考绩效考核。采用目标驱动的任务教学法时,以小组为单位对任务进行设计、分解和实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小组成员共同努力下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优化设计方案;教师作为辅助角色,进行整体协调和技术控制。

课题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在研究小组中担任部分基础工作,让学生深入理论技术应用,顶岗实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逐步培养专业兴趣和科研兴趣。

优化课程成绩评定方式,参考绩效考核,按照不同比例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加大实践教学成绩占比,激励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培养更适宜土地资源管理实践的学生。

(四)强化教学组织与管理

1.统一备课,分解教学任务。系里实行统一备课,将实习任务与专业课程相对应,争取每门课程都能做到讲授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新老教师搭配,教师团队更有活力,分解教学任务,研究适宜的教学模式,强化教学组织与管理。

2.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因此,营造符合实际的工作场景,提供相应的工作条件,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以学校野外实习基地为核心,以专业课程实践实习知识要领为指导,以行业需求为方向,结合科研成果、地方需求设计实践教学方案,从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更新教学仪器设备,补足短板,在野外教学实习和毕业生产实习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如理论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实践训练的针对性,课程独立,系统间联系性较弱,课程的学科优势未得到突出,交叉学科建设比较薄弱。通过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本科实践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性和管控能力。优化教學手段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科研能力。实践教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践教学,将课堂教学与野外实际相结合,稳固和充实课堂所学理论;同时,通过对野外的观察、采集、测定、实验室分析,初步掌握土地调查与研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此外,通过自主学习和课程论文写作,学生认识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要性,激发对本专业的兴趣,锻炼独立工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初步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袁军,吴立潮,张斌.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导向的土壤学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04):95-96.

[2]胡佳俊,高旻天.基于科学实验探索的土壤学教学改革及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05):252-253.

[3]查同刚,聂立水,王海燕,栾亚宁,孟国欣.教师在专题式实验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基于“土壤学”课程实验教学[J].中国林业教育,2017,35(03):23-27.

[4]张阿凤,吕家珑,王旭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专业“土壤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5,(45):162-163.

[5]李培培,赵颖.土地管理类专业文科生土壤学教学方法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3,(12):156-157.

猜你喜欢

土地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