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淮地区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2019-01-14王世济武文明陈洪俭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王世济 武文明 陈洪俭

摘要    本文总结了江淮地区鲜食玉米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选地整地、催芽定植、肥料管理、移栽、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玉米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江淮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3-0025-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鲜食玉米主要是指在乳熟期采摘果穗用于蒸煮食用的玉米,主要包括甜质玉米、糯质玉米。甜质玉米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糯质玉米籽粒中的淀粉主要为支链淀粉,适口性好,且易于消化。鲜食玉米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VE,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具有良好的生理调节功能,已经开发成为功能性食品,对提高居民身体健康有重要价值[1]。

安徽鲜食玉米种植品种中,甜玉米主要种植粤甜16号、粤甜27号等;糯玉米主要种植苏玉糯5号、皖糯5号等;甜加糯玉米品种主要有彩甜糯6号等。玉米产业发展品种是核心,为适应安徽省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快速扩大的发展态势,开展鲜食玉米品种筛选和集成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促进鲜食玉米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显得尤为迫切。为此,2019年征集了全国266个鲜食玉米品种在合肥集中展示示范,其中甜玉米品种135个,糯玉米品种63个,甜糯玉米品种68个,同时辅以配套的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展示效果。田间调查发现,玉米2019年5月18日开始陆续吐丝散粉,最早于6月13日成熟,吐丝至采收历时27 d,移栽至采收田间生长时间历时79 d。实践表明,江淮地区早熟品种于3月下旬地膜覆盖育苗移栽,6月中旬可采收上市;与常年比较,玉米成熟采收可提早上市20 d以上[2]。采用育苗移栽、地膜覆盖、畦作栽培、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技术高度集成,简便易操作。育苗移栽保证了苗齐苗壮,为大田生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地膜覆盖有良好的增温效果,据玉米生长各时段14:00田间温度定位测定结果表明,移栽后至5月上旬,地膜覆盖10 cm和20 cm土层深度的温度均较同土层的露地温度高,有利于促进玉米健壮生长。但5月上旬以后,露地的土壤温度超过了地膜覆盖的土壤温度,这是因为5月上旬玉米进入穗期生长阶段,随着玉米的生长,植株叶片覆盖了地面,阳光不能直射到地面上,地膜的增温作用减弱。本年度的露地温度为不种玉米的裸露地面,前期玉米植株较小,露地和地膜覆盖环境条件差异较小,但玉米进入穗期后,露地和地膜覆盖条件差异较大,温度差异及保温保湿有待进一步观测研究。现将鲜食玉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

在2019年鲜食玉米品种展示示范试验中,当玉米成熟时,组织全国13名专家,根据玉米品种的整齐度、抗病抗倒伏性、果穗外观表现和病虫害等进行外观考察;果穗蒸煮品尝进行质量评分;再结合产量进行综合考评,评选出优质高产甜玉米品种10个和糯玉米品种10个。连续取上述品种20株玉米的全部果穗计算品种的产量,各品种果穗产量(带苞叶)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甜玉米产量在20 655.0~29 059.5 kg/hm2之间;糯玉米产量在21 712.5~26 707.5 kg/hm2之间,各品种在江淮地区春季播种产量较高,可根据需要选用。

2    选地整地

江淮地区旱地的土壤类型主要是黏盘黄褐土,成土母质为下蜀黄土,土壤质地黏重,适耕期短,加之该地区春季雨水多,土壤潮湿状态下耕作,土块较大,整地质量差,不利于覆盖地膜。因此,一般应采取秋季整地的办法,整地做畦,畦宽1.2 m,畦高30 cm,冬季冻垡,土壤冬季冻融后,春季土壤细碎,保证地膜覆盖严实,不破损,质量好。

3    催芽定植

为保证熟期不同的品种同期成熟和提早至6月底上市,采取催芽塑料大棚育苗的方法。玉米种子浸泡24 h后,装入催芽盒内,种子放入催芽盒后,喷施甲基托布津等药剂,以防止种子发霉。催芽盒放置在温度28 ℃和相对湿度80%的恒温恒湿箱内催芽,待芽生长至2 cm左右长时定植到营养钵中,营养钵内的营养土用冬季冻融的耕作层土壤加少量有机肥混匀即可,营养钵大小以直径6~8 cm和高度6 cm为宜。玉米幼芽定植后覆土盖严,覆土厚度2 cm左右,塑料大棚内温度控制在32 ℃以下,大棚前期以保温为主,后期溫度高时及时通风降温降湿[3]。

4    肥料管理

施肥采取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基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施肥方法,保证玉米全生育期养分的充足供应和健壮生长。一般上年11月底施用商品有机肥3 000 kg/hm2,春季开沟施用基肥,施三元复合肥(15-15-15)900 kg/hm2,施肥后覆土,然后盖膜。地膜规格为幅宽100 cm,厚度0.008 mm,黑色。于玉米小喇叭口期打孔追施尿素225 kg/hm2。总施用量为纯N 238.5 kg/hm2、P2O5 135 kg/hm2、K2O 135 kg/hm2。

5    移栽

根据品种的熟期,参考“南方的鲜食玉米品种在安徽种植生育期会延长,北方的生育期会缩短”的专家意见,分5个批次催芽定植,3月4日开始催芽,3月22日催芽结束。晚熟、中熟品种早催芽定植,早熟品种晚催芽定植,每次催芽间隔4 d。玉米4片可见叶时移栽入大田,2019年示范试验于3月26日开始移栽,4月8日移栽完毕。移栽密度4.5万株/hm2,每个品种移栽面积36 m2。打孔移栽,移栽后浇水,移栽穴覆土严实,保温保湿[4-5]。

6    病虫害防治

遵循“以防为主,绿色防控”的植保原则,玉米大喇叭口期喷施虫酰肼和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治玉米螟。黑色地膜可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田间前期未使用除草剂,后期应用硝磺草酮清除垄沟杂草。

7    参考文献

[1] 龚魁杰,刘治先,陈利容,等.鲜食糯玉米的主食化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6):312-316.

[2] 唐经祥,徐经年,孙敬权,等.安徽省鲜食玉米生育期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4):32-33.

[3] 孟庆平.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园艺与种苗,2013(1):22-26.

[4] 宁毅,安英辉,宋复鑫.黑龙江玉米栽培技术探讨[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5,27(3):28-31.

[5] 蔡庆红,陶优生,唐云鹏,等.南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12,26(3):282-287.

猜你喜欢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与鲜食大豆间作双季直播高效高产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的探究
德宏州鲜食玉米产业研究
密度、播期对杂交糯玉米遵糯4号鲜穗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