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情感教育

2019-01-14郭娟

文教资料 2019年31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郭娟

摘    要: 情感是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因素,没有情感的课堂将黯淡无光。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具体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立足教学实践,提出六种促进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实施的有效策略,为加强初中生的情感教育提供教学思路。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情感教育    教学策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而是师生间时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性。不过,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侧重知识技能的培养,忽略学生的情感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十分不利,失去情感教育的语文如同一堆冰冷的文字,毫无生机可言。然而,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受到教育者的广泛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仅要努力提高专业素养,转变以往的教学思想和模式,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有利于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情感接收能力,使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一、提升语文教师的情感素养

古往今来,赞美教师职业的语言数不胜数,包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辛勤的園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教师除了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之外,还要有爱生之情,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家人、心灵的朋友,在学生有问题、有困惑时耐心地帮助解答;在学生成功、喜悦时,在祝福之余,提醒学生不要骄傲,继续努力。教师这样会感染学生,满足学生被理解、被爱和被尊重的需求。除此之外,为了增强教师在学生心中的信服感,教师还应保持公平公正的心,在学生犯错误时一定不要在班级处理,可以将学生带到一个安静的空间,耐心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

语文学科在教学上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教师可以在解读文本内容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融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乐学、爱学。由于语文知识广博而深刻,因此对语文教师的要求相对高些。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还要不断学习新型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这样在专业基础和教学能力的奠基下,有利于教师深刻解读文本,领会文章的精髓,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成为学生与文本沟通的纽带,使学生和教学内容产生情感共鸣。

二、培养学生的情感接收能力

学生具有独立性和差异性,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思维方式、学习态度、智力因素等条件不尽相同,导致学生的情感接收能力有所差异。在语文教学中提倡情感教育,就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不同的课堂体验,获得个性化的发展。在具体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借助教材蕴含的情感条件,让学生通过人物代入的方式释放自己的情感,体会文章主人公的思想与心情,对于促进学生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有重要的作用。

比如《背影》是一篇描写父子之间感情、体现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的文章,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体会作者笔下父子之间的情感,笔者向学生提问:“作者对父亲的背影印象深刻,你的父亲有没有对你做过值得记忆的事?”以此勾起学生对父亲的回忆,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经历,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使学生体会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情感和爱意。学生的情感接收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需要在生活和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强化。因此教师要牢牢抓住每一次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情感接收能力。此外,课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书籍,让学生从书中吸收精华、丰富情感。

三、明确教学设计的情感目标

所谓情感目标,实际上是指教学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每节课由于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不同,所需要的三维目标也不同,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要求和内容,确定三维目标,更好地为学生讲授教材内容,融入情感教育。语文包括六大体裁,分别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诗歌和散文,不同体裁的文章在形式和内容上是不同的,因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是不同的。比如:记叙文主要侧重让学生体会文中浓浓的感情,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议论文主要侧重让学生感悟思辨,领会文章提出的观点。说明文主要侧重让学生学习文中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小说主要让学生感受文中的人物形象和紧凑的情节设置,等等。

比如记叙文《背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体味文中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从感情聚焦点——背影发掘深深的父爱,陶冶学生爱亲人、爱生活的高尚情感。议论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体会古代志士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小说《麦琪的礼物》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学习主人公麦琪纯洁善良、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散文游记《桃花源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现实黑暗,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四、注重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仔细研究文本,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带领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有效进行情感融入。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教育专家精心筛选出来的,每一篇文章都独具特色,每一篇文章都充满价值。那么,针对具体的文章,教师应如何挖掘其特有的情感因素呢?结合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析,进行审美教育;通过加强文本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也可以结合直击心灵的问题,引发学生内心的感悟,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

比如在教学《春》时,笔者在引导学生赏析句子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如:“密密地斜织着”一句中的“织”用得恰当吗?为什么?通过赏析这个句子,分析“织”字既写出了春雨细、密的特点,又与上文“……像细丝……”一句相照应,所以织字用得好。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春雨细致的观察,侧面体现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比如:文章的第六自然段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这个问题,在明确本段写作角度和修辞方法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五、在角色的扮演中丰富情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了解人物的性格,体会人物的情感,经历人物的人生,对于学生理解文本、丰富情感、产生共鸣有重要的帮助。为了增强语文表演课堂的高效性,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主导作用,严格控制学生表演前的排练时间和表演过程的进度,有效避免学生因排练时间过长而讨论与表演无关话题的情况,抑或是避免学生因排练时间过短而难以呈现出理想效果的情况。

比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这节课时,笔者先将学生按照文中的人物:皇帝、大臣、骗子、小孩儿等人物进行合理的分组。其次,要求学生小组之间自由安排人物角色,并將文章改为剧本进行排练。在大多数小组都完成排练的情况下,笔者要求学生按照抽签的形式,依次上讲台表演,在学生表演之后,和其余小组对表演形式、表演内容等进行多角度的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不足。最后,全班共同选择选出一组表现最佳的小组进行鼓励和奖励。这么一来可以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使学生为了完成角色的演绎而深入解读文本;二来可以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增强学生学语文的自信心和满足感;三来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使学生引申出一些现实意义。

六、以主题演讲获得情感共鸣

教师借助语文课堂,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演讲主题,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演讲活动的积极性,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演讲活动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在演讲活动中加强思维的交流,获得情感共鸣,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国庆节之前,为了培养学生爱国的高尚情操,笔者要求学生以“我爱我的祖国”为主题进行主题演讲。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列举了很多爱国志士、科学家和感动中国人物丰富自己的演讲稿,树立了很多典型的形象,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思想上的情感共鸣有重要的作用。又如:在学习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之后,笔者要求学生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主题开展主题演讲活动。在演讲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是以议论形式为主,先提出一个论点,再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当然也有学生通过叙述亲身经历,切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主题。不过,不论学生采取怎样的演讲方式,此次演讲活动的目的都是改变学生的懒惰心理,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忧患意识,积极面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总之,通过演讲的方式,可以有效鼓舞精神、激励士气,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方式。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强情感教育的有效性,教师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内容,选取最恰当、最有效的方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魏立邦.一枝一叶总关情——浅谈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教学[J].甘肃教育,2018(11).

[2]王晓丽.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9).

[3]公维林.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8(18).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