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和理性思考

2019-01-14曾繁林谢雨林何晓陈斌应勇宋才鑫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6期
关键词:外科手术栓塞体积

曾繁林 谢雨林 何晓 陈斌 应勇 宋才鑫

肝血管瘤在临床上常见, 肝血管瘤是肝脏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和医学成像技术越来越高, 各种疾病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积极治疗肝血管瘤可以达到良好的预后[1]。研究显示, 肝血管瘤在女性中更为常见。大多数健康检查发现肝血管瘤在早期很小时无症状, 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随着肝血管瘤缓慢生长和病程延长, 可出现体积较大的肝血管瘤[2-4]。患者出现腹胀等症状,有可能出现破裂出血。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 但如果肿瘤在特殊解剖位置, 肿大或与肝门和肝血管瘤相邻,则很难进行手术切除, 可引起各种并发症, 不利于术后恢复。目前,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已成为治疗肝血管瘤的首选方法。本研究分析了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理性思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1月10日~2017年12月18日收治的69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外科手术治疗组(34例)和肝动脉栓塞治疗组(35例)。肝动脉栓塞治疗组男11例, 女24例;年龄29~76岁,平均年龄(45.11±11.42)岁;25 例上腹部不适、胀痛而就诊,10 例在体检超声检查诊断;瘤体最大直径5~13 cm, 平均瘤体最大直径(7.21±2.45)cm;血管瘤位于肝右叶23例, 位于肝左叶6例, 肝左右叶生长者6例。外科手术治疗组男10例,女 24 例 ;年龄 28~76 岁 , 平均年龄 (45.32±11.41)岁 ;25 例上腹部不适、胀痛而就诊, 9 例在体检超声检查诊断;瘤体最大直径5~12 cm, 平均瘤体最大直径(7.24±2.41)cm;血管瘤位于肝右叶22例, 位于肝左叶6例, 肝左右叶生长者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外科手术治疗组患者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肝动脉栓塞治疗组患者采取肝动脉栓塞治疗。患者局部麻醉后,采用股动脉穿刺插管, 对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进行选择性造影, 了解血管瘤的大小、血供和形态等情况, 并选择性进行瘤体供血动脉插管栓塞治疗, X线下缓慢将平阳霉素8~16 mg 加入超液态碘油 10~30 ml充分乳化之后注入 , 栓塞瘤体, 并将明胶海绵颗粒经导管进行加压注入到供血动脉进行栓塞。术后常规给予护肝和抗感染等治疗。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疗效, 肝血管瘤缩小>1/2体积时间、住院时间, 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幸福指数, 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病情恢复正常, 症状体征消失, 彩超显示肿瘤内血流信号减少或者消失, 影像学显示肿瘤缩小>50%;改善:病情改善,彩超显示肿瘤内血流信号减少>50%, 影像学显示肿瘤缩小25%~50%;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改善率[2]。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疗效 肝动脉栓塞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 高于外科手术治疗组的76.4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生存质量评分、幸福指数 治疗前,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幸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幸福指数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 且肝动脉栓塞治疗组改善幅度大于外科手术治疗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肝血管瘤缩小>1/2体积时间、住院时间 肝动脉栓塞治疗组患者肝血管瘤缩小>1/2体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外科手术治疗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 4 并发症 肝动脉栓塞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显著低于外科手术治疗组的35.2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幸福指数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幸福指数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治疗后与外科手术治疗组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生存质量评分(分) 幸福指数肝动脉栓塞治疗组 35 治疗前 66.13±5.91 21.25±1.28治疗后 89.56±6.56ab 42.19±2.22ab外科手术治疗组 34 治疗前 66.14±5.31 21.21±1.21治疗后 72.51±6.11a 32.15±2.24a

表3 两组患者肝血管瘤缩小>1/2体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d)

表3 两组患者肝血管瘤缩小>1/2体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d)

注:与外科手术治疗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肝血管瘤缩小>1/2体积时间 住院时间外科手术治疗组 34 8.47±2.25 14.23±1.51肝动脉栓塞治疗组 35 6.01±0.12a 10.13±0.22a t 6.460 15.894 P<0.05 <0.05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n(%)]

3 讨论

肝血管瘤粘附于肝脏。随着肝血管瘤的逐渐增长, 面积扩大, 充血变硬, 血液变稠, 导致肝功能异常。肝脏是人体中最活跃的代谢器官, 对人体生命维持十分关键, 若出现肝代谢紊乱, 可影响全身代谢和引起脏器衰竭, 患者的死亡率高[5-8]。

传统的肝血管瘤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 但创伤大, 易出血, 对多发性肝血管瘤的疗效不理想。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 经导管栓塞治疗肝血管瘤已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其疗效肯定。治疗方法是基于肝脏的双重血液供应来治疗肝血管瘤, 可将供血动脉阻断而促使肿瘤体积缩小, 抑制肿瘤生长[9,10]。在介入栓塞中 , 栓塞剂与一定量的化疗药物混合 ,促进栓塞后局部释放药物, 可逐渐发挥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改善病情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中, 外科手术治疗组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肝动脉栓塞治疗组则采取肝动脉栓塞治疗。结果显示, 肝动脉栓塞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 高于外科手术治疗组的76.4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幸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幸福指数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 且肝动脉栓塞治疗组改善幅度大于外科手术治疗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动脉栓塞治疗组患者肝血管瘤缩小>1/2体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外科手术治疗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动脉栓塞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 显著低于外科手术治疗组的35.2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小昭等[10]的研究也显示外科手术与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肝血管瘤临床比较, 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肝血管瘤可获得更好的效果, 和本研究相似。

综上所述, 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效果理想。

猜你喜欢

外科手术栓塞体积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多法并举测量固体体积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阿哌沙班治疗肿瘤相关性血栓栓塞的获益与风险
聚焦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与腔镜外科手术切除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对比研究
本刊2019年下半年各期重点内容安排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
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