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字修身 诗书化人
——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小学书法特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9-01-14

江苏教育 2019年85期
关键词:明德书法特色

刘 志

2014 年5 月,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小学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为“兰亭小学”,并被指定为江苏省唯一一家全国“兰亭小学”联络单位。明德实验小学成功创建“兰亭小学”的实践经验,唤醒了学校以“兰亭”为书法教育图腾的梦想,坚定了学校以书法教育特色文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习字修身,诗书化人”是明德实验小学扎根邳州中国“书法之乡”书法文化土壤的特色文化建设工程要义。学校依托培育5 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5 位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的强大名师团队,结合自2002 年建校之初就开设书法课的实践经验,于2017 年申报获批此工程。书法特色文化工程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开发书法课程、构建教学模式、建设物形文化、形成精神品格、提升师生素养五个方面。学校进一步明晰了书法特色文化工程的建设思路和目标:加强两个中心建设,构筑精品物质空间,培育温婉精神家园,带动学校内涵发展,引领教师幸福教育,助力学生生命成长。近年来,学校依托校本资源,科学谋划,不断丰富载体,创新设计,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全面展开文化环境建设

为儿童的生命成长,创造适切的建筑及空间,让儿童浸润在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中,是学校打造文化环境和教育时空时应思考并遵循的基本原则。学校依据书法特色文化建设中关于物形建设的目标,全面开展了场馆建设和校园文化布置:

1.建设多功能书法文化中心。

“翰逸堂”书法文化中心:由江苏省书法院院长李啸题字,投资60 余万元,面积1100 平方米,集现场书写展示、常态书法展览、书法文化体验、书法课堂教学等功能于一体,场馆内书法专用课桌、书写用具、多媒体全部配套完成。展厅南北通透,中式装修,尽显楚风汉韵的文化内涵;展厅中心悬挂200 余幅师生、名家作品;开辟专区,介绍邳州厚重的书法文化底蕴。

2.改造书法长廊。

“众妙之门”书法长廊:投资30 万元,学校在墙上布置了历代名家碑帖50余幅,放置了20套书法专用石桌石凳,穿插摆放了6 组开放式图书柜,设计安装了60 米木制长凳,学生可以在观赏、临摹、阅读、交流中感受“妙道自然”的书法神韵。

3.打造区角文化。

学校在花园、教学楼门厅、走廊、楼梯拐角等处布置区角文化,投入10 万元,建设24 处文化区角,主题分别有历年来学生书法作品展示区、古今书法名家展示区、书体介绍区、名师作品展示区等,同时开放图书5000 册,为学生创设温馨雅致的文化环境。

4.改善校园环境。

学校投入20 万元建设书法文化墙,展示先后在我校工作的书法名家、名师和优秀书法特长生的简介及作品;学校还打造了《兰亭序》壁挂,在校园墙面、景观石上悬挂、雕刻教育格言,努力把榜样力量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充分发挥教育空间和建筑的育人功能。

二、全力实施书法课程建设

1.扎实推进书法课堂教学。

明德实验小学全面落实每周每班1节40分钟的书法课,都由专职书法教师任教。学校努力搞好全员教师书法培训工作,全力推动实现“专家培训教师,教师指导学生”的目标。目前,学校每周五安排一次书法培训,由全国知名书法家、中国书协“翰墨薪传”专家团成员佟士委等专业教师进行辅导,并将出勤情况纳入教师个人和年级组考核,与个人绩效考核挂钩。每周四下午开展“书法沙龙”研讨交流活动。在严格的制度管理和书法家的艺术感召下,教师们的参与度高,书写水平进步快,鉴赏能力逐步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努力融合书法文化与其他学科。

明德实验小学注重书法与其他学科融合,充分发挥书法在习惯、意志、审美、人文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在其他学科教学中进行有目的地渗透与融合,把书法特色文化与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拓宽书法特色文化的建设领域。《历代书法诗文读本》《书法家的故事》《音乐与书法》等校本教材正在积极编写;书法操训练着手进行;学校微信平台开设“兰亭追梦”栏目,用于宣传校园书法;每年春节学校都要开展写春联送春联活动……学校切实做到了书法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书法的育人功能,不断深化书法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017 年,明德实验小学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题,开展了“万人写三新”大型书法现场展示活动,唐健市长等市领导参加活动,对学校扎实开展书法教育、发挥书法育人功能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三、构建课程教学模式

明德实验小学是江苏师范大学和徐州市教育局共同发起的“学讲计划”的实验学校,2015 年被评为实验先进单位。结合“学讲计划”要求,学校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完善了写字教学模式,让教师明确了怎么教,让学生明白怎样学。

目前学校的书法课使用“两步两环”教学法,“两步”即学生自学与教师引导,“两环”即学生的学习环节与练习环节。四个部分中学生自主走在前,教师导引退居幕后,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实验、训练的作用,培养学生“乐学善思”“批判质疑”“审美情趣”“勤于反思”等核心素养,成效显著。

四、强化书法团队辐射作用

近年来,在名师团队的带领下,学校书法教师形成了“比学赶帮”的良好学习氛围。2017年,佟士委老师4 次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展览中入展;车子才、王炳辰、周惠、宋庆友教师入展国家级、省级展览10 余次;学校经常开展书法比赛、展览等活动,学生书写水平、综合素养不断提高;在全市小学学业水平考试阅卷工作中,明德实验小学学生卷面书写的综合成绩年年位居全市前列;目前,邳州市教育局以明德实验小学为基地,辐射全市的书法培训格局已经形成。

五、形成学校核心教育理念

结合书法特色文化建设工程,学校提出了“墨润童心,诗书化人”的教育理念,通过开设“未名教育家”讲坛,引进中文在线和清华大学附属小学联合开发的“中文慧读”网络阅读平台,为全校师生搭建学习平台。

经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

1.学校书法特色更加鲜明,辐射力增强。

国际交流: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外宾来学校学习考察书法教育成果;省际交流:佟士委老师赴陕西省扶风县为全县语文教师上书法指导课;山东省枣庄市书法家协会代表与我校的书法教师交流书法特色教育经验;省内交流:镇江市润州区教育考察团、新沂市教育考察团、沭阳市教育考察团、盐城市日月路小学、昆山市巴城镇教育考察团先后到我校指导,学校书法文化建设理念及成果得到广泛好评。

2.抓实学生成长中心建设,突破评价难题。

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评价。学校投资10 万元,建设了学生“发展银行”,印制发行了明德实验小学学生成长存折,重点从书法、读书、习惯、活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记录、评价,为各教育部门、各学科教师开展过程性评价提供了佳径。

3.抓好平台建设,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学校依托书法特色文化,为全体师生搭建了书法练习平台,完善了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中文在线“慧读”平台,为师生阅读、后续评价提供了平台;引入国内科学教育机构“鲨鱼公园”,开展江苏省STEM 课程试点工作,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程选择。

今后,学校将进一步落实特色文化建设,加快师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打造国内知名、江苏省一流的现代化小学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明德书法特色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特色种植促增收
谢明德
山东省龙口市明德学校
书法欣赏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孤独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