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足”与“乐”间 没有等号

2019-01-14363123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兰彦铭

作文中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歧途知足者安于现状

363123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兰彦铭

“知足常乐”已是一句老话。但通常情况下,知足不能取得快乐,不知足反而能够得到快乐。

纵观历史,不知足者方能成大事。知足者安于现状,不谋发展;不知足者不断寻求壮大。最终知足者被不知足者击败。知足者悲其败,而不知足者乐其胜。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沛公“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终统一霸业,志得意满。三国时期的司马昭不满足于臣子之身份,终成天下之主,自然为其心愿达成而感到快乐。反观知足者如元末明初起义首领张士诚,安于一城,终死于朱元璋手中,安有快乐可言?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足,则易安于享受而不思进取;不知足,则不断追求进步。结果是知足者因落后而悲,不知足者以进步而乐。西汉造纸术已初现于世。东汉蔡伦不满足于其术,改进之,使人皆享其乐,从而流芳百世;计算机最初出现时,体积庞大而计算效率低,科学家不知足,不断改进它,才有了今天小巧而又高效的计算机,使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感到更舒适更快乐。清朝满足于繁盛而闭关锁国,拒绝与外界沟通,致使技术远落后于西方,于是有了我国近代史的屈辱与凄惨。

知足,则易安于现状而自骄自满,忘记鞭策自己,不能严于律己,渐渐走上歧途,歧途上岂有真正的欢乐?清朝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初衷是建立一个人人得温饱的理想社会。定都天京(南京),达到军事上的全胜后,领袖将领们被巨大的权力与无数的财富、高高在上的地位冲昏了头脑,开始满足于现状,骄奢淫逸,内斗争权,失却本心,命丧黄泉,何乐之有?

知足,则易感无趣。知足,则再无所求。常常迷茫,不知该为何努力,该为何奋斗,感觉不到人生的意义与方向,自然感觉不到快乐。

知足,则易失上进之心,既而失败、落后、走入歧途,抑或陷入迷茫,自然失去了快乐;反之,不知足,则能自强不息,终将收获幸福。

(指导老师 郭培旺)

简 评

知足者易败,知足者易享乐,知足者易骄,知足者易感无趣。做一时知足者易,做长久知足者难。——一个“易”字就给自己的观点留下了余地,不绝对,不极端。

本文作者对于知足者的心态做了细致梳理,层层分析下来,让人充分认识到其害无穷,其乐无存。对每一种心态的分析,都从正反两面撞击,如白刃战,毫不避让。作者能就一个着眼点扎实分析评议,如封建统治者、科技发展,资料翔实,值得借鉴。反问句、引用句的使用,乃锦上添花,说理之中带有激情,为文增色不少。

(郭培旺老师)

猜你喜欢

歧途知足者安于现状
知足者的歌
安于现状是孬种
“足”与“乐”间没有等号
知足者常乐
给领导干部“本领恐慌症”找找病因
弯 路
中年书
弯 路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知足者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