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机制研究

2019-01-13肖丽霞

祖国 2019年23期
关键词:培养机制高校

摘要: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运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案是十分有必要的,从事高校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的高校老师要多去思考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丰富性,从而多督促学生参与到职业规划意识培养中来。本文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机制研究为出发点,探究了现有的高校职业指导的方法和培养机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几点关于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方面的建议,以期对高校大学生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高校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培养机制

一、研究意义

高校围绕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教育主题,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现有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许多学生没有职业规划意识,对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很是迷茫。这就需要高校老师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寻找自己的兴趣,从而在未来职业选择时更加坚定。大学生只有正确的审视自我,定位自我,发现自我,并通过采取有效的学习达到目标,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确定志向、自我评估、生涯机会评估、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确定目标、制订行动计划、评估与反馈等环节,牢固树立职业规划意识,正确决策。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帮助大学生全面科学认识评价自我,正确对待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不断修正和调整大学生活和学习计划,为早日实现职业理想做准备。

二、研究现状

目前許多高校都在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新生导航课、晚点名教育等多种形式进行指导,这是值得肯定的,但针对性依然不足。一方面大学生成长的环境越来越优越,从小“衣食无忧”,总体上缺乏对未来规划的主动性,缺乏积极去思考自己的职业目标和方向的意识,并且寻求帮助,大部分大学生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未能规划好自己的大学四年,对自己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前景了解不足,导致大学结束后的就业不太理想;另一方面,目前高校专职从事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老师配备不足,以辅导员等行政工作人员居多,缺乏专业化和职业化,对各专业的就业创业指导的针对性跟不上。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工作一直在开展,但是具体的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培养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因此高校从事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人员,应该就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培养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

(一)职业生涯辅导课程有待创新

高校教师只有不断的了解学生,从学生角度思考教学方法的合理性,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学方法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教学工作的开展,特别是教师应该采用相对完善有趣的教学方法进行具体教学工作,从而保证全体学生参与到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堂中来。学生可以通过职业指导课堂,把握职业规划知识要点。但是实践学习却是相当少的。多数毕业生在职业面试时,发现理论与实践学习结合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师应该进行职业面试比赛和专业实践的活动开设,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许多学生在高考选择专业时,听从家人、教师、朋友等人的建议,没有自己的兴趣规划。这种盲目的选择专业情况,会给学生带来许多困扰。部分学生在学习所选专业时,发现当前所学的专业并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从而不认真学习当前所选的专业,最后学业荒废。如果这时,教师能够对学生有一定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发现自己的兴趣,并早做打算,学习自己感兴趣领域的知识体系,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同时,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很迷茫,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对不同的职业进行调查,做相关的职业选择规划指导模拟题,从而帮助学生有自己的未来定位。

(二)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指导不足

理论与实践具有高度统一的关系,知行合一,职业规划指导创新理论要注重向实践延伸。如果学生只是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就可能会出现叶公好龙的现象。所以在实际的职业指导规划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了解职业规划的理论后,去体验职业实践过程,从而不断地改善自己的职业规划方案。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是高校职业指导的最佳目标。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过程中,分配教学时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特别是要着重调整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过程学生学习实践时间,从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不偏离教学主题,更不会失去教学本身的目的。理论指导实践过程,但是不是完全的支配实践过程。我们教师在职业规划指导工作过程中,会发现许多学生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参与到实践过程中去,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感到无从下手。这时我们教师就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打通实习实践的路径。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实践经验。另外,现在许多毕业生在面对职业面试时会遇到许多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在平时锻炼过程中,学生在拥有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随机应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真正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途径建议

随着近年来国内就业形势的日益变化,大学生就业难,就业不稳定,学生对个性化、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指导需求日益迫切。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多会面临择业、升学、二战、选调等去向的选择。然而许多学生到毕业时,仍然不能够审视自我,有相对清晰的职业规划。高校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高校职业指导学习过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在收获职业规划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因此,我们应该就职业规划指导工作的具体过程做进一步的研究。

(一)针对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着重促进学生特长发展

随着现在接受教育的人数逐渐增加,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大大加快,并且对在校生培养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创新并完善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各学校的教育管理机制迎来了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加强对各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同时,各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应该加强学生实践活动的开设,从而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体系上有更加有效且高效的教学创新,从而更进步地推动学校教学理念改革课程的开设。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着重促进学生特长发展,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方式的职业指导方案。教师要依据学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适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找出适合学生的指导方案。大学生在职业规划思想培养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很强,只有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及积极性提高,才能够推动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我们应该将课程教学计划本身的难易度分级,来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学生在教学课堂上,要提前做好关于职业规划指导课程课前学习的计划,并且不断地调整课前知识储备计划,进行教学知识的了解。学校教师也要改变自己的传统教学模式,尤其是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来提高高校职业规划指导实践课程教学的水平。学校应该在已经形成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教学计划基础上,积极地带动有创新性、科研能力潜质的学生利用网络参与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科学研究过程中,进而更有效且高效的进行科学研究与教学互动活动的开展。我们教师要敢于应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而分析问题,整理相关资料,从而进一步地制定一定的解决方案来处理学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地征集意见。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让学生有清晰的职业规划。

(二)结合网络技术平台,推进职业规划指导信息化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智能化的普及度增大,我们应该及时地完善职业规划指导教育管理体系,尤其是要引进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工作者,指导学生参与到实际的职业规划过程中。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大资源投入,推动职业指导改革。现有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之所以停滞不前,是因为它没有和现有的网络技术平台相结合,开展具体教学工作。教师没有主动地去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推动学生更好地进行高校职业指导课堂的有效学习。高校职业指导老師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实践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学习培养效果有很关键的影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我们完全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特别是可以结合现有的网络技术,通过微信公众号、QQ群、微博等平台来开展职业规划指导。比如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每日更新,来给学生提供可靠度高的招聘信息,让学生参与到实习过程中去。同时也可以通过微博平台发起问卷调查,对学生职业规划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整理,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另外,我们也要创新培养机制,不要一味的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可以开展演讲比赛、职业面试比赛,让学生通过比赛提高语言组织能力,从而掌握更多的面试技巧,在未来的职业面试中脱颖而出。

四、结语及展望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与规划,明确职业意向,才能帮助大学生把握人生价值,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因此大学期间的自我调整与规划,要以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作为依据,在深刻把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前沿信息的前提下,增强大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通过对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进行研究,旨在促进大学生对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动接受与积极求助的意识,提高高校职业生涯辅导与就业创业指导的有效性,并且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职业指导学习兴趣,营造大学比拼赶超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大学阶段把握自我,内外兼修,提高综合素质,拥有更多的职场实践机会,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参考文献:

[1]顾志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法创新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的运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2]杨洪霞.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法创新教学的作用与组织原则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3,(06):84-85.

[3]黄绵成,李方姝,付晓蒙,等.“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法创新”在成都市中、高校课改中的运用研究[J].四川职业指导科学,2012,(06):100-104.

(作者简介:肖丽霞,思政助教,硕士,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培养机制高校
任职教育教师队伍长效培养机制建立思考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