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最后会见的欧洲客人

2019-01-13罗国文

领导文萃 2019年23期
关键词:苏美施密特会见

罗国文

联邦德国第一任驻华大使罗尔夫·保尔斯,是在中德签署建交公报5個多月之后,于1973年4月16日从莫斯科乘火车抵达北京,因为当时航线极少,机票总是一票难求。保尔斯大使19日向董必武代理国家主席递交国书。

施密特访华的重中之重

据当时德新社驻京记者巴格曼报道,保尔斯大使认为,他在中国最重要的经历也是他倍感荣幸的事,是1975年10月30日陪同首次访华的施密特总理会见毛泽东主席,鉴于当时中国的政治环境和毛主席的身体状况,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施密特是毛主席会见的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德国总理,保尔斯自然是唯一见过毛主席的联邦德国驻华大使。

施密特总理10月28日抵京时,因周恩来总理病重住院,由邓小平副总理主持欢迎仪式,并与施会谈。第一次会谈持续一个半小时,主要是邓问施答,尽可能了解施对当时欧洲和世界形势的看法。第二次会谈是在毛会见施之后,约两个小时,主要是邓讲中国对世界形势的分析,以及中国反霸防修、支持第三世界国家、争取世界和平的对外政策。

毫无疑问,毛主席与施密特的会见,是施访华的重中之重。当时国际形势的显著特点是,世界一分为三,作为第一世界的苏美两霸争夺激烈。

中国所处的周边局势极为严峻,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美国从韩国到印度对中国实行弧形包围,严密封锁。但从总体格局和战略态势看,苏美争霸的重点无疑在欧洲,欧洲是它们的核心利益所在,华约和北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且仅一墙之隔,一场新的大战有一触即发之势。

毛主席和施密特讨论的重点,无疑是当时紧迫的国际问题,譬如苏联是否会与美国在欧洲开战,欧洲应当如何自强等。在此之前,即这一年的1月16日,毛主席会见了首次访华的德基社盟主席施特劳斯,双方对欧洲形势、苏美争霸、苏联政策走向等问题的看法,几乎完全一致,这无疑引起施密特的重视。据施密特本人和中方有关人员的回忆,毛主席与施密特的谈话很深入,也有交锋。

毛泽东与施密特的交锋

会见开始时,双方所有人员一起合影,照了一个“全家福”,而后多数德方人员都被请了出去,只有少数人在座。毛主席有时说的话,翻译人员也听不懂,毛就把他说的话写到准备好的纸条上。

毛主席和施密特一见面,都没有说任何客套话,毛一开口就说他“腿不听使唤了,说话也不利索了”,“德国人好,西德人好”。

施开口即赞扬中国25年来在主席领导下取得巨大成就,并说陪同他来访的总理府国务秘书玛丽·施莱女士很喜欢主席的诗词。毛谦虚地说,“成就太小,我也不会写诗,但我懂得打仗,怎样打胜仗”,气氛越来越轻松。

毛主席接着问中国驻德大使王殊,“你怎么样?”王殊回答说“很好”,毛转向施密特问,“我们这个大使怎么样?”施回答说,“希望贵大使对发展两国关系做出贡献”。

两人接着谈苏联,毛首先说,他很赞同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观点,即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苏美奉行霸权主义政治,一旦政治手段达不到目的,就会冒战争风险,战争难以避免。

对此,施密特说,赫鲁晓夫之后的苏联领导人在对外行动上比那些宣传性的言论要谨慎一些,只要对苏联保持充分的力量均势,就无须惧怕他们冒险发动战争,西欧和美国的共同防御力量是足够强大的。

针对施密特所谈,毛主席说:“那好,10年、20年后的形势会起变化,会同苏联人打一仗,西方的威慑战略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施说:“我们的防御能力不是假设的,我们的反击会非常实际和极为有效,同时我们也争取同苏联及其盟友建立睦邻关系,甚至是合作关系。”

双方把话题转到哲学上,毛主席对施密特说:“看来你是康德派,唯心主义不是好东西。”

“我是马克思的学生,从他那里学到很多东西。我不喜欢理想主义,我对黑格尔、费尔巴哈、海克尔感兴趣。”毛继续说:“战争问题,克劳塞维茨说的是对的,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施密特说:“克劳塞维茨是德国少有的几位有政治天赋的军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把他的名言解释成战争只是政治以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而我更倾向于把它理解为,在战争中也是政治领导优先,而不是军事领导优先,战争仅仅是供领导选择的很多可能性之一,绝不能坚持战争是唯一可能性的观点。”

毛主席把话题转为战略问题。他说:“就战略而言,防御战比进攻战好,通常都是进攻者遭到失败,美国派了50万人到越南,死了5万,受伤10万,对此大叫大嚷,美国很害怕死人。”毛还说:“德皇威廉二世进攻法国,希特勒横扫欧洲,蒋介石进攻解放区,都是进攻者遭到失败。”

毛主席接着说:“永恒的和平共处是不可想象的,欧洲太弱,如果欧洲在10年内不能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联合起来,就会付出代价,欧洲人必须学会自力更生,不要依靠美国。”对此,施密特说:“欧洲联合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在众多的欧洲国家和民族中,有的已有1000多年历史,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语言,经过数百年的相互对立和发展,要统一到一个共同的屋顶下很不容易。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如果欧洲的统一比我今天说得更早,那欧洲将是很强大的。”

施密特转换话题,问毛主席:“日本在亚洲起什么作用,日本的安全与美国有没有关系?”毛说:“单是日本自己难有作为,它没有石油,没有煤炭、铁矿,也没有足够粮食,它需要同美国结盟,依赖美国。而美国把它的保护战线拉得太长,除了保护日本,还对南朝鲜、台湾地区、菲律宾、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间接对泰国,都承担了保护义务,还有近东和欧洲,这不可能起作用。美国人想用10个指头按住10个跳蚤,这是谁也办不到的。”毛强调说:“你们欧洲人应该依靠自己的力量,仰人鼻息是下策。”

毛泽东喜欢的两个德国人

交谈一个多小时后,施密特告辞时握着毛主席的手说:“你的话对我观察国际形势很重要,在我之前已有许多西方国家的政治家拜见过你,以后还将有许多人来询问你对世界形势的估计,你的话有重大意义。”毛听施如此说便道:“哪里,你知道,不论法国人还是美国人,都不听我的。”施说:“水滴石穿,只要多做工作,是会取得成效的。”毛幽默地说:“我这个水不行,滴不穿石头,靠你们啊。”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

施密特没想到,他竟成了毛主席最后会见的一位来自欧洲的客人。会见施密特之后,毛主席对工作人员说,他很喜欢两个德国人,德国的“南北二施”,即德国南部的施特劳斯和北部的施密特。1987年施密特在他出版的回忆录中,说毛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感到吃惊的是,毛精神很集中,思路敏捷,他和毛都很坦率地阐述了各自的不同观点。

猜你喜欢

苏美施密特会见
神秘人约在几点碰面?
市领导会见
市领导会见
二重秩序的悖论:施密特和阿甘本对马勒布朗士哲学的再解读
倾城
“鬼城”迷影
“鬼城”迷影
带着GPS去流浪
Existence and Numerical Solution for a Coupled System of Multi-term Fract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普京会见俄罗斯州长直选的五位获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