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

2019-01-13王艳芳

魅力中国 2019年13期
关键词:对数创设情境

王艳芳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河南 林州 456550)

高中数学以其深化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在传统教学照本宣科的讲解下,枯燥无味的课堂环境便使学生很难形成对数学的热爱,进而产生不了自主学习的欲望,造成数学教与学的对立矛盾。但是情景教学模式的引入则可以很好的改善教学成效,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们参与情景问题的探究中来,师生互动思考与实践并行,有效的锻炼了学生思维学习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促使学生的应用能力

众所周知,认知最牢靠、最根深蒂固的部分就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和经常使用的知识,有些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潜意识。如果能把新知识巧妙地融入生活情境中,那将会是学生非常欢迎的,一旦接受也会被牢固掌握。而现代教学手段比以往更容易让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再现或模拟于课堂。因此,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课堂效果一定会很好。

教师要敢于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比如在引入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时,教师提出:建造一座大楼,怎样才能使墙面与地面垂直呢?学生很快会联想到建筑工人常常用一端系着铅锤的细绳让其垂直地面,并以这根绳子为参照,看看所砌的墙是否经过这条细绳。然后问:为什么若墙面经过这条绳子,所砌的墙就与地面垂直呢?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门板与地面的位置关系:它们是否垂直?转动门扇是否还与地面保持垂直,奇怪吗?为什么?到底隐藏着数学上的什么奥秘?由这些亲切真实的情景,导出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就水到渠成了。

二、利用数学活动创设活动性情境

数学教师可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活动情景,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嘴,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比如:学习排列组合时,可引入排队的小游戏或者摸球的活动,让学生更清楚地体会到排列分顺序和不分顺序两种算法。在学习圆、椭圆形状时,可教学生动手用简单的具画椭圆,通过手动,引导学生对椭圆给出自己的定义。

实践是建立主体和客休之间情感的有效手段。通过小制作、小游戏不但能加深对数学的情感,放松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对抽象知识的加工。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数学故事创造生动的情境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实现抽象问题直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处理效果。数学故事生动的故事情节加上贯穿在其中的数学原理让学生感悟数学应用的真实性。这两种途径都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情境,为学生学习新知创造了一个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比如:通过信息技术的音像效果可将抽象的几何图形立体化。在讲授等比数列时可引入经典的“国王赏麦子”的故事;在讲授三角形相似时,可引出古代哲学家泰勒斯通过侧影子算出埃及金字塔高度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其背后的数学原理。

四、结合数学史实,创设故事情境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若是能适当插入一些数学发展的历史故事,用那些带有感情色彩的数学史实创设情境,则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掌握数学发展的规律,还能发挥数学的理性美,增强数学的趣味性。用数学家的奋斗经历吸引学生立志学好数学,将教育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譬如笔者在“对数”的概念教学中,讲述了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发现对数的故事。在函数概念的教学中,穿插了牛顿和莱布尼茨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丰富对数概念和函数概念的感性认识,不仅有效地突破了对数和函数符号抽象的难点,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求异创新精神,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创设联想情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探究

联想就在研究对象上给予合理的想象,其想象当然有一定的逻辑,不是不着边际地臆想。实际上就是对一些新的问题,充分调动固有的知识以及经验,由事物的“此”想到“彼”,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积极地培养他们的联想的能力,能够促进高中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比如对“以椭圆中任意一焦半径为直径的圆必然和以长轴为直径的圆相内切”。教师经过积极地引导,将这一问题给予解决后,就可以出示“抛物线的焦点弧为直径的圆,必然和抛物线的准线相切”。让学生通过对前面一题目的联想,进而忽然明白,就会达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总之,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情境应是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支撑,是数学思维发展的土壤。数学课堂情境创设也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只要大家运用智慧、结合实际,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对数创设情境
指数与对数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指数与对数
比较底数不同的两个对数式大小的方法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神奇的对数换底公式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