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试卷应答能力

2019-01-13黄春华

魅力中国 2019年13期
关键词:拓宽视野试卷

黄春华

(江西省庐山市第三中学,江西 庐山 332800)

语文是一门对汉语言文学的进一步挖掘和学习的学科,经过了六年小学语文长期的学习,学生对语文已经有了初步的兴趣和了解。那么当学生刚刚步入初中,面对升学考学的沉重压力时,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试卷应答能力为主要侧重点。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学到实用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在上完一节语文课后,难以抓到语文的重点。打好语文基础、开发语文思维、拓宽语文视野则是培养试卷应答能力最为重要的三个方面。

一、打好语文基础,提高卷面准确性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重在点滴积累,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语文教学中,基础教学无疑是最重要的部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对课内外的基础部分进行细致讲解与反复考察。只有反复的学习与系统的练习,才能让学生形成长久记忆,达到孰能生巧的程度。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专门抽出几节课时分模块进行分专题讲解。如果只是常规的讲解文言文翻译,划一划课下实词,留一些背诵默写的作业,第二天再讲讲其对应的习题。看似是对基础知识的良好教学,但长此以往,学生很难有质的提高,知识不系统、不连贯、分分散散成为学生记忆基础知识的一大障碍。但如果在上完一单元的文言文后,又专门开设几课时的分专题讲解,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进行一个学期的小总结,将一个实词的翻译归纳为多个,通过几篇文言文原文进行记忆。即可增加知识的连贯性,又方便学生记忆与学习。

语文的基础,不单单是背诵与记忆,更多的是对知识进行系统性串联,以此形成长期有效记忆,并达到语文基础教学,提高学生试卷准确率的目的。

二、开发语文思维,增加答题多角度

教育家王尚文先生说过:“语文思维是指主体在读写听说活动中与言语同步展开的思维活动与思维能力。”语文是一门创造性思维颇为丰富的学科,语文思维能力则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多角度答题、多方位思考的能力。

发散思维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以多种多样的诱导式问题为切入点,在设置问题上,避免让学生做判断题或是选择题,单纯的回答对或错。而是设置探讨式问题,让学生说出自己总结的答案,随后教师进行总结,最后形成开放性答案。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对问题的看法都有所不同,在互相交流探讨过程中,学生在不自主中就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将两种观点进行判断与融合。总之,教师应积极改善自己的教学风格,与学生多互动,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渗透,尽量抛开所谓标准答案,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正确看法与独特见解。教师在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的同时,也应注意不要以偏概全,以点概面,强制灌输思想与结论。培养学生超强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面对试卷时,能够以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解答。

三、拓宽语文视野,加强应试自信心

古人曾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可古有科举考试,辩论朝中大事;今有中考高考,抓捕天下新闻。苦读书,读死书,已然难以适应当代的生活和学习。身处学校的学生,更是很少接触到外面的广泛世界。

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应只局限于课本书本,应该把视野放宽放广,大到国际动态、小到社会舆论。为人师表应当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一点一滴中影响学生,教化学生。并拓宽课本知识,放大习题范围,不局限于眼前,深层挖掘潜在知识。同时也应鼓励学生课后积极关心社会时政,积极阅读各类书籍,将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和文学书籍进行紧密联系。教师可定期开展有关主题班会,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当下时事热点,增长见识,拓宽视野。

拓宽语文视野,是培养语文素质的优质方法。视野的拓宽,紧随的是认知高度的增加,使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语文,看待学习,看待考试。同时,也能增加学生的应试自信心,让学生满怀信心。

总结:

培养学生的试卷应答能力,在很多时候,都被教师和学生忽视。但不可否认的是,教育制定的所有教学任务,都是围绕试卷应答而展开的。而初中语文教学是小学兴趣和高中能力的过渡阶段,所以应试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影响不可谓不重要。语文试卷的应答能力培养包括以上三点,是最为艰辛、最为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坚持、努力、进步。让学生在培养兴趣的同时,也能形成良好的应答能力,而在学生应答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形成自己的主观看法和独特的思考问题的能力题的能力。培养出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这才是语文教学的高峰。

猜你喜欢

拓宽视野试卷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居· 视野
拓宽宣传平台 讲好人大故事
我省拓宽企业“混改”——不搞“一刀切”、不搞“拉郎配”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