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端午插艾粽飘香

2019-01-13任宏丽

养生月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苇叶粽叶艾叶

◎任宏丽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210)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吴越之地,相传当时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活动。后来战国时楚国的诗人、政治家屈原,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人们为了纪念他,以防河里的鱼虾伤害屈原的遗体,就纷纷把糯米团丢入江中,进而就演变为每年五月初五这天,人们划龙舟、吃粽子、去河边踏青的民俗,并且一直绵延至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节日。

“端午”的端,是“开端”的意思;午,在十二地支中属火(古人把天干地支和八卦相配,其中“丙午丁”和离卦相配,其卦爻辞为火)。端午,意味着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开始了。端午节之后,天上的热气降于地面,地上的湿气向上蒸腾,湿热交织,这时最易滋生病菌,酝酿外邪,使人发生疾病。同时,农历五月后,天气往往比较闷热,这时如果再加上工作压力大,人体气血运行不顺,许多白领朋友就容易出现烦躁失眠、胸闷气短等症状。因此,在端午节气前后,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保健调理。

1.艾叶祛邪 端午节也是古时的“卫生节”,风俗是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在门楣上插艾条、悬菖蒲,祛邪避晦。《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悬于户上,可禳毒气。”端午节插新鲜艾条的民俗一直流传至今,现在大江南北民风使然。

这里说的艾,又称艾蒿,《尔雅》释为冰台,《名医别录》称为医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医家用灸百病,故曰灸草。”现代研究发现,新鲜的艾草含有挥发油,可以驱除蚊虫、净化空气,而传统医学上入药的艾草,主要用的是陈艾,因此《孟子·离娄上》篇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李时珍曰:“艾叶生而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珂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因此,艾叶具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良好功效。

2.糯粽飘香 端午节一定要吃粽子。包粽子的粽叶可有讲究,北方习惯用苇叶,而南方多用竹叶,这些叶子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而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夏日,读者朋友因为气候闷热、工作压力大,出现心烦口渴的症状,严重的时候会影响到睡眠,这时我们就可以用竹叶10克,芦根30克煎汤代茶、早晚饮用,起到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的功效。

包粽子的粽叶都不简单,其内容物糯米更是鼎鼎大名。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糯米性温,具有暖中益气止泻的功效。夏日里暑湿蒸腾,容易耗伤人体的正气,适当吃些糯粽,可以暖中益气,滋补脾肾。

这里要注意,糯米比较粘滞,不易消化,空腹最好不要吃粽子,容易造成食积;老人和儿童因为肠蠕动比较慢,粽子要少吃,而且要细嚼慢咽,减少胃肠负担;另外,糯米性偏温,吃粽子时最好不要饮酒,以免助生湿热。

这里推荐一款糯米食疗方“神仙粥”:三根葱白七片姜,一把糯米熬成汤,煮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平康。做法是100克糯米,加入适量矿泉水,七根京葱的葱白带须(每根3厘米),3片姜,去皮,大火烧开,中火再烧40分钟,趁热喝汤吃粥,吃的时候再加入几滴米醋。这个“神仙粥”里最重要的一味就是糯米,它与生姜、葱白、醋相配,起到疏风散寒、益气解表的作用。主治夏月感冒,反复高烧,或者低烧迁延不愈,鼻塞头疼或者吹空调受凉,都有佳效。

猜你喜欢

苇叶粽叶艾叶
端午佳节话艾叶
裹粽子
裹粽子
艾叶泡脚退黑眼圈
基于石墨烯远红外加热的可穿戴艾叶暖宫贴设计与开发
守叶儿
摘粽叶·剪粽叶
自由的睡眠
艾叶飘香
粽叶林里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