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出“语文味”
——例谈中年级科学小品文教学策略

2019-01-12江苏镇江市丹徒区丹徒实验学校仇海蓉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29期
关键词:镀上小品文雾凇

江苏镇江市丹徒区丹徒实验学校 仇海蓉

科学小品文,即文艺性说明文,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科学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对于这种实用性与审美特质兼具的“跨界”式的文章样式,我们语文教师该怎样确定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让我们的课堂不“越位”,又不失语文味呢?

本文尝试以《雾凇》(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一课为例,探究小学中年级科学小品文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提取信息,实现“说明文”知识价值

《雾凇》一课介绍了吉林雾凇形成的过程及其奇特壮美的景象,是一篇说明性文章。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相关知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导他们学习提取文本中最关键的知识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

针对这个学习目标,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个“问题链”作为支架来逐步推进。

问题1:(出示“水汽”“雾气”“霜花”)链接生活,说说自己眼中的这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形成对“雾凇”最初步的认识。

问题2:如果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雾凇的形成,你认为应该是哪一句呢?

问题3:仔细读这句话,思考雾凇的形成,有哪些必要条件?提取这句话中的关键信息,圈画并交流。

课文联系生活,在简单交流后学生很快了解到课文中的水汽就是雾气,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雾气又特别充足、特别多时,这些雾气就凝结成霜花,霜花凝结在树上就成了雾凇。并迅速发现“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这一关键句,接着进一步提取三个关键信息。随后继续讨论,交流自己对“严寒季节”“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的理解,形成对“雾凇”这一自然现象的科学认识。

中年级的学生,提取信息、形成解释的能力还比较薄弱,需要我们教师以逻辑清晰、层层深入的问题链,帮助他们经历阅读过程。在提取信息、概括要点的同时,学生自然能获得科学的阅读方法。

二、巧抓字眼,达成“文艺性”审美体验

王荣生教授认为:“实用文阅读是为了获取文章的意思,阅读是理解,就像我们读报纸、读信、读百科知识、读学术著作那样。”“文学阅读着眼于作品的艺术性,阅读是鉴赏,重点放在言语的品味和感悟。”《雾凇》一课的学习,我们教师既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获取信息、形成认知,更应带领他们徜徉于语言文字之中,品味“语文”的细致与美好,体会雾凇形成过程的奇特、壮美。

(一)想象品词,激活内涵

《雾凇》这一课的中心词是“奇观”,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自己的阅读感悟出雾凇形成过程的缓慢、悄无声息及美丽动人,但是怎样透过关键词——“镀”字感受其形成过程的神奇是一个难点。

教学中,结合拟人及“镀”的含义,笔者和学生们把雾气想象成了一位工匠。

【教例一】

师:同学们,雾凇的形成是一个特别神奇的过程,文中哪个字或词准确、形象地写出了这个过程?

生:我觉得是“镀”这个字,它让我感受到了雾凇的美。

师:为什么呢?

(生答不上来,跟老师预想一样,“镀”是一个比较专业化的词,学生能意会已相当不错)

师:联系上下文猜猜看,这个字大概是什么意思?

生摇头不知。

师:(出示图文)同学们,镀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艺,是指工匠们在物体的表面均匀地覆盖一层金属薄层,使它更加有光泽,更加美观。在课文中,这位工匠是谁?

生:雾气!

师:是啊,一个小小的“镀”字就巧妙地把这蒸腾的雾气化身为了一位工匠。它给松针柳枝镀上了什么?

生:它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生:它给松针柳枝镀上了雾凇。

师:你觉得雾气是一位怎样的工匠?

(生读文、思考后纷纷举手)

生1:我觉得它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工匠。给松针柳枝镀上白银,这个过程可不简单,需要高超的技艺!

生2:我也觉得它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工匠。因为只有内心纯洁、美好,才能创造出这洁白的世界。

师:内心美好,技艺高超!

生3:我觉得它是一位有耐心的工匠。因为它在“镀”的时候是“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

生4:我觉得它还是一位特别细致的工匠。因为“松针柳枝”特别细小,要很专注、细致地去“镀”,不然就不均匀,不美了。

师:细致而有耐心!

生5:我觉得它是一位兢兢业业,不半途而废的工匠,它忙碌了整整一个晚上……

师:多么神奇的雾气,多么神奇的雾凇,你从雾气的“镀”中感受到了什么?请你读读这两句话,读出你的感受!

(生感情朗读)

这样的处理不仅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也调动了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置身于情境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工匠。学生们不仅脑中有画面,心中有急于诉说的语言,而且在思考与想象中感悟到了雾凇的形成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课文中的词语承载着作者的想法、理念、价值观、感情,富有张力和想象力。教学中引导学生紧紧扣住关键字词反复进行推敲、比较、品味,就一定能发现文本用词与作者表情达意的精妙,这样的阅读实践,是学生真正学语文、懂语文、形成语文能力的过程。

(二)对比悟词,准确表达

“比较法”是引导学生体悟、品味文本用词准确、精妙的好办法。“贴”“裹”“抹”“镶”……这些词都与“镀”意思相近,但是它们却无法准确、生动描绘雾凇形成过程之特点。

【教例二】

师:一个“镀”字,把雾气写得像能工巧匠一样,有了神奇的魔力,这真是神奇的表达!如果我们把“镀”换成“贴”或者“裹”行吗?

生1:不行,“裹”感觉太粗糙了,像裹棉袄一样,太重,写不出雾凇的轻盈。

生2:不行,“贴”太快,太随便了,体现不出形成过程的美和细致。

师:你看,一个小小的“镀”字让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奇妙的想象,还领略了语言文字的神奇。平常在写作中,我们也要学会推敲文字,斟酌比较,这样语言才更吸引人。

学生有了前面品词析句的基础,此处入情入境的推敲就更自然而深入,一比较就发现只有“镀”字才能准确而形象地写出雾凇形成的动感和神奇。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如果能慧眼识词,巧妙地切入,由点带面,层层深入,那就能以一词品全文,悟“文香”之清韵,得语言之滋味。

三、比较融合,感悟“这一篇”体式特征

科学小品文虽然内容通俗,一读就懂,但是其独特的文章结构却值得细细品味。它的科学表达和文学语言巧妙结合,严谨的结构有其自然的逻辑性,优美的语言有其内在的生动性。作为教师,此时我们如果能不失时机地引领学生在整体的阅读实践后,感悟其两种语言的切合点,就能恰到好处地体会“这一个”例子的典型。

在整体阅读课文之后,笔者安排了这样一个小环节。

【教例三】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个小秘密,你有没有发现呢?你看,这是刚才大家从课文中提炼出来的一些关键词——

(PPT:左边出示“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右边出示“弥漫着阵阵雾气”“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灯光、树影模糊了”“镀上了白银”“银线、银条”“银松雪柳”“慢慢地、轻轻地”)

生左右对照,交流发现——

生1:左边方框和右边方框内的词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差不多。

生2:可是在语言表达上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

生3:左边方框里的语言简洁准确,我们一般在科学课上会听到,可以称为“科学性”的语言。

师:右边呢?

生4:右边方框里的语言优美生动,更有文学味道。

师质疑:作者为什么要在《雾凇》这一篇文章中融合这两种表达形式呢?

(讨论交流)

生1:雾凇是自然现象,科学性的语言更加准确、简要,能够让我们增长知识。

生2:雾凇又是美丽而奇特的自然景观,用上文学性的描述,读起来更加生动,富有情感。

……

师生合作探究,揭示“文艺性说明文”语言表达的特色。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王荣生教授指出:“语文教师是学生与课文的中介,阅读教学要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我们的学生要真正意义上读懂《雾凇》,关键就在于品出语言文字的“味道”,认识、理解“这一篇”文本的体式特征。

四、迁移会文,尝试“两种语言”知行转化

王崧舟说:“语文的本体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学习科学小品文,我们须关注其形象、生动的语言,科学、准确的表达,以及精妙的结构。

在比较、归纳文本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随文练笔,便能自然地习得语言。

【随文练笔】

请同学们学习《雾凇》一课的写法,选用下面的句子和词语,试着写一写生活中的雾景或雪景,突出大雾(大雪)的发生、形成、消失过程。

句子备选:

1.雾,是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飘浮在空中。

2.雪是寒冷季节的产物,是由天空中的水汽在零摄氏度以下遇冷凝结而成,白色的雪花多呈六角形,像星状或枝状。

词语备选:

笼罩 凝结 模糊 弥漫 洁白晶莹

蒸腾 缀满 缭绕 淹没 琼枝玉树

慢慢地 轻轻地 一层又一层 最初 逐渐

最后 ……

这样的迁移练笔,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强化认知,内化所学,将语文本体性知识的“知”转化为实践知识的“行”,真正“得意”又“得言”。

总之,对于科学小品文的学习,必须关注语言学习的本质,这样才能教出语文课该有的语文味,这应该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追求。

猜你喜欢

镀上小品文雾凇
雾凇岛的“繁花”
冬日颂歌
镜子
人狼大战以和平告终
雾凇奇观
大家的小品文
奔流
雾凇岛
美哉,兴凯湖雾凇
小品文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