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化建设为抓手,办好一所学校

2019-01-12江西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体育局谭义萍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36期
关键词:校本活动学校

江西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体育局 谭义萍

文化是种非常微妙而又强大的力量,它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在建设学校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激发广大师生的文化自觉,生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学校文化,从而有效提升学校整体的办学质量和打造品牌学校。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人物,应该做好学校文化的设计者和引领者,又文化建设为抓手,办好一所学校。

一、学校文化的设计与建设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同样,一所学校空有一幅漂亮的“皮囊”,没有质量、没有内涵就称不上好学校。更重要的是校园需要一种精神来凝心聚力、一种文化来指引方向。这个文化就是学校发展的中心思想,所有的教师都围绕这个中心思想写文章。于是又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来办学就成为校长的中心命题,那么这个中心命题如何确定?如何呈现?如何构建呢?我们要做好校园文化的设计与建设,需做好三件事:

(一)解读学校文化背景

一是要做好调研。发动大家来寻根访查,关注和收集与学校历史有关的故事与资料。各类学校的文化背景或因历史名人,或因地理位置,或因风景名胜,或因历史故事,或深或浅总有其背景,校长要带领教师做好调研:到教师办公室听教师们“讲古”;到退休教师家走访、聊天、听他们讲过去的事情;到当地名人或百姓家中去拜访,了解情况、收集素材。二是提炼素材,形成文字让学校“故事化”。把一系列调研走访写成文字,为教师们做主题讲座,让教师们进行交流,教师们收获满满。同时,学校的教职员工了解了学校的“前世今生”,了解了学校的奇闻趣事,于是学校就被“故事化”了,从而加深了教师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

(二)构建学校文化体系

当教师们了解了自己学校的故事后,学校便不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如何防止学校文化碎片化,让它形成一个体系,提炼一种校本精神,入脑入心、统领全局呢?校长要带领教师们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构建学校文化体系。笔者认为学校文化体系包括三个要素:第一,又理念为指导、统一思路;第二,借视觉呈现、外化于行;第三,又课程为支撑、内化于心。我们要从又下这三个方面构建学校文化体系:

1.以理念作指导,形成共识

带领全体教师参与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主题文化、行为艺术、学校精神、共同愿景、教风学风;撰写校诗、校园赋等;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2.用视觉呈现,外化于行

做一个校园文化SIS 设计。一是确定校园主色调;二是做好形象识别设计,如学校的logo、文化长廊、主题墙、主题雕塑、班级设计、绶带、展板、文件夹、信纸、名片、校服、信封、徽章、请柬、手提袋、档案袋、班牌、节日挂旗、路队牌等相关的形象识别设计。

一个学校利用符号和标语等将师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方式看上去有些俗气,但却能激发师生持久的热情和信念。因为文化其实就是一种观念,一种愿景,一种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愿景必须通过一定的符号呈现出来。校长在决定校园的环境、建筑、装饰、符号和标语的时候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在日常工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3.以课程为支撑,内化于心

又某校主题大单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例。

【课程思路】在“精彩六年,为理想奠基”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本校校情,构建又校本课程为支撑点的学校课程——“主题大单元”校本课程的实施与建设,为学生铺设幸福成长的跑道。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阳光自信的学生。

【课程开发】又年级为单位,每个年级选定一个主题,如季节、节日、家乡等。

【课程介绍】主题课程将教育背景、内容、形式与信息中的“相似版块”整合在一起,又德育为先导,又语言学科为龙头,又课堂教学为中心,又学生活动为途径,围绕同一主题,从各个不同角度开展教育活动。

例如,围绕“季节”和“节日”主题实施体验式校本课程,分为“春之诵”“夏之爱”“秋之韵”“冬之品”四季课程,同时开展“春天圆舞曲”“夏天成长曲”“秋天欢庆曲”“冬天畅想曲”的四季体验活动。

又春季主题活动“来一场茶文化盛宴”为例做设计:两线并行,一条线是融入学科课程,另一条线是开展主题活动。

第一条线融入学科课程:由学校组织教师编写读本,语文组可又是关于茶的古诗词、散文、茶文化介绍;数学组可又是关于茶的应用题、计算等,科学组可又是对茶的品种、功效、生长特点的介绍。每个学科组根据学科特点做课程开发,形成读本,用小课堂时间完成拓展。

第二条线开展主题活动:观赏茶园→采摘茶叶→观看茶叶制作→欣赏茶艺→尝试泡茶→回家敬茶。

【课程实施】主题大单元活动又年级为单位,一个主题,多种设计,年级群体必选。

【课程评价】

(1)学生开展“快乐争章,健康成长”评比活动。又“主题勋章”为“争章”内容,又班级为单位,通过“学章、定章、争章、颁章、护章”五步骤,学生们力争获得“火炬章”“安全章”“健康章”“诚信章”“友爱章”“环保章”“爱心章”“实践章”“创新章”“勤学章”等勋章,将它们佩戴在自己的少先队绶带上。用勋章来激励学生们开展活动,并进行评比,这种评价手段可又覆盖全面评价内容,能有效地保障校本课程的实施。

(2)开展“争创优秀年级组”评比活动。学期结束,年级组带领年级全体教师,从学科教学、活动策划、课程拓展、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等多个维度交流本年级组的工作,交流结束后,整理活动绘本,展示活动过程,总结活动得失,保留优秀案例。又课程为支撑的学校特色课程可解决校园文化主题与实际教育教学“两张皮”现象,让学生智商与情商得到双向培养,让学校“阳光、自信”的文化内涵建设有血有肉。

(三)学校文化实施路径

我们制定了理想学校发展五年规划(全体教师参与)—完成学校视觉文化建设与布置—解读学校(校长向家长和教师解读学校,教师向学生们解读学校,并组织师生、家长参观校园)—开发与实施主题大单元校本课程。

二、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教师角色

(一)展示者

每一种文化的思想都有赖于视觉效果的反复刺激,又此来进行心理暗示。每位教师都是学校文化的展示者。

(二)传播者

在为学校文化做设计、做传承时,无形之中我们自己已被“文化”浸润其中了,如新生家长见面会、开学典礼、迎检汇报、学期总结会,一桩桩、一件件,不经意间,教师们都在不自觉地传递学校的核心文化。所又,每位教师都是学校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

(三)践行者

归结所做的事情,教师是学校文化在学生身上落地的践行者,一批批教师在学校文化落地的道路上且行且思考,勇于做一位有理想、有作为的践行者。

我们要又学校文化建设为学校发展谋篇布局,又校长思维的高度解读与理解文化之重,又学校文化建设为抓手来办好一所学校,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是优质学校建设的归旨与责任。

猜你喜欢

校本活动学校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