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2019-01-11张玉璠

中小学校长 2019年7期
关键词:理念素养专业

□张玉璠

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将会决定教学水平的高低,会对教育教学方向和质量产生影响。“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 为了增强教学实效, 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知识、 充实自己, 由此促进自身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

一、理念引领:关注教师知识素养

当今社会的发展日趋多元化,多元化的社会呼唤个人的主体性,培养个性特征突出、 综合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教师专业发展中, 知识素养是最重要、 最基础的, 它是教师素养的灵魂所在。教师要想实现快速成长,必须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为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创造外部条件,教师要提升自身整体素养, 必须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学习活动,逐渐感悟先进理念的博大精深,从而为教学指导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教师需要改变以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注重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坚决贯彻素质教育理念, 进行创造性教学。 只有用崭新教学理念武装自己, 才能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教师要不断学习,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积极探索,并将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工作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二、教学研究:提升教师能力素养

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沃土和关键环节。 教师要积极思考,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完成认知升华、能力提升。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概念,尊重每一个孩子,留心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善于捕捉孩子的学习智慧, 并加以正确引导。根据孩子的学习发展需要和身心特点,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这样的教学活动才有针对性。

现代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鼓励个性发展。要想实现这一点,需要教师做出积极尝试。新课改强调,教学活动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此教师不能无限制地主宰课堂、主导学生思维,而要放手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探寻。如何设置教学任务、思维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由此发展学生个性——这是教师需要思考的。在此基础上,教学实践才有意义,才能帮助教师实现能力素养的提升。

三、科研推动:发展教师专业素养

教育科研本质上就是教育工作者从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出发, 透过表面的问题, 探索、 找到本质性的东西。 搞好教育科研工作, 是提升教师教育能力、 发展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渠道。 教师对教育科研活动的认识不到位。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探寻二者的相关性。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进,研究型教师已成为现代教学的现实需求,必须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相结合。针对教科研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认知,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积极探寻解决办法,从教育科研着手,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实现教学创新,由此推进自身可持续发展。

四、课改反思:培养教师实践素养

教学反思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法宝,是培养教师实践素养的核心要素。 教学反思的内容是多元的,但就教学目标角度来讲,教师必须对课程总目标、单元目标、每一节课的目标进行反思。教学反思不仅要从宏观视角出发,进行综合考量,还要从微观视角着手,进行剖析。教学反思对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存在积极影响,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投入反思活动。

教师撰写课后反思是对自己教学工作进行的自我诊断,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都会显现出来。反思的类型是多样的,可以是对学校组织

的学习活动进行的反思,可以是对教育教学事件的反思,还可以是对自身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的反思。教学反思的内涵是丰富的, 它的呈现形式也必须多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平台的优势体现得更加明显。 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不断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 教学反思是突破教学瓶颈最主要的方式,是教师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有利于教师独特风格的形成。若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课后的反思活动,定然能够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改善教学行为,成长为一名教学研究者。

猜你喜欢

理念素养专业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