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个生态的引导者

2019-01-11

好家长 2019年2期
关键词:引导者长颈鹿鳄鱼

文 黄 琴

《生态课堂,教育的又一种追求》一文中提出,从教师的角色来说,必须实现的第一个转变是将“老师”转变成“导师”和“引导者”。没有这个角色的转变,教师就不能为学生提供各种需要的、到位的、温暖的服务,更不能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创设自由、和谐、快乐的生态体验场。在生态课堂理念的指引下,幼儿教师不仅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还要做到用自然生态的方式去引导幼儿,营造成人与幼儿分享和协作的学习过程。

一、寻找生态的引导时机

教师的引导需要合适的火候,才能成为幼儿认知与发展的助推剂。在一次教学活动中,笔者尝试记录了两位老师真实、生态的引导时机。

(一)在幼儿认知水平欠缺时进行引导

在中班语言活动“可爱的小动物”中,一名幼儿在单独仿编时只说出了动物的名称,对“小动物会在哪里,做什么事情”这个句式出现了认知欠缺,教师就以“XX小动物会怎样叫啊?它最喜欢做什么呢?”这样的问题进行引导,帮助幼儿理清了句子的格式,完成了仿编任务。以上的课堂记录让我们发现,当活动中幼儿的认知水平欠缺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幼儿的接受能力,适时适度地进行引导,幼儿由此获得的不仅是能力的提升,还有一种思维方法的发展。

(二)在幼儿发生错误或遇到困难时进行引导

老师在和幼儿讨论长颈鹿和鳄鱼怎样救人的过程中,一些幼儿说出“跳下来,去找一根绳子”等并不理想的答案,老师不仅没有否定,反而将其作为深入解决问题的资源,通过“跳下来受伤了怎么办?如果正好有根绳子就好了!”等语言,引导幼儿说出更加合理的救人办法,轻松解决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所以,我们遇到幼儿并不理想的答案时,可以尝试将错误作为资源来开发,在对不完美、不正确的答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中,不断将问题引向深入。

(三)在幼儿信心缺失时进行引导

在教学活动中,当我们遇到自信缺失、信心不足的幼儿时,教师应该给予幼儿及时细心的呵护,用真挚的师爱与幼儿进行心灵沟通,让幼儿在轻松、和谐的生态场中获得发展。如:老师能耐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在教学中灵活留白,鼓励幼儿把话说完整等。

二、落实生态的引导方式

(一)关联过渡式

例如,老师与幼儿一起阅读绘本《搬过来搬过去》,让幼儿初步感知长颈鹿和鳄鱼之间的差异,也了解了他们为了克服差异所做出的努力,并将这样的经验迁移到绘本《天生一对》中,让幼儿对长颈鹿和鳄鱼幸福生活的感受更为深刻。这种关联过渡的引导方式,不仅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而且在幼儿的已有经验和新经验中间架起了一座互通的桥梁。

(二)循序渐进式

循序渐进是教与学的自然规律,教师如果以这种方式来引导,更利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如在组织幼儿阅读绘本《天生一对》中“到长颈鹿城”和“到鳄鱼城”这两个部分内容时,“长颈鹿城”采用了集体导读的方式,以教师的导为主,引导全体幼儿去关注它们在长颈鹿城做的事情,思考周围的人看到了会怎么想?而“鳄鱼城”则采用了自主阅读的方式,让幼儿在整体导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阅读来完成对内容的理解。

(三)经验拓展式

在案例《天生一对》中,教师引导幼儿借助自己的已有经验,用自己的语言和自己的理解去描述长颈鹿和鳄鱼是怎样的一对朋友。从幼儿嘴里说出来的“幸福的一对”“快乐的一对”等语句,都让我们感受到:只有幼儿自己创造的语言,才是最好听的、最神奇的、最智慧的,也是最吸引人的。

三、把控生态的引导现场

(一)对突发事件的引导

练习手影儿歌时,幼儿突然发现屏幕上出现了自己的影子,进而对自己的影子产生了兴趣。老师就在现场进行引导:“原来除了手指,我们的身体也有奇妙的影子。”适时地让幼儿回归主题,也保护了幼儿对新事物的好奇心。

(二)对产生争论时的引导

例如,老师在和幼儿商量是先去长颈鹿城还是先去鳄鱼城这一环节时,幼儿的意见产生了分歧,老师及时捕捉到了信息,引导幼儿用抽签等方式来决定,幼儿很快接收到了这种信息并停止了争执。这就形成了师幼之间交流的多向性和互动性,成功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因此,生态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但这种和谐不是平静和静止,而是似此起彼伏的水波流动,这就需要我们在现场进行灵活的调控。这种调控也让我们感受到,幼儿没有被圈在预设的内容中,而是能在一个教学生态场内自由呼吸,思绪飞扬。

猜你喜欢

引导者长颈鹿鳄鱼
不要小看长颈鹿
引导者 传播者 担当者——新年寄语《人大建设》
长颈鹿的烦恼
鳄鱼
长颈鹿
长颈鹿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重视高中历史学科才能提升教学效率
鳄鱼
鳄鱼为什么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