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景式成长:绽放教师职业生命的大美

2019-01-11

好家长 2019年2期
关键词:技能幼儿园游戏

文 高 燕

张家港市江帆幼儿园始建于2013年,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将“成长”写进了幼儿园的基因。建园初,七个班14名教师中新毕业教师9名,老教师中教龄最长的也只有5年,无一骨干。面对年轻的教师队伍和一穷二白的新建园,想要实施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实现幼儿园快速稳定的发展,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成为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新时代仍需教师有责任意识、奉献精神,更渴求健康、丰富、快乐、向上的教师职业生命的群体样态。

一、基于“完整的人”的教师成长,是全景式的成长

2018年1月,《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善保教的教师队伍。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幼儿为本、才艺兼备、擅长保教的高水平幼儿园教师。切实提升幼儿园教师科学保教能力。”

当下再谈教师成长,如果只从职业角度来分析,就太片面了。教师首先是人,应该考虑人的基本属性。教师作为“人”的发展和成长,其生命的长度、广度、厚度都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只有当外部的要求激发了教师成长的内在渴求,外在需要内化为自我需要时,教师才会向着生命的“质”的成长迈进。从职业角度来看,应丰富其成长内涵。一方面,教师作为“教育者”成长,外在体现为专业:关怀每一位幼儿,注意倾听并接纳他们的想法,并提升教育知识水平和技能等;内在体现为生动:拥有可持续的兴趣爱好和不失童真的内心,愿意冒险,也勇于承担责任。内外交融,生动而专业,是我们所期待的教师全景式成长后的状态。另一方面,我们在培养“教育者”的同时,也在引导教师往“教育家”的方向成长,让他们具有高远的价值追求、深邃的理论知识、高超的教学技能和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具有教育情怀的教师。

二、教师的成长样态,是受园所文化的滋养

“人是文化的存在”,没有顶层文化一系列的设计与思考,如何给予教师成长的根基,实现育人的宗旨?教师作为一个生存在学校文化背景之中的“教育人”,其发展与文化息息相关,必须根植于学校特定的文化土壤。办园之初,我园从儿童本位出发确立了“扬帆童年”的办园理念,把握现在,寄梦未来,也促使我们从文化视角培育教师的教育信仰、价值观念、人格态度和思维方式,使教师成长始终浸润于文化土壤,有迹可循、有章可依、落地生根。

罗曼·罗兰说:“一个人的理想与热情,是他航行的灵魂的舵和帆。”每学年开学时,我们都有一项传统:写一封寄给未来自己的信,畅言事业之梦、生活之梦、人生之梦。刚毕业的小姑娘这样写道:未来的自己,你好!今天是我来幼儿园的第一天,未来的你是否如现在的你一样满怀希望?是否依然坚定地选择这一条充满挑战的路?是否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希望未来的你可以肯定地回答我,我可以!工作十多年的老师这样写:致未来的自己,做一个美丽的教育工作者,有日渐成熟的优雅,有岁月积淀的淡然,时间让灵魂变得越来越丰满。年轻教师充满激情,老教师经岁月淬炼的淡然,跃然于一张张信纸之上。寄给未来的自己,给人生一个梦,给梦一条路,给路一个方向,现在影响未来!

三、看见并读懂儿童,是全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

教师全景式成长聚焦以专业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提升,实现教师有积淀的、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宽广教育视野、深厚人文素养、全面而完整发展的优秀教师。从建园初我们要求老师“人人心里住个幼儿”,到四年后老师们思考“人人心里住个怎样的幼儿”,我们坚持基于客观事实基础上的理性分析,找准并读懂幼儿的关键技能——观察,并对此素养进行了长期实践。

(一)核心专家借智慧

我们数次邀请以叶小红博士为首的专家团队来园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从系统的观察理论开始,让全体教师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科学的观察和怎样进行观察;再进行现场观察指导,就观察内容进行记录、分析,特别是对幼儿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实践中引领我们走上科学的观察之路。随着观察方法的运用和教师观察技能的提升,我们又邀请叶博士以“如何观察、分析幼儿游戏行为”为主题进行培训,结合具体幼儿游戏案例分析当下观察过程中的误区,以及如何借鉴国外已有分析逻辑对游戏行为进行本土化分析。叶老师专业、有深度的讲解与示范,让我们少走了许多弯路,直接促进了教师观察水平的提高。

(二)观察团队凝智慧

在专家指导的基础上,幼儿园教科研部门带领教师开展集体研讨,大家在活动中各抒己见,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快了教师对观察的认识和运用。我们还组成了观察小组,对幼儿园区域、角色、小碎件三类游戏进行观察实践。教师根据兴趣自主申报组长,挑选合作组员,形成研究小组。园部对三个游戏组的实践加以扶持,采用课题研究的方式进行指导,并成功申报了张家港市微型课题。同时,我们开展了观察专题的“晚课”,共同研讨,运用观察线索,对幼儿游戏活动进行观察分析,强化观察技能。在一个月内,我们进行了12次幼儿游戏行为观察分析主题的“晚课”活动。

(三)园本课程展智慧

教师观察技能不断提升,不仅让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有了更为科学合理的解读,还生发了更多有趣的幼儿园园本课程。“会变魔法的滑滑梯(静电的奥秘)”“再见小可爱(一只小鹦鹉的死亡引发的生命教育)”“颠来倒去的字(视力表的故事)”“操场上的洞洞(对操场上排水口下面有什么开始探究)”……教师不断发现着幼儿对生活的热情与好奇,判断着偶发事件背后的教育价值,带领幼儿奔赴一场场奇妙的发现之旅。我园先后承办了全市教师观察研讨活动,成功展示了我园教师日渐娴熟的观察技能,以及在教师观察下幼儿的发展变化。

四、舒展绽放并不断生长,是全景教师的生活常态

有深度、有教育个性的教师,来自专业内外的融通。为教师搭建促进其职业发展的平台,不仅仅是要进行专业的提升,还要充分发挥教师本身特点,使之与自身的教育生命相融合,形成独特的教育气质。

(一)遵 从内心需求,让教师将爱好亮出来

通过前期教师成长的现状调查,我们了解到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丰富多样的爱好,但在工作中能运用起来的却很少。本着发扬特长的宗旨,我们约谈特长比较突出的教师,鼓励其成立教师特长工作室,将自己的才艺与更多教师分享,与志同道合的教师一起进步。由此成立了各幸福小组:青春舞蹈团、超级女声、花艺工作坊、书画室、甜蜜蜜西点……每周四中午两小时的美丽相约映射出教师们智慧和优雅的成长身影。

(二)搭建成长平台,让教师的爱好更出彩

“幸福小组”的开设,使教师职业生活丰富起来,也使教师真正与教育融合起来。阅读,是推进融合的第一步。我们成立了“唤醒读书会”,通过多元的阅读方式,转变教师想阅读又怕阅读的矛盾情绪。例如,打破时空限制,将阅读的环境从幼儿园扩展到书城、文艺书吧等公共场所中,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阅读、交流,形成愿意阅读、主动阅读的意识。再如,利用新媒体共读一本书,每晚定时阅读书中的一段文字,上传到工作群,老师们边听边发表对文字段落的感想,大大提高了个人阅读的质量。其次,将“幸福小组”与幼儿发展融合,将教师的兴趣爱好通过环境、游戏等方式影响幼儿,通过教师本身的艺术修养影响幼儿,最终形成比较明显的个性化的教育风格。“幸福小组”内涵的丰富,真正实现了职业与个人、教育与生活的融通。

每个教师都要发展,但不一定是一样的发展;每个教师都要提高,不一定是同步提高;每个教师都要合格,但无须相同规格。幼儿教师的内在知识结构需要融会贯通,教师的教育生活加日常生活才是他们全部的生活。我们期待着教师不仅专业扎实,日常也充满生活的情趣,成为视野宽阔、格局远大的智者,做灵活、童趣、不断成长、全面发展的教师。

猜你喜欢

技能幼儿园游戏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劳动技能up up!
爱“上”幼儿园
拼技能,享丰收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