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文体课堂的方法

2019-01-11陈懿娟

教师博览 2019年2期
关键词:体裁记叙文文体

陈懿娟

(临川区大岗镇中心小学,江西抚州 344100)

所谓文体,便是文章题材,表示文章的话语方式和结构方式,对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进行归约,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小说、诗歌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文体。文体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知识,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说“要读懂并讲清一篇文章,关键要弄清其文体”,进而才能形成系统、完善的语文知识体系,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忽视了文体知识教学的重要性,构建“文体”课堂,必须引起广大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一、小学语文文体知识教学现状

文体知识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重视,就当前教学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第一,个别语文教师缺乏文体意识,认为小学阶段便开始文体教学,对学生来讲是无法理解和掌握的,并且会加大学生学习难度,还有的认为即便不进行文体教学,也不会影响学生日常学习及考试,对于语文教学来讲是可有可无的。第二,教材编写时,对于同一单元的文章,更多的是将主题作为编排依据,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虽然四篇文章体裁均不相同,但是教学时往往是围绕单元主题“保护美好家园”开展的,容易造成误导,忽视了文体教学的重要性。第三,老师在讲解文体知识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基本是根据自己喜好进行讲解的,并且更加侧重于记叙文体裁,忽视了其他文体分析,无法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完善的文体知识结构。[1]并且也没有考虑到年级段的不同,整个小学阶段所用文体知识教学方法大同小异,缺乏针对性,难以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利于“文体”课堂的构建,影响了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质量及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构建文体课堂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文体”课堂的构建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首先,能够突出语文的课程价值。对于不同文体的文章,所采用教学方法不同时,会造成教学效果之间的差异性。以故事体裁文章为例,如果结合文体特点,对古诗的平仄规律加以有效利用,引导学生朗读,能够给人一种抑扬顿挫的感觉,富有节奏感,教学效果明显优于手势引导方法,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其次,能够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教师根据文章文体对其进行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中心思想,找准教学的重点,并以此为核心,以突出文章主旨为最终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取舍,做到教学的针对性和高效性,在优化教学设计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作用显著。[2]另外,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能力。从文体角度对文章进行分析,可以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在阅读时做到举一反三,其阅读能力便会得到提高;同时,根据不同文体文章规律特点,学生在思考、筛选过程中,能够形成发散性思维,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文章;在写作时,有利于学生对语言、段落及文章结构把控,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文。

三、构建文体课堂的方法

文体意识到培养,不能停留在单一文体知识的学习层面,应综合不同体裁文章,展开系统性、综合性教学,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文体”课堂。

1.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在小学语文“文体”课堂上,教师应及时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强化自身的文体意识,才能对学生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教师应明确文体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并排除课本单元主题的干扰,从文体角度对文章进行理解和分析。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不要只关注单元主题“语言的艺术”,而是要了解到四篇文章的每一种文体,根据文言文、历史故事、剧本、相声不同体裁特点,采用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法剖析文章主旨,强化文章的文体导向,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文体意识。

2.运用科学方法

对于不同体裁的文章,要想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达到“文体”课堂教学目的,教师需要关注文体特点,并采用与其相符合的教学方法。对于故事、寓言、童话、诗歌等体裁,可以设置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阅读文言文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精髓,应注重阅读方法的应用,根据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的差异,采用教师范读、全班齐读、点名读、分组朗读等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文体特点。而对于散文类情景交融的文章,应采用读写结合方法,让学生通过情境描述,感受文章所要传达的情感。[3]以诗歌《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例,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放映下雪时的场景,让学生想象小动物们的心情,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用轻松、活泼的语调阅读课文。

3.准确设定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文体教学时,要想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科学设定目标。一方面,应根据文体类型,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比如,对于记叙文来讲,学生通过阅读,概括整个事件过程,并将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人物等进行总结,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或者感受。对于说明文,应能够准确把握重点,了解文章所用的说明方法,并从中得到经验和启示。对于诗歌,要能够通过文字想象意境,感到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所在年级段,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学生年龄的不同,决定了其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差异,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大纲,选择相匹配的教学内容。其中低年级教学以故事、童话、诗歌、寓言等体裁为主,中年级教学以记叙文等体裁为主,高年级教学则侧重于记叙文、说明文等体裁,进而才能实现理想的文体知识教学效果。

4.分析典型文章

运用不同方法,针对不同体裁的文章开展针对性教学时,还要结合典型文章进行具体分析,便于学生准确把握不同文体特点,不断强化文体意识。比如,在学习描写人物类文章《少年闰土》时,鲁迅先生通过用“我”和“我”的朋友做对比,突出少年闰土聪明、勇敢、机智的形象,来表达对闰土的想念之情。如此一来,学生便会懂得在描写人物形象时,借助典型案例,来突出人物形象特点,进而掌握这类体裁文章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强化文体意识。

文体既是文本解读的基本规范,也是言语习得的建构基础,对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学习语文知识都是尤为重要的。要想培养学生文体意识、掌握文体知识,为语文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便需要从小学阶段抓起,在课堂上融入文体知识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体裁记叙文文体
记叙文阅读专练
论中国文体发生与早期发展的途径
体裁融合音乐探析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如何写好记叙文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初中记叙文阅读解题技巧探讨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