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点微评

2019-01-11

教书育人 2019年2期
关键词:智力名师校园

网贷机构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从事校园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并根据自身存量业务情况,制定明确的整改计划。

而在召开的教育部第七场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在回答记者关于“部分大学生陷入校园贷泥潭”问题时也指出:“根据校园贷管理文件,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那么,如果有学生确实需要贷款该怎么办呢?对此,赵建军说,为了满足学生正常的金融消费需求,政府鼓励正规的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不少银行如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已经开办了这项业务。同时,各高校也要加强对学生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引导学生不要上当受骗。

“闪卡”训练,真能提高孩子智力?

——近期,南京一些婴幼儿家长中流行让几个月大的婴儿趴在床上,家长手拿一叠卡片在宝宝面前一张张闪过,并用超快语速念卡片上的内容,他们相信如此训练能提高宝宝的智力。真是如此吗?

据了解,这样的训练方式并不是近期才出现的,几年前就有使用,它最初并不是为了提高宝宝智力,而是为了训练脑瘫孩子的,至于是不是像家长说的那样,能够提高宝宝的智力,我们不得而知。

孩子的智力发育有其自己的规律,所以日本等国家的法律都有明确规定,禁止学前教育,目的就是防止孩子的智力被过度开发,而丧失了孩子应有的天真烂漫。揠苗助长的故事我们都听说过,孩童时代本来就该在快乐的玩耍中度过,一味地逼迫孩子学习,最终反而可能会伤了孩子。

电子烟也当禁

——日前,呼和浩特市市民王先生向媒体反映,有些小学附近的文具商品商店向小学生出售甜味电子烟,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认知。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学校里的确有小学生拿着电子烟抽着玩,当问及他们是从哪里购买的甜味电子烟时,多数孩子表示都是从学校附近的小商店里面买的。

近几年来,学校附近个别商户的行为的确让人气愤。从向学生出售劣质的零食,到前段时间引发了很多意外事故的弓箭弩,再到现在的电子烟。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些新奇的商品的确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目光,给商家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但也请大家多为孩子想想,千万别为了自己那点小小的利益,而伤害了孩子。

名师岂能靠包装

——近期,北京某培训机构“包装名师”技巧的内部训话被曝光,引发热议。

据《半月谈》报道,曾在某大型培训机构任职的范茜(化名)认为,虚增教学经验、随意使用“名师”名头,这类做法在业内司空见惯。“当我还是‘小白’的时候,给我的名头就是某高端课程教学‘名师’,可当时我还没看到教材呢。”

有教育界专家指出,之所以会出现“包装名师”现象,很多家长的“名师崇拜”心理是重要原因。此外,“包装名师”等现象违反了广告宣传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等基本原则,涉嫌构成虚假广告和误导性宣传,建议加强监管。

孩子沉迷游戏,家长应加强监管

——福建闽侯县10岁男孩明明的颈部无法正常扭转,家长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孩子的颈部已经重度劳损,原来暑假期间明明沉迷手机游戏,每天都要从早上8点一直玩儿到11点多,连续玩儿了一个月直到开学。

为防止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很多游戏的开发商都采取了类似于限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间等措施,但是,效果一般。其实,沉迷于网络游戏孩子固然有错,但更多的责任还是在于家长,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同时自己也要以身作则,放下手机,多陪陪孩子。

粗暴教育不可取

——近日,一则名为“汉中一学生上课玩手机,教师叫来家长剪烂手机”的报道在网上疯传。事情的真相是怎样的呢?据调查,该事件并非网传的“班主任让家长这么做”,而是该生上课玩手机被叫家长,母亲到校后“恨铁不成钢”,用自带的钳子当着班主任面夹碎了手机。

对此,专家表示,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和教化学生走上正道,靠暴力来教育孩子,并不能让学生变得认真好学,反而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委实不可取。

莫因游戏中的骗局迷失了双眼

——近日,一款手机游戏风靡于各个年龄层的玩家中间。然而,一些稀有的“游戏皮肤”和特殊英雄都要靠充值才能获得,而这正好被骗子所利用。近日,沈阳高三学生小任就被“低价卖点卷换皮肤”的骗局所迷惑,分5次总共被骗了7300多元。后来他选择报警,在警方的帮助下追回了钱款。

对此,警方提醒,千万不要因为贪图小便宜而被游戏中的低价所诱惑,更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上的陌生人。另外,偶尔玩玩网络游戏调节心情是很正常的,但是千万不要让游戏影响了自己正常的生活,更不要沉迷于游戏。

猜你喜欢

智力名师校园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