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参与学校建设探究

2019-01-11高水林广东深圳市桂园小学

教书育人 2019年2期
关键词:认同感社团思路

高水林 (广东深圳市桂园小学)

在多年的学校管理工作中,我越来越觉得只有真正依靠教师、团结教师,才能使学校发展走上快车道。在这里,依靠教师、团结教师不能只是一句口号,而应当真正落实到具体的学校管理行动上,让教师参与学校建设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思路。学校建设是一个宏大的话题,可以不夸张地讲,学校是一个异于其他单位的存在,其管理对象是人(教师),工作对象也是人(学生),在强调以生为本的大背景下,发动教师的力量,让教师为学校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发展,也才能真正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学校管理中的一些体验与感悟,谈谈对教师参与学校建设的探究与理解。

一、教师参与学校建设的可行性探究

今天的学校管理,要放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新时代的背景之下。有同行指出,现在的学校管理要“在领悟当代基础教育转型性变革内涵的基础上,将教师教学之外的岗位建设定位为学校转型性变革的重要构成”。笔者非常认同这个观点。

实际上,在笔者与学校其他管理者商讨此事的时候,也曾有过一些顾虑:如果将教师也当成学校建设的一部分,那会不会出现决策缓慢、无序的情况。因为在更多情况下,人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来考虑问题的,如果教师只从私利出发,那学校建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但另一个现实却在驱使我要鼓励教师参与学校建设。这个现实就是学校管理者毕竟是少数,如果学校的建设只沿着少数人的思路进行,那么教师就找不到认同感,他们就会视学校建设为身外之事;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对学校建设缺乏认同感,那么学校建设就毫无意义。笔者看到好多学校所谓的校园文化都非常丰富,假山、池沼、巨石碑、亭台等,一应俱全,但是在跟这些学校的教师交流的时候,他们当中很多人都说是某个假期校长找人建的,言语当中有很多不解甚至是不屑,他们甚至对刻在巨石碑上的内容都不太熟悉。显然,这样的现象值得反思。

要改变这一现状,最根本的就是要让教师参与学校建设,让教师认同学校建设方案、学校发展的思路与规划。我的思路是:学校的决定与重要行动,必须得到教师的认同,才能付诸实践。在此过程中要将一些小事做细、做实,教师自然而然地就会主动地为学校建设出力,这样也就从理论上确定了教师参与学校建设的可能性。

二、教师参与学校建设的实践与示例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也坚持按上面的思路来进行。这里通过两个例子来说明。

事例一:关于学校社团建设。

社团建设是近年来才开始兴起的,很多情况下,社团建设都是学校德育部门的几个人坐在办公室里思考出来的,其结果是社团活动严重虚化,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教师也觉得没有意义。后来我对此进行了改革,在选择社团活动内容的时候,让教师参与进来,并带领教师讨论:学校建设为什么需要社团?我和我们教研组能够为学校社团建设做些什么?如何协调全校的社团活动?这三个问题实际上都是精心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旨在求得教师的认同,经过讨论,大家普遍认为现在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学习内容局限于课本,而社团活动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于是认同感的问题就解决了;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让教师思考自己能为学校的社团建设做些什么,讨论结果是:利用自己长处和组内若干个教师一起负责社团活动的开展,而事实证明,教师在认同感的驱动之下,他们愿意为社团建设出谋划策并做事;第三个问题实际上是让教师站在学校层面,思考该如何有效协调事务。这样可以避免教师只站在个人角度或自己社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教师统观全局的意识(对其他事务也有相当的好处)。

事例二:学校的法制文化长廊建设。

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之下,我所在地区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对此,学校想通过一个法制文化长廊的建设来彰显学校的法制教育理念,体现学校近年来法制文化建设的成果。为了防止做成形象工程,我发动全体教师参与选址、规划、设计(形式与内容)等。教师们还是感觉有些意外的,因为这个通常只是学校一个部门几个人的事,甚至只是校长一个人的事,这次怎么动员全体参加了呢?在以前,教师是不愿意参与这些的,但近年来在我们努力下,教师还是参与进来了,不同组别的教师分别将自己的想法发到学校的微信群里,大家一起讨论,有的给出总体框架思路,有的负责提供案例,有的负责形式设计,还有的从降低成本的角度寻找施工人员,更有意思的是,有的人专门提反对意见……管理人员靠后观看、判断,做最后审议,这一过程中,只要观点可行,或者只要反对合理,我们都会采纳。最终建成的法制文化长廊,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能够吸引全体师生以及外来参观者的目光,这证明此事做得是成功的。

三、教师参与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保证

实际上,关于教师参与学校建设,早有人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学校的发展壮大,教育的繁荣进步,离不开教师队伍的贡献……探索如何激发教师主观能动性有效途径具有更现实的意义。

我在实践中发现,教师参与学校建设之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而已经形成的校长室决定学校一切的思路,看似高效,实则低效甚至无效,因为当一个人的意志无法反映所有人或者说大部分人的意志时,这样的决策基本是无意义的。而站在学校发展的角度,让教师成为学校建设的参与者、责任人(不是担责任,而是视学校发展为自己的责任),学校管理者负责听取、采纳、提纯教师的意见,这样就可以让教师与管理者形成合力,这个合力将是学校发展的持续动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参与,就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保证。

当然,在此过程中,还有许多新的问题出现,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坚持让教师参与学校建设,并立足于此去面对出现的问题,那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就可以得到保证。

猜你喜欢

认同感社团思路
缤纷社团
专科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
——以某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为例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不同思路解答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我的思路我做主
工作认同感日本人最低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