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弃:学校文化积淀的根本法宝

2019-01-11祁顺成黄一青江苏宝应县射阳湖小学江苏南京市竹山小学

教书育人 2019年2期
关键词:办学校长红色

祁顺成 黄一青( 江苏宝应县射阳湖小学; 江苏南京市竹山小学)

学校文化积淀的关键人物是校长,他会把自己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等贯穿于办学历程之中。同时,创新办学,把自己的办学思想、办学个性融入日常学校管理与教学之中,使之成为一种教学的影响力,一种润物无声的教学资源,从而使学校的文化变得愈加厚重,也有磅礴的时代气息。

一、做传承者,让老树发新芽

教育在变革,特别是校长任期的限定机制,它必定要求校长在现行体制下合理流动。这种变动势必给校长的文化思考、学校的文化建设等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校长继任者,就一定要秉承扬弃精神,科学地审视学校既有的文化,也要放眼当下教育的发展,把学校文化闪光点传承下来,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之得以发酵、积淀。

一是学会聆听。学校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不断延续、持续发展的过程。所以一个智慧型的校长就得学会聆听,聆听学校历史的变迁,聆听学校文化的变革史。在听的过程中把脉学校文化的传承因素,从过去的点点滴滴中理解学校文化的底蕴,了解学校文化的变革之旅。

如,一所乡村学校,其成立于苏中解放战争期间,命名为“苏公希望小学”,当时,主要为南下军属子女读书提供方便,也为地方孩子们读书提供便利。办学至今,红色文化的基因就已烙下。但随着学校地址不断变迁,红色文化的因素也逐渐被湮没。当一个新校长到任后,他就深入教师群体中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到档案室中找寻学校红色文化的历史,重新拾起红色文化的旗帜,一方面,打造一片苏公红色文化园,尽管只有一座小雕塑,几块碑廊,却把苏公精神浓缩于其中,让孩子们有了一个瞻仰烈士、缅怀红色文化的净地。另一方面,还成立红色中队、苏公大队等系列群众性组织,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陶冶,得到红色精神的熏陶。还利用红色文化打造的契机,着力打造爱岗敬业、具有红色精神的教师团队。通过红色文化的挖掘,通过苏公精神的传承学习,学校也逐步走向辉煌,成为区域内的一所名校。

从上述案例上我们深知,过去是塑造今天的底蕴,校长就得学会聆听,在听中找寻到属于学校的那份荣耀,找到属于自己学校的那份历史,从而助力学校的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是学会扬弃。学校发展需要传承,还需要创新,校长的任务不只是继承过去,而是更好地展望未来。校长要善于解码学校既有的文化元素,找到积淀下来的优秀因子,也要透过表面现象敏锐地把握学校文化深层次的潜在问题。还得敢于向那些沉淀在文化中的不良的“约定俗成”因素发出挑战。更要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贴合学校发展的现状,汲取文化传承中的精华,舍弃那些不合时代节拍的糟粕,从而使学校文化在传承中得到发展,在传承中实现创新,进而超越历史,让学校文化熠熠生辉,永葆青春。

二、做经营者,让绚丽有新意

校长是学校文化能否传承开来的关键因素。如果今天的校长不赞成昨天的校长,而是另起炉灶,会导致学校文化断裂。又或是明天的校长不认可今天的做法,隔断学校文化发展的延续。针对于此,做一个文化传承的校长,就得学会经营学校,经营学校文化,使之能够与历史融合,与现代接轨,使学校文化既绚丽多姿,又富有朝气和创新气息。

一是要科学规划。文化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种长久的发酵,持久积淀的历程。因此,要弘扬学校文化,发展学校文化,就得有科学规划,就得有一脉相承的传承机制。试想,一所学校,今天古典文化,明天红色文化,后天民俗文化,它还有自己的个性吗?直接成为“鹦鹉学舌”的翻版,“东施效颦”再现。

一方面,校长要学会站在前人的肩上,回眸昨天,思忖今天,构想明天,努力把学校既有的文化发扬光大,并在实践中推出新意。另一方面,还得集思广益,汲取众生智慧,以弥补学校文化的短板,从而使学校文化在传承中出新,在发展中走向灿烂。

二是要精准管理。文化需要管理,更需要精准的科学管理,以保证传承的有效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样的道理,一所学校的文化需要管理,只有管理有方,指导有法,那么它才会朝气蓬勃,才会根植于师生的内心,成为学校的精神图腾,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方面,建立制度文化,让学校的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从而助力管理文化的积淀,促进学校文化的有效补充。另一方面,学会刚柔相济,以发展“人”来助推文化的发展。人是文化管理的起点,也是管理的终点。所以在学校文化积淀的漫漫征途中校长就得知人善任,激发每一分子的活力,从而促进文化的形成、积累与发展。

如,成都的草堂小学,就是得益于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师,他们爱杜甫的诗,进而掀起读杜甫诗的热潮,并深挖杜甫诗中的爱国、爱家等情愫,从而使读杜诗、学杜诗成为学校的活动,久而久之,形成了文化,形成了深入孩子灵魂深处、教师内心深处、学校发展骨髓里的文化。

校长在文化建设中要弘扬以认为本的思想,使刚性制度闪耀人文的光辉,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从而促进学校文化不断积淀,形成体系,形成个性化的色彩。

三是要坚持创新。校长经营学校文化,不能满足于当下的状态,也不能陶醉在辛苦培育的文化中,而时刻保持警醒的头脑,保持强烈的“危机”意识。

因为社会在发展,学校文化不是“神话”,是亘古不变的铁律,而应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前行,随着社会经济的腾飞而不断变革。所以一个理性的校长要坚守文化传承,积极地弘扬既有的优良文化。

此外,还得发挥弹性制度的作用,努力践行那些经过实践证明且正确的符合校情的思想原则、精神追求,使学校文化得到有益的补充与完善,体现时代的新观念,契合当下所倡导的新潮流,符合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并逐步成为学校师生的精神食粮,成为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

三、做引领者,让建设有个性

校长是学校发展之魂。他的文化理念、思想意识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校文化的发展。就以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为例,儒雅的校长必定让校园建筑变得温婉,有诗韵;豪放校长也会让校园充满阳刚之气,到处都是大块的建筑、大块的色彩等。作为学校文化的引领者,校长要善于从善如流,海纳百川,让学校文化在发展中递进,在创新中完美。

一是做实物形文化。文化含蓄,但不是无形无声,而是体现在一房一屋、一树一花、一草一牌等具体的物形之中。

学校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都是办学文化的基本载体。把它们美化、亮化、绿化、诗化等都是把无声的文化寄托下来,通过它们能够凸显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文化脉络,更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也为孩子们快乐学习、幸福生活提供必要的条件。

物形文化是隐形的教育课程,其承载着文化,也就承担着陶冶学生情操的重任。因此,打造适合的学校物形文化,在追求人和环境的和谐统一的同时,达到让“一草一木”都能陶冶人的情操,激励人开拓进取,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约束不良习气的基本目的。

二是做好文化凝练。学校的发展各有故事,发掘故事里的价值就是弘扬正能量文化的标志。为此,校长要善于把握自己学校文化的构成,科学解读自己学校文化的特色,而不断提炼加工,逐步形成符合民意、深得人心的文化。

如,北京大学、格致中学等学校的创始人,他们在办学的过程中就在不断地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并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标识。“学术自由、兼容并蓄”“格物致知”等无不彰显出各自学校的文化意蕴。“我们正在寻自己的学校文化”,这是一位睿智校长的声音,它是多么的有震撼力。它也告诉我们校长,文化不是固定在文本中的,也不是刻画在楼墙上的,而是在我们的探寻中不断凝练出来,它是烙印在灵魂深处的那抹彩虹。所以有担当的校长不是拿来,而是扬弃,并不断丰富完善持之以恒,最终成为一张张闪亮耀眼的名片。

猜你喜欢

办学校长红色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追忆红色浪漫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