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品质课堂 探求素养真谛
——听公开课《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有感

2019-01-11江苏省海门中学杨金艳

中学政史地 2019年21期
关键词:海门张謇弘扬

●江苏省海门中学 杨金艳

一、课堂导入——把握时代脉动

公开课执教老师储老师用《英雄战歌》的相关片段作为本节课的导入,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视频播放的过程就是学生领悟民族精神的过程。在视频庞大的信息量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从蛟龙号的诞生、量子计算机的发明、神州载人飞船的顺利发射等伟大事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时代的脉动;从焦裕禄、王进喜、林俊德的感人事迹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些英雄人物的脉搏;从抗战到抗洪再到抗震,我们可以领悟到千千万万爱国人士炽热的情感。无论是人还是事,无论是经济、科技还是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背后都蕴含着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

思想政治课教学承担着铸德育魂的使命,而红色资源是思想政治课铸德育魂的重要资源。习近平同志强调,新时代一定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资源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抗战精神、井冈山精神、焦裕禄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民族精神。在激昂音乐的渲染下,在紧凑画面的视觉冲击下,使学生达到“悟魂”的课堂效果。

二、问题设计——彰显理性精神

储老师的问题设计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在介绍“两弹一星”这一人人知晓的事件时,储老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回忆邓稼先等英雄的事迹。这样的问题设计充满人文情怀,彰显了问题设计的温度。

复杂问题设计有梯度,充分展示了化繁为简、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功力。例如,在引入港珠澳大桥相关例子时,储老师问道:“为建设港珠澳大桥,我们付出了哪些努力?港珠澳大桥人身上彰显了哪些民族精神?你认为其中最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什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渐渐明白了中华民族的“大义”。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储老师问道:“作为当代中学生的你们,能告诉我什么是爱国吗?今天的学生应该用什么样的行动爱国?”这样的设计避免了假大空,把问题落到实处,层层推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诚然,梦想是路标,奋斗是路的长度,团结是路的平滑度,创新是路的宽度,爱国是路的护栏。储老师把人生比作一条路,在润物无声中让学生感受到人生“明义”的可贵之处。

三、课堂活动——探求素养真谛

在活动设计方面,储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任务卡。1.为弘扬“张謇文化”,海门社会各界做了哪些工作?2.为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何将“张謇文化”进行完善或创新?活动要求:1.小组合作;2.将活动成果进行展示。在把培育和践行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本节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前提下,储老师把“践行”落到本土文化上——“张謇精神”。储老师设计的任务卡,活动要求清晰,步骤明确,使学生能井然有序地开展活动。

从张謇博物馆、张謇大道、海门中学的张謇园到海中校友设计的“张謇号”,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在弘扬“张謇精神”方面海门人民做出的努力。同学们结合时代特色,也想出了很多举措:在抖音上开设张謇专题演讲,把张謇打造成海门“网红”,让这张代表海门的名片走出海门、走向世界;以校园宣讲团的形式,在中小学定期演讲,让广大海门青少年感受“张謇精神”就在身边。这些新颖的形式,给弘扬“张謇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元素,再一次深化了对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并且能够把弘扬、践行民族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探求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

四、课堂总结——厚植学科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是政治教学的核心素养。储老师的课堂总结是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再一次深化和升华。“悟魂”即是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让学生再一次认同中华民族精神,认同马克思主义,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义即是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思辨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华民族精神;践行则是激发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时刻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己任,主动参与到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去。

储老师的课堂是让人回味无穷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他向我们完美阐释了课堂品质的打造与学生素养的生成,也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教学真谛。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更充分地反思并改进课堂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海门张謇弘扬
No Pain,No Gain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状元实业家张謇与其兄张詧
台上三分钟
基于张謇文创产品开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探索
教育家马相伯与实业家张謇的爱国情谊
聚“星”成“火”携手同心——记海门侨商郁飞和他的侨商团队
海门赞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