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2019-01-11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第一中学

中学政史地 2019年21期
关键词:公民权利高中历史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第一中学 夏 昌

高中历史是向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重要学科,高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公民意识是指在现代法治前提下,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知,是现代社会意识形态下的一种民众意识。

一、培养高中生的公民主体意识

公民意识具体表现为视自己和他人为拥有自由权利、有尊严、有价值的人,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尊严和价值的意识,以及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高中历史学科是人文性的基础学科,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以史料为例,对高中生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培养高中生的公民主体意识,从而让其明确自己的权利及义务,积极参与到国家及社会活动中,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公民。

公民的主体意识是指公民在国家政治活动中,对自己作为当家作主的主人身份的认同和感知。高中历史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培养高中生的公民主体意识,从而有效增强其对国家主体和主权保护者身份的充分认知。教师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及引导者,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认知规律,结合史料,灵活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有意识地培养高中生的公民主体意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传授历史学科知识基础时,可以结合思想政治、语文等其他学科,将培养高中生的公民主体意识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各种史料,讲授中国政治制度与西方政治制度的区别,同时,结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教学内容,让高中生正确理解我们国家为什么建立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不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道路,从而培养高中生的公民主体意识。

二、培养高中生的公民权利意识

公民的权利意识从法律意义上来讲,是指公民个人作为国家的主人,其应享有的权利,公民意识的核心所在为公民享有的权利及所承担的义务。公民的权利主要由财产权、平等权、自由权和参政权等几部分构成,公民权利是指个人作为一名守法公民,应当享有的合法权利,受国家法律保护。高中历史教师要起到示范作用,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做好表率,积极参与国家、社会各类活动,有效行使公民的权利,合法履行公民的义务,以点带面,培养高中生的公民权利意识。同时,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理论联系实际,从课本的教学内容出发,精心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让历史课堂教学“活”起来,培养高中生的公民权利意识。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2《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教材中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思想的不同反应为出发点,讲解中国民主思想的发展历程,让学生理解不同阶层产生不同反应的根源:阶层利益与权利的得失。同时,结合现实生活中学生常见的实例,讲解其实质是在生活中行使公民的参政权,从而培养高中生的公民权利意识。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许多适合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这些都是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材料,我们要利用这些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

三、培养高中生的公民参与意识

公民拥有参与意识的前提条件为公民具有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高中生作为国家公民的一员,需要清楚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拥有哪些法律赋予的权利,并能在生活、学习中将其外化为自觉的参与行动。高中历史教师要积极转变、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从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转向现代教学的“素养提升”,在教学活动中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及运用能力为教学出发点,让历史教学走出课堂,培养高中生的公民参与意识。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的教学中,在学生掌握了有关五四运动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课本知识后,开展生活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五四活动纪念馆”,讲解革命先辈在五四运动中所起的先锋作用,教育学生学习先辈的五四精神,理解革命先辈为争取民主权利而斗争的意义,激发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高中生的公民参与意识。

综上所述,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以课本知识为基础,结合社会、生活实践,为培养高中生的公民意识创设有利条件,从而让高中生成长为新时代的合格公民。

猜你喜欢

公民权利高中历史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谈高中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
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的权利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股东权利知多少(一)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权利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