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开展地理探究学习

2019-01-11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徐明珠

中学政史地 2019年21期
关键词:沙海案例教学法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 徐明珠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提出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促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笔者在教学中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促使学生在案例的带动下自主开展探究学习,培养地理核心素养。案例教学法将案例作为基础,设定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作为情境。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多元呈现,进入情境

在开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选择合适的案例。我在教学中尽量选择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可操作性的案例,这样就能给学生创造更好的交流情境,让学生沉浸在情境中展开探讨。在组织学生探讨的过程中,我还积极鼓励学生动手参与,使其感知案例的内容。

例如,教学高中地理必修3中的《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时,我用学生喜欢的影视剧作品《沙海》作为案例创设情境。我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课件用《沙海》片段导入,展现了一些沙漠中曾经出现的古代文明,然后提出问题:为何这些原本繁华的地方现在都变成了沙海呢?如果想要重现这些地方的辉煌,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多元化的展现促使学生进入了情境中,不少学生都提出:“只有进行沙漠环境治理,才能修复荒漠化造成的破坏。”此后我又鼓励学生探究我国现在沙漠治理的情况,并探究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在呈现案例的过程中,我尝试用多媒体呈现案例,这样能让案例更具有真实性。我巧妙地将文字、图像、数据资料等融入情境中,并用多媒体将其呈现出来,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情境中。

二、问题引领,由表及里

在学生进入到问题情境后,我还尝试用问题进行引领,鼓励学生由表及里地展开思考。首先,围绕案例本身提出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其次,提出一些具有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向着多维发展,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例如,教学高中地理必修3中的《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时,我通过一则新闻创设情境。先让学生阅读新闻《山西和顺县:一缘煤业煤矿污染触目惊心 环保局为何视而不见?》,然后,提出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鼓励学生由表及里地思考。如,山西为何会有如此多的煤炭资源呢?通过解决这个问题能让学生对山西能源资源开发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接着,我又提出了一些更深刻的问题,如让学生探究产业结构的变化,这能让学生由表及里地进行思考。最后,我还让学生结合新闻进行思考,说说为何一缘煤业煤矿污染会如此严重,如果要解决污染问题,环保局等有关部门应该如何做。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尝试理论联系实际,思考如何将能源开发和生态环境治理同步化,避免环境污染。

三、组际交流,深化思维

组际交流也是案例教学法中的重要环节,我在教学中常常组织学生围绕思维的矛盾点和困惑点进行组际交流。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同时还能从同伴处获得启发。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探究效果也会变得更好。

例如,教学高中地理必修3中的《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时,我向学生展示了相关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了解长三角地区对珠三角地区的冲击,并鼓励学生进行思考:长三角地区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为何国际直接投资持续发展,并且超过珠三角?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他们的观点发生了分歧。有的学生认为:“这是因为上海的经济实力很强,而珠江地区并没有一个城市有上海这样的实力,所以长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比珠江三角洲发达。”但是也有学生认为:“其实南京的实力也很强,打破了二元经济,但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二级城市实力不强,这才是主要原因。”我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围绕问题的焦点展开探究。

在组织学生开展组际交流之前,我先倾听学生的想法,一旦发现学生的意见不统一时,就把握住这个契机,鼓励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这样就能拓展学生思维。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的不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各种问题。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能更好地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鼓励学生围绕特定的问题展开思考,久而久之就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沙海案例教学法
视觉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三北工程:将沙海变成林海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茫茫沙海浩无边(书法)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