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生活教育思想的应用

2019-01-11山西省临县第一中学校刘艳艳

中学政史地 2019年21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思想

●山西省临县第一中学校 刘艳艳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加强对学生的生活教育与道德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品质。

一、道德与法治生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思想是教学要基于生活、基于实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开展教学。

1.在生活中实施法律教育。

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教学中教师如果只关注教材内容,很容易造成教学过程单调和乏味。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魅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在教育实践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实施法律教育,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在社会中进行道德教育。

学生的道德认识是在社会实践中提高的。在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加强认识,强调学校教育应该联系社会现实。

3.在实践中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教学做合一也是陶行知学生倡导的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哲学思想。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生活教育思想的一致性

1.生活教育思想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实践。

当前的课程改革强调我们的教育应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进行讲解,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消化与吸收。与此同时,当前的教育实践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2.生活教育思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培养的应是具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的教学不应该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解放学生的双手、大脑,促进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是教育应该侧重的方面。当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探究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社会生活。

三、生活教育思想的具体实践

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进行反思,进一步提升应用生活教育思想的能力。

1.制定的教学目标要贴近学生生活。

对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来说,课程目标的实现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知识目标为例,青少年学生需要掌握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并学会正确地看待身体的变化。因此,在讲述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时,我引导学生做了一份简单的问卷调查,内容涉及生理、心理变化。对学生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我在课堂中匿名展示了学生的困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以能力目标为例,学会调控情绪是中学生应该掌握的一个重要能力。在有关调控情绪的教学中,我展示了许多生活实例,如考试失利不能走出失败的阴影等。通过探究讨论,让学生自主总结调节情绪的方法,提高能力。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例,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是中学生应该形成的基本情感目标。

2.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生活相联系。

教学内容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多多关注学生的生活。第一,注重家庭教育资源的挖掘。例如,在“爱在家人间”的教学中,通过征集家人间的基本信息,对比感受家人的爱,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第二,注重学校教育资源的挖掘。例如,在讲授“集体生活成就我”时,采访班级成员,思考自身责任,引导学生学会在集体中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第三,充分挖掘社会生活资源。例如,在对法律知识的讲解中,通过选取大量的现实案例,以案说法,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关注社会现实。

3.教学方法的使用坚持知行统一。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坚持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做到知行统一。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布置实践性作业,如“生活废物改造”,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让学生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思想与“剑”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