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学习评价多样化探究

2019-01-11江苏省南通崇川学校张美云

中学政史地 2019年21期
关键词:等高线评价课堂

●江苏省南通崇川学校 张美云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地理课程学习后,准确全面的评价能够反映学生在某一时间段的学习状况,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并能有效地指导后期的学习,更好地创建高效地理课堂。

由于初中地理相对较弱的学科地位,目前的地理教学评价方式尚停留在“期末一张卷”的落后阶段,这种以分数来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会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产生片面认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明确指出,地理学习评价应以本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标准为依据,体现课程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本着“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原则,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在评价方式上做了以下探究。

一、改变评价的实施者,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传统教学评价的实施者主要是教师。教师基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期末一张卷”的分数给出评价结果,使学生被动地接受这个结果。在这个评价过程中,教师具有绝对的发言权和决定权,所以,这种评价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同时,这种追求分数的评价方式,会导致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的教学,忽视学生能力和情感的培养。我们可以尝试改革教师的评价方式,引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将评价的主体从教师变为师生。

以课堂中的合作学习为例,每个孩子都可以从课堂专注度、参与度、与组内成员的合作和交流度、主动展示合作成果、勇于课堂质疑、灵活运用等角度进行自评和互评,评价的内容可以从“我能认真听讲,专注同学的发言”“我能主动举手”“我能积极参加小组合作,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同学的表现很棒,因为……”等方面,进行A、B、C三个等级的评价。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习能够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在参与中肯定自己,增强自信心。

二、改变评价的形式,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期末一张卷”的评价结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学习结果,但是在反映地理核心素养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及“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却有很大的局限性。从关注学生主体性和差异性出发,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潜能,我们尝试在评价的形式上做了一些改变。

1.地理课堂我来讲。

以学生为主体是我们一直倡导的新课程改革目标,而现实中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课堂依然占大多数,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逐渐失去最初的兴趣,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为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等方面出发,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发挥的课题,将学生请上讲台担任小老师。

2.地理教具我来做。

地理课程的学习与地理教具的使用密不可分,如地球仪、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等。以制作等高线地形判读模型为例,在学习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这一部分内容后,教师要求学生以橡皮泥或者白色泡沫为原材料制作模型,要求展现山峰、山脊、山谷、陡崖等山体的不同部位,并根据自己制作的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分析缓坡、陡坡的等高线差异,最后在班级中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分享制作的心得。学生从准备材料到最后制作出模型成品,不仅需要知识的储备,也需要一定的动手动脑能力。

3.地理作业我来编。

传统的地理作业就是完成配套的练习题,其实,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自选地理作业。比如:绘画水平高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份保护地球的公益海报,或者办一期有关地理的专题黑板报;书写水平高的学生可以编制一份地理百科知识手抄报;喜欢阅读课外地理书籍的学生可以向同学们介绍一本自己最感兴趣的书,并写出简短的书评;写作水平高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撰写小论文;等等。这样的形式既考查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彰显了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实践证明,学习评价多样化的探究让评价不再单一,当有更多的“尺子”去评价学生的学习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比以前更加浓厚,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能得到大大提升,能不断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猜你喜欢

等高线评价课堂
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地形图的阅读
一种基于Fréchet距离的断裂等高线内插算法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专题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