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ick Brandt

2019-01-11翻译杨梦楚编辑黎悦瓣美编安宏宇

摄影之友(影像视觉) 2019年7期
关键词:布景大象摄影

翻译:杨梦楚 编辑:黎悦瓣 美编:安宏宇

我们和摄影师Nick Brandt讨论了他的摄影集《空无的世界》,这部作品描绘了正在不断遭到破坏的东非自然环境。

上图:《瞪羚走过金合欢树林》“在别处找到的枯树被种来拍照,我们预先打好光,然后等待动物进入森林。”

N ick Brandt的作品将艺术和行动主义合而为一,始终与“消逝的自然世界”这个不断出现的主题相关,是因为古往今来都有无数自然景观遭到人类活动的破坏。Nick Brandt曾在伦敦圣马丁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电影,并于1992年搬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生活(他现在仍住在那里)。从1995年起,他便意识到东非的自然环境正在遭受破坏,这些问题促使他拍摄了开创性的摄影三部曲:《在地球上》(2000-2004年)、《阴霾将至》(2005-2008年)和《穿越疮痍》(2010-2012年)。我们采访Nick Brandt时,主要讨论了他的最新作品集《空无的世界》,这本书籍中展示的作品都是全景合成的,再次描绘了人类对自然环境还在不断升级破坏。

Nick Brandt成为摄影师已经18年了,但因为他的每一个系列都建立在十分复杂的视觉和技术上,耗时数年才得以完成,所以作品数量不算很多。拍摄《空无的世界》花了6个月的准备时间、6个月的拍摄时间和10个月后期整理制作时间,最终只制作出45张大尺寸照片。Nick之所以创作这个系列,是因为他看到了“人类大肆侵占的土地不久之前还是野生栖息地,一切变化发生的如此之快”。

右图:《狮子和加油站》“布景是预先照明好的,包括画面外的红色尾灯。最后这只狮子和其他动物一起进入了画面。机位不动,剩下的布景搭建好后进行了拍摄。”

Nick Brandt

摄影师

1964年,Nick Brandt出生于伦敦。他在圣马丁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电影。在最新系列作品之前,Nick 以彩色摄影的形式进行创作,他的行动主义和作品主题与消逝的自然世界有关。

个人网站:www.nickbrandt.com

“后来这些布景被移走,所有组件都被回收,几乎没有浪费。在现实的场景中没有拍摄痕迹遗留。”

《空无的世界》是一个志向颇高的项目,展示了一个被道路和车站等失控发展淹没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动物不再享有在东非自然中赖以生存的空间。Nick Brandt坦言:“这些照片是在肯尼亚马赛族生活区用人工搭建布景拍摄的。后来这些布景被移走,所有组件都被回收,几乎没有浪费。在现实的场景中没有拍摄痕迹遗留。”作品中,他把动物与典型的人类环境并置,霓虹灯、公交车和混凝土建筑取代了动物曾经生活的自然栖息地。

在一幅尤其令人心碎的作品中,公路建筑围栏贯穿在一群大象间,灯光照亮了这一残酷的场景。尽管Nick Brandt发表了反对人类破坏的声明,但他镜头下的人们也常常无助地被“进步”的浪潮无情席卷。他说:“这些人们从未被描绘成侵略者,因为他们不是。”由于贫困农村人口所依赖的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对他们的影响总是最大的。真正的元凶——大多数政治家、实业家和那些自私自利的人都不在镜头前。

每张照片都是由两个瞬间合成的,Nick Brandt在两个不同的画面中拍摄了动物和人。“最初只是先搭建部分布景,对其进行照明。几周后,等该地区栖息的动物适应了这种环境就开始拍摄动物。拍到了合适的动物照片,就开始搭建完整的布景。第二个画面随后在完整的场景中拍摄,群众演员是从当地社区和其他地方挑选出来。大多数照片拍摄时相机固定不动。最终的大尺寸作品是由两次素材合成的。”

正如你想的那样,这样的作品需要周全的筹备。Nick Brandt形容:“在进入正式的拍摄阶段之前,有好几个月的调研和尝试。每台中画幅相机都固定在一个旋转装置上,可以快速连续拍摄三张,并合成全景拼合照片。每台相机都通过内部网连接到基站,在那里我们可以调整光圈、快门和感光度,还可以下载图像。”

对页上图:《大象与尘土飞扬的汽车站》“作品中,观念性的自然世界为现代人类世界的人工光源所笼罩。”

对页中间图:《鬣狗与河床》“河岸上的临时布景几乎全是用租来的脚手架和灯柱搭建的。”

上图:《盲犀牛与车库》“这是为数不多的照片之一,所有的元素都不是在一个地方拍的,因为没有犀牛居住在未设防的土地上。这是一只肯尼亚北部保护区的10岁盲犀牛,是由看守它的护林员在轮胎前牵着它拍摄的。”

上图:《有大象和挖掘机的桥梁工程》“这幅作品像其他作品一样,是在同一个地点拍的。相机安装后的第一天早上,大象走了进来,走过了地面上的挖掘机履带。”

“动物拍摄阶段大概就有25人,为时两个月的夜间拍摄则增至50人。有一次拍摄,演职人员增加到300人,预算压力最大的夜晚,工作人员增加到了500人。”

就拍摄地点而言,Nick Brandt没有太多选择。“必须是布满尘土、过度放牧的土地,被侵占并且未设防,野生动物至少在夜晚仍然会游荡在那里。”

为了处理后勤工作,工作人员的数量也很庞大。制作人员就有两名助理摄影师、一名助理导演、一名灯光师和一个大型艺术部团队。“动物拍摄阶段大概就有25人,为时两个月的夜间拍摄则增至50人。有一次拍摄,演职人员增加到300人,预算压力最大的夜晚,工作人员增加到了500人。”

拍摄大型动物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布景工作并不总能顺利进行。最初的主要挑战是动物们没有来到相机设置的地方。Nick Brandt说:“现在回想起来,这并不奇怪。我们当时在没有设防且有人居住的牧场拍摄。当我为这10个场景选择位置时,其中8处是动物可能会经过的地方,而不是它们实际经常栖居的地方。我太乐观了,还以为它们会被我们设置在每个地方的小水坑吸引并驻留在那里。然后当它们在相机前移动,闪光灯齐发,拍摄完成。最后,我不得不拆除那些相机和照明设备,重新设置机位,这样才能有更多拍摄成功的机会。

“有一张照片是一只瞪羚在一片荒芜的金合欢树林中,树林是我们种来拍照的(见开篇图)。5个月过去了,我们只拍到了瞪羚,没有拍到大象。最后,我把整个森林移到了一个大象经常出没的地方。同一天晚上,象群推倒了所有的树。”

拍摄《空无的世界》是Nick Brandt第一次使用中画幅数码相机并以彩色摄影拍摄,这也是为之后举办展览和出版作品集能印刷出高清照片而准备的。“这是我第一次使用数码相机,并用闪光灯在晚上拍摄。幸运的是,我有一个很棒的助手Andrew Davies,他对一切了如指掌,在最初的几个月里,他真的帮了我大忙。”

Nick Brandt发现,能够在弱光下拍摄并知道自己仍然可以拍出优美如画的照片,真的是一种解放。“相机配备了一个CMOS 50MP传感器,所以当我把这些画面拼接成全景图时,我可以用ISO 25000的标准拍摄它们,而且仍然能够制作出约为3米长的照片。”

《空无的世界》有一个专门的网站(www.thisemptyworld.com),Nick Brandt鼓励观众全屏观看图像,而不是用手机加载。他认为我们整个社会的人都在小屏幕上观看图像,所以一些艺术和影像的魅力正在消失。“随着人们将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手机上,视觉上更复杂的作品(比如《空无的世界》)受到了挫败。我担心越来越多的视觉创作者会有意识或潜意识地调整图像,使其更适应Instagram这种流行视觉平台,这也是最不恰当的做法。”

对页上图:《有长颈鹿和工人的公路建设》“照片中的人招募自当地,他们从来都不是入侵者。”

对页中间图:《斑马走过燃烧的焦土》“这些动物受到水洼的吸引来到相机的位置,水洼之后被处理成受污染的样子。”

对页下图:《工地沟壑上的工人和小象》“这幅作品无法用言语概括……”

当提到作品的灵感是来自哪里时,Nick Brandt说自己是从Edward Steichen、Sally Mann、Richard Avedon、Eugene Smith和Josef Koudelka等摄影师那里获得了自己的灵感。“这份名单还在继续,这些人全是黑白大师。这很奇怪,因为我现在已经改拍彩色了。”他还钦佩Pieter Bruegel父子、Hieronymus Bosch和Francis Bacon等艺术家。他不喜欢描述或“归类”自己的摄影风格,并相信它会随着每一部作品而改变。“我会让别人来描述这种风格(当然,我之后可能会对我认为不适合的描述感到恼火)。我并未身处行业内,这是因为我至今从未拍过商业摄影或委派任务。”

“空无的世界”已经在伦敦、纽约和洛杉矶展出,影集也已出版。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制作,对于这个艺术项目被大众接受的程度,Nick Brandt是怎么想的呢?“我认为接受度很好——但同样,摄影师不应该评判作品是如何被接受的。摄影的美妙之处就在于,摄影师在不逾矩的情况下可以随心所欲、无拘无束、自得其乐地拍照,尽管有时超出了合理范围。”

影集《空无的世界》刚刚上市,这促使Nick Brandt准备在几个月内研究、开发并寻找一个新项目——他计划在2020年拍摄,并于2022年初推出。这个视觉主题很可能延续他现在的创作主题。“不幸的是,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破坏永无止境。因此,只要我能找到一种我所希望的新颖视觉表现方式,这个主题就永无止境。”

“摄影的美妙之处就在于,摄影师在不逾矩的情况下可以随心所欲、无拘无束、自得其乐地拍照。尽管有时超出了合理范围”

Nick Brandt的新作《空无的世界》现已由Thames &Hudson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包括Nick的介绍文章和幕后花絮。读者可在网站www.thisemptyworld.com上观看《空无的世界》全尺寸大图。

猜你喜欢

布景大象摄影
舞美布景设计制作流程优化与应用
——以国家大剧院舞美布景设计制作为例
大象无形
认真的大象
布景技术在T台艺术中的运用与创新
舞台布景模块化
大象
天凉了下来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