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美自然

2019-01-11翻译王雷编辑黎悦瓣美编严雨

摄影之友(影像视觉) 2019年7期
关键词:微距花卉花朵

翻译:王雷 编辑:黎悦瓣 美编:严雨

有什么比大自然的风光更吸引人的呢?这份指南带领你尽览勃勃生机的世界。

夏天所有生物都恢复生机,旺盛生长。大量的花朵和昆虫可供我们拍摄,是出去拍照的绝佳时机。

为了帮助你更进一步拍摄,我们跳过了相机的基本设置建议,并鼓励你亲自去体验。你可以故意把镜头弄脏、移动镜头创造模糊的照片,甚至把花卉冰冻起来拍摄。做好准备,抓起相机融入大自然中拍摄吧!

PART 1 华美花园

选择花儿开得最盛的季节,用一系列简单的摄影技术拍摄这些精心设计的户外空间。

大多数城市都有公园、植物园可供我们在这个季节前往观赏。当你找好拍摄地点后,可以上网搜索研究一下当季有哪些拍摄对象。拍摄前确认天气非常有必要,但是也要做好在一天当中应对各种天气条件的准备。例如在大风天气,将快门速度设置得更高可以凝固植物与树叶,除非你是有意想拍出艺术模糊效果。

在构图方面,公园、植物园在视觉上非常杂乱,所以每一次拍摄都要在心目中找好一个焦点。如果你不知所措,可以尝试从拍摄单一花朵的肖像开始,渐渐放宽视野纳入更多花朵,直到最终拍摄整个花坛甚至花园的全景。

专家技法

起早出门

如果你能获得特别许可,并在正常开放时间以外进入拍摄地点,黄金时段(日出后与日落前)是在花园中拍摄的魔法时刻。此时此刻光质会更柔和、更分散,这样一来光线会更加均匀、没有刺眼的高光破坏花瓣与枝叶的色彩。当太阳在空中的位置较低时,拍摄的机位也要放低,利用逆光增加场景的氛围并强化特定拍摄对象的轮廓。如果光线反差较大,可以将相机切换至点测光模式以获得有效的测光参数。

Project 1 关注天气

任何户外拍摄都有赖于天气情况,但是不要怕,对任何天气变化作出调整并拍摄到最满意的园景,是完全可能的。明亮的阳光实际上是最难拍摄的场景之一,而且此时高反差的光线会为原本杂乱的场景增添更多杂乱的光影。光线条件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但增加一块反光板或一面小镜子来填充植物的阴影部分会带来一些帮助。当拍摄对象位于阴影区域时此举同样有效。

阴天时更容易曝光,此时光线更均匀,色彩也更加饱和。不过要小心别让白色的天空过曝,如果可能,可以在构图时将沉闷的天空完全排除在画面之外。

抛开光线不谈,涉及到娇嫩的植物和花朵时,风就成了一大挑战。尽管如此,你也可以利用阵风作为创作上的优势,有意设置缓慢的快门,让茎与树叶的运动呈现出动感模糊效果。在拍摄前查阅天气预报,但要做好准备在拍摄当天适应各种天气变化。

摄影器材多功能微距镜头微距镜头既可以进行1:1放大拍摄,也可以对远距离物体合焦。尼克尔105mm f/2.8镜头针对微距题材进行了优化,但同时也足以适应广泛的园艺拍摄条件。

Project 2 乱中取简

拍摄园景的思路是捕捉灌木、树木、植被和鲜花在当地构成的和谐景象。话虽如此,但并不需要你用广角镜头和横向构图拍摄大场景。花点时间接近拍摄样本,选择那些借助颜色、形状或纹理吸引到你的景物,使用微距镜头或长焦镜头,凑上前去放低身姿拍摄你喜爱的花朵。

器材方面,一支70-200mm变焦镜头非常适合从杂乱的区域隔离出单一物体,大光圈还可模糊背景。为了辅助构图,使用三脚架非常方便,但也不是必不可少。将相机切换为实时取景模式,旋转变焦环让主体植物占画面主要位置,然后调整焦点。

Project 3 降低机位

虽然只是走到一个场景前面迅速拍一张照片这么简单的事情,但说起来没有什么比在眼平高度拍摄一张花园的照片更“业余”了。对于一幅真正让人身临其境的照片,应该把机位降低到与被摄物体所处高度同一水平。

别怕躺在地上,可以用大衣或地垫防止身上粘泥。不过如果你没有那么灵活,或者你足够幸运拥有带翻转LCD屏的相机,可以开启实时取景后将相机放低到接近地面,利用显示屏帮助完成取景构图。

从低角度拍摄在暗光环境也有帮助。例如在这张照片里,逆光为这些雪花莲勾勒出一圈柔和的轮廓。在更高的高度不可能拍摄到阳光从远处的树木之间洒下来。

PART 2 如画植被

在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探寻如何记录花儿与枝叶的性格与色彩。

拍摄植物和花卉没有特定的设置,不过大光圈、低角度和虚化的背景是最受欢迎的。

当遇到恶劣天气来袭时,别急着找地方避雨。相反,可以充分利用富有戏剧性的夏天雷阵雨增强现场气氛,但记得一定要保护好相机和自己。等阵雨过去之后,所有花朵和叶子都覆盖着水滴,也是非常好的拍摄场景,水滴为普通的花卉照片添加了兴趣点。

专家技法

聪明的色彩

色彩理论是所有视觉艺术形式中的重要元素,因为某些色彩组合可以用来在画面中创造反差或和谐。你会注意到互补色经常出现在自然界中,所以尝试捕捉在色轮上相对或相邻的颜色——并注意这对图像具有哪些效应。在上图中,对立的蓝色与橙色形成的反差带来了大胆、醒目的图像效果。

Magda Wasiczek

Project 1 最佳角度

拍摄前先思考,拿着相机可以拍摄哪些角度。例如从上方向下俯视花朵,以及从下面将镜头冲上拍摄。最佳角度也可以由方向决定。逆光可以带来环绕主体的轮廓光,而侧向照明则能够增强纹理。

Project 2 高调效果

“高调”一词通常用于形容明亮且包含大量白色细节的图像。采用高调效果适合季节性很强的花卉。拍摄技巧是上三脚架,把拍摄对象平放在灯箱上拍摄多张照片(对花卉和背景分别曝光)。合成的照片能保留花朵的细节。

Magda Wasiczek

Project 3 拍摄单独花朵的肖像

用单个主体充满画面是拍摄花卉常见且效果明显的方法。近距离拍摄让背景处在焦外位置,适合大场景非常杂乱的情况下拍摄花卉的理想方式,而且在路边就可以拍摄。

想拍摄这种效果需要一支对焦距离很近的镜头,例如专用微距镜头。也可以为套机镜头装上近摄镜增加微距能力。使用光圈优先模式,然后设置比较大的光圈如f/4,同时设置低ISO以保证画质。使用支撑设备确保镜头稳定,也能避免由于高放大倍率造成相机模糊。

如果拍摄时的景深非常浅,让焦点对准正确的位置将非常困难。一般来说会希望距离相机最近的花瓣或花朵中央处于锐利的焦内区域。

摄影器材LED灯小型LED灯非常便携,能装进包里带到拍摄现场。将灯在花卉主体周围设置好。它们不会过热,所以不会造成花朵萎蔫。

PART 3 野趣探奇

如果你有条件在公园或自然保护区内拍摄,除了花卉,也可以拍摄一些小动物。

在野生动物世界,这个季节是它们展示的时间,有许多非常好的拍摄机会。你或许会听到候鸟熟悉的叫声和蜜蜂的嗡嗡声,大型哺乳动物例如獾类提高了活动水平,因为温暖的季节为它们带来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动物能为照片带来新的亮点,既可以单独拍摄动物,也可以和花卉相结合一起拍摄。但拍摄时要了解动物们的行为和习性,提高拍摄成功率。这些知识与完善相机的技能同样重要。

专家技法

预对焦

尽管微距镜头上的自动对焦非常精确,但对于速度更快的昆虫例如蝴蝶,最好能够手动预对焦到一朵花、树枝或叶子上,然后等待目标出现。在设置方面,使用快门优先模式设置一个高速快门可以凝固它们的动作。这项技术的关键在于预测被摄主体的到来;对于蜻蜓这样不可预知的生物,可以人为添加一些栖木。这样你就能确切知道它们将要降落的位置,并随时准备释放快门。

Project 1 系列照片

将这类照片作为一个拍摄计划去执行,时间的投入是成功的基础。对于动物园的鸟儿这样的拍摄对象只要你找到感觉就更容易拍到,而翠鸟这类更加稀少的品种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别说需要满足动物和花卉这两大元素。拍摄翠鸟的最佳时机是夏季的几个月,提前熟悉器材设置、镜头与拍摄技法,意味着当适当的时机到来时,你已经做好准备拍摄决定性的那张照片。

如果你对鸟儿有广泛的爱好,那么有许多自然保护区可以拍摄到许多来自异国他乡的物种,而且往往能够找到专业搭建的隐蔽所。即便是在比较常见的花园里,也可以建立一个鸟类喂食站,提供食物和水。不用你跋山涉水,鸟儿自动飞到你的拍摄范围内,让你轻松拍到好作品。

摄影器材长焦镜头一支像70-200mm f/2.8这样的镜头是拍摄动物的灵活之选,如果它们开始移动,你也可以迅速重新构图,但最好是构好图等待动物的来临。如果需要拍摄更小的对象,例如鸟类,又需要用负担得起的方式延长焦距,可以加装增距镜。

Project 2 夜间观察

虽然许多动物在夜间更加活跃,但也有部分种类是完全在夜间活动的。像狐狸和獾这样的拍摄对象,乡村地区都很常见,但是当你伸手去拿相机的时候,它们不会在附近转悠。

拍摄夜行哺乳动物需要计划与耐心,并对它们的行为习惯有一定的了解。在保护区或当地寻找动物活动的踪迹,然后用它们喜欢的食物作为诱饵。持续这一过程直到它们习惯在同一地区觅食。一旦喂食点准备完毕,就可以在三脚架上设置好相机和闪光灯,预对焦于喂食点,用遥控快门线释放快门。保持不动,并将相机设置为静音模式。

Project 3 相机陷阱

相机陷阱是一种令人兴奋的拍摄方式,用来拍摄好奇但害羞的生物,以及那些只有在夜间外出活动的物种。首先你必须找到拍摄对象,可以向当地人寻求指导,也可以在野外设置跟踪摄像头、用低分辨率照片查明动物的位置。一旦查明确切位置,就可以戴上手套架设主相机(根据不同物种设置正确的机位高度),这样就不会留下强烈的气味。可以架设闪光灯也可以不用闪光灯,但是广角镜头让你有更大机会将动物纳入画面。还有别忘了清除相机视野内的干扰物体,例如树枝或树叶。

要获得高质量的拍摄效果,可以使用数码单反相机并通过运动传感器控制释放快门。专业无线传感器, 例如Camtraptions的产品(www.camtraptions.com)是此类摄影题材的理想选择。

PART 4 创意拍摄

无论你是准备采用抽象的拍摄手法,还是只想尝试一支新镜头,这个季节都是享受摄影乐趣的绝佳时机。

除了常规的拍摄,为什么不借此机会尝试一些全新的摄影技术呢?在此鼓励大家大胆尝试,无需顾忌一项技法是否真的奏效。

拍摄方法数不胜数,从摇镜到使用柔焦技术;透过有纹理的玻璃拍摄可以获得有趣的扭曲效果;向背景喷水以创造圆形散景光斑。你可以改变拍摄对象本身,在水下拍摄花朵,将花冻在冰里,甚至把它们放进微波炉。如果你对尝试各种创意附件感兴趣,可以使用微距延长管或倒接现有镜头,以获得不同程度的放大倍率。

Getty

专家技法

冰冻花朵

将花束放进冰箱,用冰将其封冻,是拍出不一样照片的有趣的方法。要将花朵冻结,你需要水、冰箱和用来放置它们的透明容器。先向容器中注入少量的水,将这一层冻住(为了固定花朵,接着再向上面增加一层水)。一旦冰冻,将你的作品从容器中倒出,使用微距镜头拍摄主体。

Project 1 移动相机

长曝光是创意摄影百宝囊中的重要支柱,但大多数时候这一技法都是用来模糊场景中的移动元素。在此我们建议设置较长的曝光时间,但是在曝光过程中移动相机使整个场景变得模糊。

首先将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切换到快门优先模式或手动曝光模式,以便控制快门速度。尽可能设置最低的ISO和较大数值的光圈,例如f/18,减少照射到传感器上的光线。先从1/30秒左右开始,逐渐延长快门速度以适应曝光。如果无法达到足够慢的速度,可以在镜头前加装ND减光镜。

寻找清晰的彩色线条,这样在左右或上下移动相机拍摄当前场景时可以使线条模糊。垂直方向的植物干茎或树木拍摄效果很好,而类似70-200mm焦段的镜头可以放大画面突出其中的元素。开始用单手顺畅地移动相机,用另一只手释放快门(在移动中),并保持移动直到曝光结束。

摄影器材尝试Lensbaby镜头特殊效果镜头,例如Lensbaby出品的系列镜头可不是玩个新鲜那么简单。这款Lensbaby Velvet 85在f/1.8时为图像注入了空灵的光晕是拍摄印象派花卉肖像的完美选择,而且还具有微距功能。

Magda Wasiczek

Project 2 涂抹镜头

如果我们建议在镜头前涂抹凡士林油,从而在拍摄花朵时创造出柔焦效果,你是不是认为我疯了。好在涂了凡士林的滤镜清理干净还比较简单,在这一过程中不会伤害任何镜片。你可以把凡士林涂抹在便宜、透明的UV镜上,然后拧在镜头前,也可以涂抹在覆盖在镜头前端的保鲜膜上。

首先用一根手指或刷子将少量膏体抹到镜头前。即使是少量凡士林,柔光效果也很明显。增加更多的膏体可以获得更为抽象的影像,如果油膏挡住了光线,需要加1挡曝光补偿。多尝试是关键,因为凡士林的涂抹方向也会改变照片的效果。可以尝试用手指在镜头前端画出不同的形状,并向不同的方向滑动。搞定以后只要用酒精湿巾即可擦拭干净。

PART 5 前往市区

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捕捉绿色。

我们并不都住在古色古香的花园天堂附近,也不可能都获得进入这些场所的许可。在远离农村的城镇和城市中也有足够的拍摄机会。你在寻找拍摄对象时可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因为它们不可能都是自然的“指定”地点,尽管城市地区也有自己的公园和保护区。与其完全避开城市元素,不妨尝试同时将自然与人工景物纳入画面。

Project 1 互为反差的景物

只要将相对的想法纳入同一个画面,例如建筑与花朵,就能以一种很好的方式容纳城市生活元素,而不会让它们成为主导。考虑如何用不同的方式将树叶作为构图元素,主干道两旁的树木可以作为引导线,而花朵可以成为建筑物的画框。其他天然的画框包括树枝、门道、拱门和窗户。

摄影器材偏振镜当天空湛蓝、色彩明快时,在镜头前添加一片圆偏振镜可以获得更加生动饱满的色彩。圆偏振镜还能减少水面和玻璃的反光。

Getty

Getty

专家技法

空中俯拍

用航拍手法来表现城市绿地是非常有效的,不过在公共区域,特别是繁忙的城市,使用无人机受到严格限制。无论身在何处,飞行之前都要获得相关部门和土地所有者的许可。当你俯视一个场景时,它就变成了二维图像,所以在脑海中一定要构思好,拍摄有趣的形状和线条。要想获得更加动感的效果,可以尝试夜间飞行。

Project 2 城市公园景观

在世界各地的城市里都有公共自然场所的公园——人们在此放松身心、野生动物在这里繁荣生长。由于这些区域往往经过精心设计以包容城市景观,因此可以在构图时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在这张城市公园照片中,一条人行道将观众的视线引导到现代化的摩天大楼。

风光即便是在城市中,也是五彩斑斓的,任何萌发的新生命在一片蓝天的反衬下都格外夺目。使用偏振镜可以让色彩更加饱和。在你的照片里,可以留意对称的形状和不寻常的视角。是时候清理干净落灰的超广角镜头外出拍摄了,设置更大的光圈值,例如f/11或f/16,让远景中的元素与近景同样清晰锐利。

猜你喜欢

微距花卉花朵
微距下的昆虫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微距下de雪花
死亡花朵
挑选微距镜头时都该看什么
《花卉之二》
《静物花卉》
我们依赖花朵
法兰克福“春天”花卉展
开放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