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组合作课堂模式下语文导学案的设计

2019-01-10莫通跃

珠江教育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独学互学重难点

莫通跃

(封开县河儿口镇中心小学,广东 肇庆 526535)

在目前的课堂教育体系中,很多教育专家与一线教师都意识到传统课堂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全面持久发展等方面存在不少缺失,于是对传统课堂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由强调老师的“教”转为强调学生的“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与习惯,“导学案+小组合作”课堂就是其中一种模式。

在“导学案+小组合作”课堂模式中,导学案作为指导学生进行“自学、互学、共学、延学”的路线图,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设计一份既适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又符合学科特点的导学案,是一个值得我们重视、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师对导学案的理解有所偏差,以为设计导学案就是将授课的知识点化为一个又一个问题,往往会走进“习题化”“练习案”的误区,上课过程就是学生在不断地做练习,老师评讲练习,失去了学科原本该有的味道,也失去了导学的意义与作用,这种现象在语文学科显得更为普遍、更为严重。

那么,一份语文导学案该如何设计呢?笔者认为要注意做到六个“要”。

一、设计导学案要理顺“四学”的关系

在小组合作的课堂模式下,各地各校提炼的说法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按照“学生自学、小组互学、师生共学、拓展延学”四个环节进行。“自学、互学、共学、延学”四个环节既是相对独立的步骤,也是有机整合的链式整体。独学任务是总纲,学习一篇课文所有的任务都在独学里呈现。互学、共学就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在自学中无法解决的问题,不提出新的学习任务,只是对完成独学任务作出指引性的学习建议,是独学任务的延续。而延学则是对独学任务完成情况的检验与拓展。

二、设计独学任务要做到知识问题化

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不少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我们在编制导学案的时候,应该根据单元的主题以及课文重难点去梳理、挖掘、重组、生成,不是所有知识点都采用,而是有选择性地将与学习重难点相关联的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让学生能够通过导学案里的问题进行自学、互学、共学、延学。

在设计、选择独学任务时,教师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二要注意独学任务在精不在多(如表1所示)。既让学生有能力进行有层次有梯度的自学,又不觉任务的繁多而失去兴趣和动力,更重要的是把时间聚焦在突破重难点上。

三、设计独学任务要做到问题探究化

问题设计如果缺乏探究性,过于简单或是答案唯一,课堂就容易成为个别活跃学生的表演秀,长久下去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在互学、共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点评等能力。教师在设计独学任务时一定要注意问题答案的多样性与开放性,如此才能放开对学生思维的束缚,让学生在快乐的探究中成长。因此,笔者在设计导学案时,每一个任务都会考虑到这一原则。如“再读课文,我会欣赏”这个任务(见表1),50个学生就可能有50个答案,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探究中收获知识,收获成功的喜悦,收获对学习的兴趣与自信。

四、设计独学任务要做到探究层次化

一份有梯度的导学案,才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探究文本,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自信得到提升。同时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①号学生感到挑战,让②号学生受到激励,让③④号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对学习的兴趣。

(一)独学任务的层次化

笔者设计独学任务时,通常会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设计有梯度的四个独学任务(如表1所示)。“任务一”是初读课文,将生字、新词和课文主要内容作一个简单的梳理。“任务二”是再读课文,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句段,说清喜欢的理由即可。“任务三”即默读课文,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疑问,学贵有疑,学生有疑问说明对文本认识有了属于自己的思考,提出自己的疑惑,更好地为下一步全面理解文本埋下伏笔。“任务四”是根据单元主题和课文的学习重难点提出一个具有可探究性的难题。

(二)共学建议的层次化

学生的展学是小组学习成果的最佳检验平台,通过与全班同学交流质疑,加上老师及时的指导,学生能够收获更多。共学效率与质量的高低与能否抓住文本的重难点密切相关,而语文学科的共学成功与否正在于有没有引导学生围绕重难点反复品读文本。因为独学环节里的“任务一”至“任务三”,对于学生来说完成的难度不是很高,通过个人的自学、小组互学,在共学环节教师稍加点拨就可以了,而独学“任务四”通常都是围绕文章的重难点所设计的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学生不易理解,这就是师生共学的重中之重。

因此,共学主要围绕独学“任务四”去展开。但由于问题的难度往往对每个小组的①号学生都是挑战,更不用说小组其他成员,因而就有必要将难题分解为几个小问题或是从几个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如表2所示),这样既降低了难度,又能够让各个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能操作的方式去探究,为全班有气氛、有效率的共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表1 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导学案独学部分

表2 六年级下册《凡卡》导学案共学部分

五、语文导学案要有语文味

所谓“语文味”,就是在教学中突显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通句子,读懂文章,既要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也要得到情感的升华,并培养良好的价值观。由此可见,学生多种形式的“读”在语文课尤其是阅读教学中是何等重要。可以这样说,一节没有朗朗读书声的语文课,不是地地道道的语文课。

(一)互学建议要彰显“读”

小组互学既是对学生独学任务完成情况的相互检查,也是学生学习成果的交流与展示,更是兵带兵的主阵地。与数学学科不同,语文学科很讲究在读中感悟,如果学生仅仅是对一对答案,交流一下看法就开展预展,那么很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小组长懂了,但其他成员却没有读懂读透,只是照抄小组长的答案,按照小组长的意图去汇报。那么这就成了为汇报而汇报,久而久之小组的其他学生会养成依赖心理,并没有真正起到“兵带兵”的作用。因而,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师一定要在互学建议里要求学生根据任务的不同,组织多种形式的读。如“任务一”中生字词自学,需要小组成员轮流进行带读,以帮助同学发现、纠正错误,“任务二”采用的是个人朗读与众人齐读,以使同学们能够领悟到你所发现的文本中的语言美、意境美。“任务三”采用的是默读,以便在安静中思考。在朗读中,让组中的①号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情感升华,让②号学生得以进一步理解文本,让③④号学生得以理解问题,为小组的有效互学打下基础。

(二)师生共学要落实“读”

在设计共学案时,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去设计展学建议(如表2所示),引导学生每一组选择一种方式进行探究,学会根据“找句子—读句子—圈关键词—谈体会—带着体会品读句子”的步骤去品读文本。在共学时,全班多组多角度地探究、展示,教师适时地释疑点拨,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突破重难点,得到情感的升华,并培养起良好的价值观。

六、延学案要有大语文概念

无论什么学科,新课授完后,教师们根据课文中出现的知识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得以巩固知识,这都是我们惯用而又很实用的教学手段,甚至有些教师能调动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创编习题,然后在小组中、全班中互考互评,让延学的效果更为明显。但笔者认为,语文学科的延学案如果仅仅是做到这些,那还不够,我们还应引导学生根据所学进行拓展阅读,这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拓宽阅读面,更是为了让学生在拓展阅读中建立大语文概念,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作铺垫。于是在每一份导学案中,笔者都会安排一篇与课文相近或相关的短文并推荐相关阅读书目,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拓展。

总之,在小组合作课堂模式下,一份能接学生地气的、接文本地气的导学案,是我们走向高效课堂的基石,也是我们一直都要慎重研究的课题。

猜你喜欢

独学互学重难点
阆中市:加深交流 互助互学促提升
闽宁妇联签订互学互助对口扶贫合作交流协议
互学双赢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小学英语高效课堂之我见
增强认知互动 促进精制加工
落实独学让课堂高效
初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独学能力的实践研究
凝聚课堂之“神”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