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女性策展人的发展

2019-01-10张甜甜ZhangTiantian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双年展策展策划

张甜甜/Zhang Tiantian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它倡导自由平等,强调维护人性与尊严。占世界上二分之一人口的女性亦在争取平等自由的权利,尤其在艺术方面,女性艺术家近几十年来一直在争取与男性艺术家平等的权利。女性主义艺术史是从20世纪70年代琳达·诺克琳(Linda Nochlin)的《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发表开始的,而独立策展人这一新兴的艺术职业是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来的。两者时间差不多,也就是说,在这一行业中女性从一开始便参与进来了,相较于其他艺术领域,在探讨女性特质方面独立策展人行业更有发言权。女性主义思潮的介入带动了女性在艺术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女性策展人数量迅速增加,已有占领展览界半边天的趋势。这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女性在智力等方面毫不逊色男性,在策展等艺术行业或许比男性更有优势。现国内外研究女性主义与女性艺术的文章较多,但是研究女性策展人的却寥寥无几,特别是对女性策展人的未来发展问题较少关注。本文旨在了解女性策展人的发展现状,探究女性策展人的未来发展。

一、策展人与独立策展人

何为策展人?策展人需要具备什么能力?此文讨论的策展人应是独立策展人。最早出现的策展人是博物馆里的常设策展人,即负责藏品研究、保管和陈列,或策划组织艺术展览的专业人员。与之对应的独立策展人是不受任何博物馆或展览馆辖制,根据自己的学术理念来策划组织艺术展览的专业人士。①

独立策展人的出现可追溯到19世纪末,但严格意义上的独立策展人则是20世纪后半期,差不多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才开始在西方社会出现的。独立策展人的出现是因为博物馆、美术馆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愈来愈多的展览,所以也就需要愈来愈多的策展人。而策展人,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曾经策展了“作为启蒙的设计——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包豪斯藏品展”的杭间教授曾说过:“策展人最重要的条件有三点:第一是想法,第二是人脉,第三是组织能力。”马西米利亚诺·吉奥尼(Massimilian Gioni)也说过:“作为策展人,你必须对展览真正做到‘事无巨细’。”

由此可以看出,作为策展人必须要有扎实的知识积累,策展人首先要做到的便是研究者和批评家,然后想要完成诸如双年展这样的一场大型展览必须要有强大的组织能力、自如应对媒体的能力、不卑不亢地求得政府支持的能力、精密测算费用的能力和承受世人批评的勇气。②

(一)策展人在西方

策展人首先出现于西方。进入16世纪,私人博物馆在西方兴起,促进了策展人的出现与发展,17世纪大量博物馆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推进策展人发展成为一种职业,自此,随着博物馆、美术馆数量的大量增多,策展人逐渐发展成为艺术领域展示推广学术成就不可或缺的关键。

20世纪以来,西方的艺术策展经历了重要的话语转向:一方面,艺术策展专注的内容逐渐从精英内容拓展到大众艺术层面,更多地纳入边缘艺术文化,实现跨学科的、多向度的文化呈现;另一方面,艺术展览突破了经验感悟、实务操作的阶段,开始着力建构有学术自身价值与理论的知识体系,将策展经验的感性知识导向具有范式主导的学科性建设。③艺术展览受众由艺术从业者拓展到普通大众,艺术展览需求增多,“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等国际大型展览兴起,随之而来的是对策展人需求量的增多,因此21世纪迎来了策展人发展的全盛时期,有人称21世纪的艺术领域是策展人的时代。

西方的策展人体制就现在来说发展相对较为完备。1975年在美国纽约成立了“国际独立策展人协会”,独立策展人有了制度上的依据。且各国有相应的基金会为策展人策划展览提供资金支持,由此出现了一大批诸如阿基尔·波尼托·奥利瓦④、温琴佐·桑福⑤、丹尼尔·伯恩鲍姆⑥等优秀的独立策展人。

(二)策展人在中国

策展行业在中国本就起步较晚,大约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本土策展人的形成期。策展行业在中国还属于新兴行业,由于中国没有专门的基金会,许多独立策展人不仅拿不到策展费,还要为自己的展览贴钱⑦,所以独立策展人的发展速度与西方相比较为缓慢,大部分策展人具有第二职业。男性策展人范迪安、高士明、邱志杰、杭间、黄专、刘鼎和皮力等可谓是中国策展界的中坚力量,他们有些是高校教师,办展览是为将自己的学术成果呈献给大众;有些是独立策展人,依据自己的独特学术理念呈献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享受。

由于中国策展行业本就起步较晚,无论是教育还是社会实践都缺乏经验,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特别是中国参与策展的不只有专业策展人员,批评家、美术史家都可以以自己的学术知识为依托举办艺术展览,这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策展人圈子。中国的艺术展览自20世纪90年代作为“舶来品”被引进,发展虽困难重重,但仍然举办了许多优秀的展览,如朱其在1996年策划的“以艺术的名义——中国当代艺术交流展”和冷林在1998年策划的“是我”等艺术展览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在社会上获得了强烈的反响。

在当代艺术中,策展人相当于一个实践型的艺术理论家、批评家,而一个优秀的策展人可以起到推动国家艺术倾向的作用。而在国际艺术活动中,推出一个艺术展,相当于推出一个民族的当代名片。⑧所以,我们应重视策展人尤其是独立策展人的发展,国家和社会上的相关机构要推出有利于独立策展人发展的政策,尤其在基金上给予支持。独立艺术家、批评家及独立策展人王南溟曾在采访中说:“目前中国最重要的是建立国家艺术基金会,而后可以由策展人申请艺术项目。这样的基金会是向民间开放的,政府只负责公开财政拨款,而不能干涉学术自由。”⑨我们期待中国策展人的崛起。

二、女性主义思潮下的女性策展人

随着几次女性主义运动的进行,女性争取了愈来愈多的权利,包括工作的权利和受教育的权利,而不是作为男性的附属品。当女性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的时候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女性的优势,她们不再是被观赏的对象,⑩而是作为一个独立体存在。在艺术高校,女性数量增多且享有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因此可以自由发挥才能不受限制。社会上女性艺术家越来越多,成功的女性艺术家亦不在少数。我们可以说,女性在艺术方面具有与男性同等的创造力。

女性主义思潮带来的影响就是在各个行业都出现了女性的身影,女性艺术得到长足的发展,策展行业也不例外。独立策展人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也已发展了四五十年,因为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策展行业里不乏优秀的女性策展人,因为当下女性可以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这就意味着在社会背景方面与男性有着平等的竞争力,所以也就出现了卡特琳·达维德(Catherine David)、玛利亚·德·柯芮尔(Maria de Corral)、卡洛琳·克里斯托弗·巴卡尔吉夫(Carolyn Christov-Bakargiev)等。可以说近十年以来女性策展人频频出现在国际顶级双年展策展人名单中,尤其是世界最著名的三大展览,标志着女性策展人全线火速开进当代艺术阵地。

(一)世界三大双年展中的女性策展人

1997年第十届卡塞尔文献展由卡特琳·达维德策展,这是第一个由女士主持、策划的文献展,可以说第十届的卡塞尔文献展在策展历史上具有纪念碑式的意义,从此女性策展人开始活跃在重要的国际大型展览上。卡特琳给第十届卡塞尔文献展定的主题是“文化教育宣言”,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对现实社会批判性的争论”,她把文献展办成了一个研究方向漫无边际的研究班,显示出了不同于男性的独特视角与理念。与众不同就会受到批判,卡特琳也不例外。对于这个不足130位参展人的国际大型展览,有人反对有人欣赏,作为国际大型展览的第一位女性策展人,卡特琳受到的批评更多。其实也不难理解,如果超出他们的接受范围,他们就会拒绝接受,就会批判,希望保持原来的样子而不改变。但也有人持支持态度,批评家爱德华·包坎普十分赞同卡特琳的做法,他认为这个“被减肥”的艺术展是“回到了出发点”,成为这个曾被艺术交易所败坏的机构的赎罪所。

而第十三届卡塞尔文献展也是由女士完成策展主持的,其策展人为卡洛琳·克里斯托弗·巴卡尔吉夫,她为展览撰写的引言徘徊在诗歌的浪漫和学术的严谨之间,激发参与者在怀疑中走进知识,在乐观中期待做梦。这次的文献展让观众的眼前一亮,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感受,文献展展出的是与男性不同视角的巴卡尔吉夫的视角和世界观,是与众不同的策展理念和道德观念。

2005年的第五十一届威尼斯双年展是由西班牙的两位女性策展人玛利亚·德·柯芮尔和罗莎·马汀妮兹(Rosa Martinez)策划主持的。也因此此届双年展带有较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世界上最有名的女艺术家和女艺术团体的作品在此亮相,比如女权色彩较为浓厚的“猩猩女孩”艺术小组的作品。且四项奖项中有三项是由女性艺术家获得。这也透露出女性策展人和女艺术家在艺术圈里逐渐占据上风。

女性策展人以其敏锐的直觉、细腻的情感、独特的视角给我们呈现出一场场艺术展览。在第五十四届威尼斯双年展上,策展人比奇·库莱格(Bice Curiger)带给我们又一次不一样的视觉盛宴。她以“启示”为展览理念,聚集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家,而且女性艺术家所占比重比以往增大。此次展览,跨越了过去与现在,建立起一种以开放和包容来面对不同项目和观念性口号的艺术谱系,女性策展人可谓是在世界展览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与男性策展人的视角相互补充,完善了世界艺术。

虽然我们不能只因为几次重要展览的策划就由此确定女性策展人在策展圈里的地位,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女性策展人的确在策展领域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这将使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不同表达方式所传达的声音,更加全面地看待艺术与世界。

(二)东方的女性策展人崛起

西方女性策展人的事业正如火如荼地发展开来,在东方,女性策展人也不甘示弱,努力寻求发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韩国2012年光州双年展是由六位女性策展人来策划主持的,她们分别是:首尔独立策展人和韩国国立艺术大学教授Sunjung Kim;东京森美术馆资深策展人片冈美;伦敦frieze艺术杂志和北京《当代艺术与投资》的特邀编辑卢迎;艺术批评家和独立策展人Nancy Adajania;阿拉伯现代艺术博馆馆长Wassan Al-Khudhairi;以及第十一届日惹双年展策展人Alia Swastika。展览以“圆桌”为主题,圆桌为形形色色的人提供了一个可以进行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六位女性策展人让此展览并没有从“亚洲性”和“女性”这一既有的脚本出发,而是通过丰富彼此的互动和关系结构的不同来共同完成策展工作。有人说六位亚洲女性策展人策展光州双年展完全是偶然,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既是偶然,也是女性策展发展的必然,我们应该看到女性策展人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

在中国策展界,女性策展人多为兼职策展人,她们多是高校教师,对某一领域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因此若在其研究领域有展览计划时一般是邀请其参与策划,例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杨阳、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陈永怡。职业的策展人则是凤毛麟角。郭晓彦应该算是一位著名女性策展人,现为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曾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首席策展人,策划主持过许多重要展览。现在艺术高校的女学生数量比例增多,越来越多的女性策展人才踏入社会,女性策展人正崛起于世界艺术界,但是处于金字塔顶端的策展人仍多是男性,所以我们应注意这一现象并做出努力。

三、女性策展人发展的SWOT分析

女性是比较适合做策展人的,因为女性天生的细致心思在精打细算和对展览做到“事无巨细”这一方面绝对要比男性略胜一筹;而且女性在组织工作、协调关系,以及在与政府和媒体的应对公关中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女性敏感细腻的气质与中产阶级的艺术如同牛奶与咖啡般的天然融合,加上女性主义强调的独立自主和战斗精神,女性策展人就成了周星驰口中的“智慧与美貌并重,英雄与侠义的化身”。所以我们不得不多说的是女性在策展方面绝对会成为主流。

女性主义运动的开展对于现在以及未来的女性策展人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而我们需要做的是抓住机遇,接受挑战。女性艺术家在中国乃至世界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相信我们女性策展人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有所建树。

(一)女性策展人发展之优势与劣势

由于策展的特殊性质,所以天生细致的心思成为女性在策划展览领域最突出的优势,因为心思细致,所以在展览的组织策划过程中,女性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做到事事尽善尽美,即使是细如毛发的小事情也逃不过女性策展人细腻的心思。女性在思想方面相较于男性更加感性,而艺术本身就是感性的,所以女性在诠释、组织艺术展览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策划出优秀的展览,带给观众以独特的视觉享受。

有优势就会有劣势,女性作为策展人存在自身的劣势,女性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都有缺陷:策划一个展览是一个长期战,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女性在体力方面明显不如男性,这就使女性处于下风;而在心理方面,敏感细致的心思既是女性的优势,也是一大劣势,敏感的心理使女性在策展过程中承受巨大的压力,不仅身累,而且心累,这也是为什么好多女性不选择做策展人的原因。另外,“隐形的性别歧视”致使大多数女性选择回归家庭而非选择职场。家庭和孩子的牵绊使女性不得不放弃策展工作,世界上优秀的女性策展人多数是单身。所以女性想要在策展方面有所发展,就必须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想办法将劣势与优势得以中和甚至转化为优势。

(二)女性策展人发展之机遇与挑战

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使得大部分女性得到解放,经济文化的全球性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所以在艺术领域女性艺术家数量大幅度增长,相对应地女性策展人也发展起来。现在艺术院校的女性学生比例高于男性,这就为女性策展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女性艺术市场的发展也推进了女性策展人的发展。

社会发展带来了机遇,历史遗留的问题也是现在女性策展人必须面对的挑战。最大的挑战是几千年以来的男权制度,虽然现在讲究男女平等,而女性地位确实有所提升,但是仔细分析一下现在的艺术市场,男尊女卑的思想依然顽固地存在着。艺术领域金字塔顶端的艺术家是男性而无女性,顶端的独立策展人是男性而非女性。甚至说所有的女性策展人以及女性艺术家所遭遇的发展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男权的限制:我们习惯以男性的思维看待艺术,以男性的视角思考问题,可以说我们现在在很多领域已经失去了女性的思维与思想。

女性策展人要有所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需要其自身的努力,女性必须充实自己,具有足够的知识积累与专业诉求;其次,需要政府与社会对女性策展人提供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美术馆等艺术机构为女性策展人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最后,国际艺术制度应进一步完善,为女性策展人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回想起来,白丽筠跟我说这么露骨的段子,其实当时已有勾引我的意思。只是我还没有明白过来。叶霭玲指责我跟白丽筠的关系,让我真的朝这方面动了心思。下次见了面,我问白丽筠,即使待遇不公,找一份银行外聘的工作也极不容易,你怎么又不做“卖银的”了呢?

结语:从近些年来的国际大型展览来看,女性策展人在主持策划方面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她们以其细腻的气质与独特的视角和观点带给观众与众不同的视觉享受。虽然前途曲折,困难重重,但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女性策展人将会在国际舞台大放光彩,给我们带来更为美好的展览。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社会,由性别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会如何收场?我们对女性策展人的未来发展拭目以待。

注释:

①武贞:《博物馆临时展览与策展人》,见《博物馆研究》,第36页。

②吴啸雷:《女性策展人叱咤国际艺坛》,《中国艺术报》,2012年2月3日第005版。

③蒋宛君、段云冬:《“设计艺术”与“展示文化”:当代西方艺术策展学研究蠡测》,见《美术观察》2013年第4期,第121页。

④阿基尔·波尼托·奥利瓦:1980年著《意大利超前卫》,创立超前卫艺术运动。创立批评家的“创造榜样”。从此批评家不再是艺术家和公众间的媒介,而是像猎人一样行动。1968年起任罗马大学建筑学院当代美术史教授。曾策划过1970意大利艺术的否定的生命力、1971巴黎双年展意大利部分、1980八十年代开放展、1985巴黎双年展、1988达卡双年展,为1993威尼斯双年展总策展人。

⑤温琴佐·桑福:国际艺术策展人,1988年起开始参与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和威尼斯电影节的策划;发起并组织策划过伦勃朗、雷诺阿、毕加索、米罗、夏加尔、巴塞利茨、费廷、库奇及米莫·帕拉迪诺等大师的个展。

⑦朱其:《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和独立策展人》,见《艺术·生活》,第8页。

⑧同上,第11页。

⑨卢媛:《中国策展人何以“国际”》,见《美术观察》2007年第3期,第96页。

⑩西方艺术史上女性一直是被观赏的对象,我们可以从众多的西方油画中看到:提香的《乌尔比诺的维纳斯》、安格尔的《大宫女》和《泉》等,女性都是被当作观赏的对象出现在画面中。

⑪历史上女性在美术教育方面一直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在西方,女性即使进入了美术学院学习艺术也享受不到与男性平等的学习权利,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女艺术家在西方是不允许上人体课的,这就限制了女性在艺术方面的发展。

⑫同②。

⑬凯梅:《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用陨石的视角看世界》,见《画刊》2012年第9期第9—13页。

⑭朱洁树:《在卡塞尔,做所有正确的事》,见《东方早报》2012年7月2日第008版。

⑮保罗·安登、赵炎:《浸在历史之中的当下——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划访谈》,见《世界美术》2011年第4期,第2页。

⑯同②。

⑰郑妍:《圆桌 封闭的界限与开放的平面 第9届光州双年展纪行》,见《艺术财经》2012年第11期,第124页。

猜你喜欢

双年展策展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策展哲学》
策展与时代:文化责任与学术发展第二届“策展在中国”主题论坛纪实
关于策展
第22届悉尼双年展:边缘
2020亚洲物流双年展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
首届华光摄影双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