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急诊科护理中无间隙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2019-01-09邢雪松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4期
关键词:急诊科间隙家属

邢雪松

(长春市中心医院 急诊科,吉林 长春 130051)

急诊科是一个医院的重要科室,急诊的反应速度、治疗质量将直接关系到伤者的生命,在急诊科内护理是与治疗同等重要的[1]。本次研究根据我院近年来所收治的急诊科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对无间隙护理模式对急诊科护理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和说明。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资料均来自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所收治的166例急诊科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A和对照组B,每组各83例。其中对照组A中有男性51例,女性32例;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49.89±3.37)岁。对照组B中有男性49例,女性34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54.28±3.90)岁。两组患者及家属入组前均对研究过程、护理方式有明确认知,并签署过研究认同书。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临床资料,其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A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病情记录、医疗辅助、情绪安抚等。对照组B采用无间隙护理模式,无间隙护理模式属于整体化护理模式,其要求自患者入院开始至出院结束护理过程不间断、病情记录不间断、复诊记录不间断、医护协作不间断。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①专人护理:常规护理模式中常常以管辖区确定护理人员的智能范围,而急诊治疗急、情况多变,在管辖区过度时容易出现病情记录中断,严重时甚至可延误治疗时效。无间隙护理模式要求在患者入院时便指派2~3名护理人员进行跟踪护理,并进行跨区域跟踪,即由入院诊断、手术辅助、术后护理、复诊和回访整个过程中均有这2~3名护理人员负责,有条件的意愿可以根据本意愿情况增加跟踪人员数量,甚至成立跟踪护理组。院内要开通急诊绿色通道,使急诊患者能够无障碍通行。在急诊科护理人员培训方面,要对全部护理人员进行综合性培训,使每名护理人员所掌握的护理知识、护理技能、临床知识均衡、全面,这样在急诊科室内就能够实现护理人员的“动态调动”,而非传统的以管辖区划分护理人员职能,使跟踪护理人员能够胜任护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设立护士长或组长,由护士长和组长以月为单位对科室内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素质考核以及相关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对成绩优秀者给予表彰,对成绩不理想者辅助其进步,可以建立科室内帮带学习组,使成绩优异者帮助成绩不理想者,最终实现科室内护理质量的整体化提升。有条件的意愿可以采用奖金奖惩制度。②连续护理:要想做到连续护理、无间隙护理介质很重要,个人跟踪档案就是这个重要的介质。在患者入院之初就建立个人急诊档案,并对急诊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做有效记录,并由这2~3名跟踪护士相互监督、相互补足,急诊后由护士长或组长审核,审核合格后将其记录到电脑档案中,这个由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的过程十分重要,由护士长或组长监督执行。患者出院后根据其病情1~3个月进行一次电话回访,督促患者来院复查,并对其病情恢复情况进行详细记录,记入电子档案。急诊科室内要制定问责制度,使相关问题有相关责任人可查、可责,从而促进内部监督机制的构建。③情绪安抚:要同时关注患者及其家属双方面的情绪,急诊科患者常常因为疼痛易出现恐惧、焦虑、慌张、紧张、沮丧等多种负面情绪,但一般对患者的情绪安抚是无用的,术后的情绪安慰才是关键。急诊时要多关注患者家属情绪,首先要使其保持情绪平静,其次要将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建立患者家属对医院的信心,减少家属可能对急诊造成的阻碍。术后也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一来使患者家属能够理解患者,降低由于社会、家庭、经济、工作等方面为患者带来的压力,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二来使患者能够正视自己的病情和预后,用科学的角度为其进行讲解,建立患者对治疗和康复的信心。对于急救中失去的患者要以“人文关怀”去安抚家属。无间隙护理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变化有更清楚和系统的认知。④危险预防:总结本院急诊中以出现的风险因素、常出现的风险因素、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提早制定出解决策略,从而提高急救风险预防和救治能力。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

1.3 评估方法:急诊科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使用院内自制《护理质量评估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患者匿名评分,第二部分为护士长评分,取平均分。评价内容:护理技能(20分),反应速度(20分),问题处理(20分),风险预防(10分),仪器维护(10分),岗位待命(10分),护理态度(10分),健康教育(10分)。满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护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统计和分析,见表1。

表1 对照组A与对照组B护理满意度统计表[n(%)]

另外,对照组A中护理质量评分为(73.18±3.36)分,并发症23例,占比27.71%,主要症状为炎性感染、肺水肿、心律不齐。对照组B中护理质量评分为(93.07±5.61)分,并发症7例,占比8.43%,主要症状为炎性感染。对照组B明显优于对照组A,其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无间隙护理模式是一种现代化护理模式,基于高效化管理、优质化护理、人性化护理等理论基础,在临床实用中取得不俗效果和口碑[2-3]。无间隙护理模式的优势在于人性化、高效化、系统化,采用这种跟踪式的护理方式,一来可以降低由于院内护理管辖区交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信息遗失、间断[4],以及院后回访和复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信息不对等、护理人员对之前信息不了解等情况,使治疗真正成为一个可持续的过程,为终身医疗档案的建立打好基础,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急诊效果[5],优化患者护理体现感。二来这种护理模式也能够提升急诊护士对护理知识、护理技能、临床知识的综合、全面掌握情况,使护理人员能够胜任急诊科所有工作,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结构、缓解急诊压力,也可以建立科室内人员监管和良性竞争机制。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治疗、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效果,对照组B均明显优于对照组A,其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无间隙护理模式是一种先进、高效的护理模式,对急诊护理具有理想的干预效果,这种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急诊时的情绪状态、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并且能够实现针对性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应于临床重点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急诊科间隙家属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间隙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飞行过载及安装间隙对主安装节推力测量的影响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