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位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效果对比分析

2019-01-09朱国光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4期
关键词:低位结节切口

朱国光

(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人民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300)

在甲状腺肿瘤中,甲状腺瘤占据80%左右,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受到环境、遗传、不良饮食习惯因素影响,而且在女性患者中发病率较高[1]。大部分的甲状腺瘤患者属于良性,极少部分患者属于恶性,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环境污染逐渐严重,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导致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一般对于良性甲状腺瘤患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对于失去最佳手术时期的患者多采取放射性、照射治疗[2]。其中手术切除术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根治手段。但是由于甲状腺属于人体重要的调节器官,同时解剖位置较为特殊,因此患者对手术要求较高。传统的甲状腺瘤切除术会对患者产生较大的伤害,导致患者的身心健康受损,甚至还会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限[3]。因此,临床上逐渐开展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患者,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为了了解低位小切口切除术在甲状腺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选取80例甲状腺瘤患者进行分组讨论,分析不同的手术治疗效果,以下是详细的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瘤患者中,采用随机抽样法抽选出8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一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B超检查、核素扫描及甲状腺激素等检查后确切为甲状腺瘤,患者在手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内容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病例数为18例,女性患者病例数为22例,患者年龄28~61岁,平均年龄(43.4±5.6)岁,患者病程0.3~11年,平均病程(1.5±0.8)年,病变部位:单侧结节25例、双侧结节1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性病例数分别为17、23例,患者年龄28~63岁,平均年龄(43.5±5.8)岁,患者病程0.4~12年,平均病程为(1.5±0.6)年,病变部位:26例单侧结节、14例双侧结节。比较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信息,数据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能够进一步对比研究。

1.2 方法:对照组甲状腺瘤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治疗方式,具体方法为:患者手术前无特准备,进行常规检查后取仰卧位,使用无菌包将头部两侧进行固定,对患者实施全麻后,在胸骨上缘2 cm处作弧形切口,并将皮下组织、颈括约肌剥离,将甲状腺瘤周围出血点进行结扎,并充分暴露手术区甲状腺找出腺体并进行剥离切断,结扎上极血管、腺体中静脉、下极血管等[4]。使用弯止血钳将气管前端的腺体峡部切断剥离,从峡部切除处逐渐分离甲状腺侧部并切除甲状腺,术后常规止血、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5]。观察组甲状腺瘤患者实施低位小切口切除术,具体方法为:对患者采用颈丛麻醉法,沿着皮纹横向切开,并在颈前正中锁骨上方1~1.5 cm处作4~6 cm的切口,处理甲状腺瘤下极,确认喉返神经位置,将下极血管切断,分离气管表面并将峡部切断结扎[6]。将喉返神经游离后达到喉部,游离腺叶背侧,在腺叶松动后处理甲状腺上极,处理完上下极甲状腺后,在甲状腺膜内将侧甲状腺进行部分切除或次全切,将甲状腺残端进行缝合,充分电凝止结扎甲状腺上动静脉。术后询问患者主观感受,避免手术对喉返神经、喉上神经产生伤害。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并进行止血缝合[7]。

1.3 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甲状腺瘤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 hVAS疼痛评分量表,分值范围:0~1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疼痛感越强。比较两组甲状腺瘤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切口粘连、颈前区疼痛、颈部麻醉不适、皮下结节。

1.4 统计学处理:将上述所得数据均进行准确核对和录入,采用SPSS23.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组间比较使用χ²检验。当数据对比存在P<0.05时,为两组甲状腺瘤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甲状腺瘤患者的手术情况对比:观察组甲状腺瘤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甲状腺瘤患者手术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甲状腺瘤患者手术情况对比(±s)

切口长度(cm)对照组 40 81.40±12.4267.82±11.036.79±1.127.82±1.22观察组 40 50.86±8.73 65.70±11.214.12±1.054.20±1.10 t值 - 12.7230 0.8525 10.9994 13.9375 P值 - 0.0000 0.3965 0.0000 0.0000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

2.2 两组甲状腺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与观察组患者相比较而言,对照组的甲状腺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甲状腺瘤患者术后6 hVAS评分对比:观察组甲状腺瘤患者术后6 hVAS评分为:(4.12±0.6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7.13±1.02)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8789,P=0.0000)。

表2 两组甲状腺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 论

甲状腺瘤作为常见的良性肿瘤,目前首选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但是传统的甲状腺瘤手术中,会对患者皮肤表面做一长切口,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疼痛,还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当患者康复后,颈部会产生明显的瘢痕,影响美观度的同时还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

随着临床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传统手术已经无法满足甲状腺瘤患者的身心需求,目前低位小切口切除术逐渐应用于甲状腺瘤患者中,并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9]。低位小切口切除术能够有效减少切口长度,并不会对患者的颈前肌群产生损伤,能够最大程度上保留患者颈部肌群组织的完整性。该手术方式不会对患者的颈部静脉、淋巴回流产生伤害,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此外小切口手术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患者愈合后颈部瘢痕较小,能够满足患者保持外形美观[10]。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甲状腺瘤患者实施低位小切口切除术后,患者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除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以及术后6 h VAS评分中对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甲状腺瘤患者实施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性较小,而且有助于患者尽快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应用效果明显。

猜你喜欢

低位结节切口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肺结节,不纠结
发现肺结节需要做PET/CT吗?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预计2020年油价将低位震荡
枣树低位截干萌枝嫁接新技术
上半年磷复肥市场低位运行
利好不足下半年尿素市场仍将低位震荡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