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直立性低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9-01-09肖红艳胡国智肖晶晶王亚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4期
关键词:搭桥术体外循环低血压

夏 峰 肖红艳 彭 齐 薛 军 胡国智 肖晶晶 王亚红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心外科,湖北 武汉 430022)

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是指从卧位转为立位3 min内收缩压下降≥20 mm Hg和(或)舒张压下降≥10 mm Hg,伴或不伴有各种低灌注症状的临床综合征[1]。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直立性低血压在心血管外科术后较为常见。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步入,更多的老年人在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而术后OH的发生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术后康复,现对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行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发生直立性低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将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10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年龄均≥65岁,术前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明确,单纯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术前排除OH的情况。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瓣膜疾病需同期行瓣膜修复或置换,术后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术前术后应用IABP等患者。入选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分为OH组和非OH组。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患者由平卧位转为直立位3 min内收缩压下降≥20 mm Hg和(或)舒张压下降≥10 mm Hg[2]。所有患者均选择右桡动脉有创血压为测量依据,患者取平卧位对血压进行测量,间隔2 min记录一次血压,选择2次测压的中位数当做卧位血压。随后由卧位转换为直立坐位,测量间隔2 min后2次血压的中位数当做立位血压。

1.2.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单因素比较:所研究的对象中,OH患者的患病率为30.48%;其中性别、体质指数、糖尿病等因素在两组患者均无统计学差异;年龄、体外循环、贫血、高血压、脑卒中病史在两组患者中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高龄、体外循环、贫血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发生OH的独立危险因素。

表2 两组患者OH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3 讨 论

OH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术后患者ICU入住时间显著延长,甚至引起更加严重的并发症[3]。研究表明,在年龄45~64岁的人群中,OH可显著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尤其是对于术后患者;OH同样影响冠状动脉供血,增加术后心肌梗死发生的风险,诱发恶性心律失常[4]。了解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直立性低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相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研究中,OH组与非OH组患者的性别、体质指数、糖尿病病史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体外循环、贫血、高血压、脑卒中病史、高龄等因素的对比中两组差异显著。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发生OH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往往早期不予重视,导致病史长,血压较难平稳控制,长期高血压导致自身神经调节系统受损,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明显减弱,在体位变化时不能够有效调节血压变化,导致OH的发生。

多因素分析显示,体外循环、高龄和贫血也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发生OH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非体外循环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一直被认为能够有效避免体外循环导致的术后并发症[5-6]。Carmona等研究分析显示,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搭桥术,较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但远期病死率无明显差异[7]。体外循环会导致机体产生一系列炎性因子,部分因子有明显扩血管作用,抑制血管随血压水平有效收缩,导致术后血压不能随体位变化而有效代偿,本研究显示体外循环导致术后OH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年龄的增长会导致机体各系统功能的衰退,人体对体位变化的代偿功能也会逐渐受损,患者术后副交感神经的敏感性降低,在机体体位变化时,不能够及时作出反应[8-9];同时高龄患者的肾脏功能在经过手术打击后也处于失代偿状态,导致术后保钠保水功能部分缺失,在体位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做出调整,而导致术后OH的产生。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贫血的发生尤为常见,尤其对于老年人,机体对贫血的耐受力呈下降趋势。既往研究显示,贫血会导致左室心肌细胞的重构、心脏质量的增加和左室离心性肥厚[10]。有研究显示,贫血与左室充盈压呈负相关,这就加剧了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导致的直立性低血压[11]。这也与本研究结论一致,临床工作中发现,及时纠正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的贫血程度可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率。综上所述,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直立性低血压有一定的发生率,体外循环、高龄、高血压病史和贫血是术后发生OH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预防术后OH,避免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样本量少,仅局限于本中心,因此研究结论代表性可能有所欠缺,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完善本研究。

猜你喜欢

搭桥术体外循环低血压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心脏搭桥术后,该不该进行运动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灯盏乙素在抑制冠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再狭窄中的应用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中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标准》
——体外循环质量控制的基石
心血管外科的发展需要更安全的体外循环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建立我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规范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