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2019-01-09耿志超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4期
关键词:利拉鲁低血糖空腹

耿志超

(龙口市人民医院,山东 烟台 265701)

近年来,随着全球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加上饮食中含糖食物增多,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最为显著,且逐年出现年轻化的趋势。随着疾病的进展,可引起各脏器并发症,常见如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足,因此,需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目前临床多单用二甲双胍,但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本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分析了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可行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不同组。观察组男75例,女30例;年龄35~77岁,平均(53.71±2.13)岁。发病时间1~21年,平均(12.51±0.56)年。对照组男44例,女31例;年龄35~78岁,平均(53.74±2.16)岁。发病时间1~21年,平均(12.55±0.52)年。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第1周治疗剂量为0.5克/次,2次/天,餐时服用,第2周治疗剂量为1.0克/次,2次/天第3周始根据患者血糖监测值及实际病情调节剂量。共治疗8周。观察组则给予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其中,二甲双胍的用法和对照组相同,而利拉鲁肽第1周治疗剂量为0.6克/次,1次/天,餐时服用,第2周开始根据患者血糖监测值及实际病情调节剂量。最大不超过1.8克/次。共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血糖降低至正常范围所需时间;治疗前后患者FBG、2hPBG、HbA1c、空腹C肽、餐后2hC肽、炎性指标;出现低血糖的例数。显效:FBG、2hPBG、HbA1c达到正常水平,症状显著改善;有效:FBG、2hPBG、HbA1c降低,但未达到正常范围,症状有所缓解;无效:症状、FBG、2hPBG、HbA1c、等情况均无改善。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1]。

1.4 统计学方法:SPSS20.0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 治疗前后FBG、2hPBG、HbA1c、空腹C肽、餐后2hC肽、炎性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FBG、2hPBG、HbA1c、空腹C肽、餐后2hC肽、炎性指标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hPBG、HbA1c、空腹C肽、餐后2hC肽、炎性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4。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G、2 hPBG、HbA1c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G、2 hPBG、HbA1c比较(±s)

组别 例数 时期 FBG(mmol/L)2 hPBG(mmol/L) HbA1c(%)观察组 75 治疗前 13.67±3.13 16.13±4.16 11.15±1.01治疗后 7.61±1.03 9.12±2.28 6.21±0.12对照组 75 治疗前 13.24±3.16 15.92±4.17 11.21±1.02治疗后 9.21±2.16 11.43±5.24 8.33±1.44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C肽、餐后2hC肽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C肽、餐后2hC肽比较(±s)

组别 例数 时期 空腹C肽(IU/L) 餐后2hC肽(IU/L)观察组 75 治疗前 9.16±0.51 11.12±3.11治疗后 21.51±1.44 20.14±3.46对照组 75 治疗前 9.17±0.51 11.66±3.14治疗后 18.71±1.56 18.13±3.2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指标相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指标相比较(±s)

组别 例数 时期 ASAA(μg/L) TNF-α(ng/L)观察组 75 治疗前 18.21±1.52 16.22±1.72治疗后 13.67±1.24 12.13±1.71对照组 75 治疗前 18.17±1.25 16.24±1.16治疗后 16.87±1.44 14.00±1.13

2.3 两组患者血糖降低至正常范围所需时间比较:观察组血糖降低至正常范围所需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血糖降低至正常范围所需时间比较

2.4 两组患者出现低血糖的例数比较:观察组出现低血糖的例数2例低于对照组10例,P<0.05。

3 讨 论

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或有缺陷所引起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病变、代谢疾病,临床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可引起多器官脏器损害和功能障碍,这严重降低了生活质量患者,影响其身心健康。糖尿病同时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除了在治疗过程中积极控制症状,患者血糖的控制非常关键,还需根据患者的合并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如高血脂和肥胖症的治疗等[2]。

相关研究证实,利拉鲁肽能有效抑制胰岛β细胞的死亡,有效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和分化,从而刺激胰岛素合成,并促进胰岛素分泌,有助于减少患者的食欲,对患者摄入食物进行控制,从而有利于体质量和体脂的控制。利拉鲁肽是人类GLP-1的长效类似物,在营养摄入的刺激下其主要从远端小肠和结肠中的L-细胞分泌,可结合并将胰腺受体激活,对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生理过程产生刺激作用,并通过葡萄糖依赖性方式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进行抑制,其使用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还可以延长胃排空时间,抑制食欲而减少能量摄入,减轻内皮细胞损伤,且有较低的低血糖风险,其对于注射时间的要求不严格,可每天灵活进行皮下注射1次,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且可持久发挥降血糖作用,与二甲双胍组合更有效[3]。而二甲双胍在辅助治疗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从药理学的角度来看,二甲双胍可以延缓患者的葡萄糖从胃肠道的摄取,并通过促使胰岛素敏感性提高和促进外周血糖利用率的增加而发挥降糖作用。二甲双胍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能有效降低胰岛素抵抗,且对体质量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并能有效降低肝糖的产生。研究表明,二甲双胍给药后8~12 h达到最大浓度,其半衰期大概是13 h,将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明显,既可控制血糖,又可减轻体质量,不良反应,低血糖风险低,二者联合发挥了协同效应和互补效应。其他相关研究显示,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中,显示应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与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相当,但是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更有利于降低BMI,能够有效降低发生低血糖事件的风险,用药更加具有安全性。

本研究中,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降低至正常范围所需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FBG、2hPBG、HbA1c、空腹C肽、餐后2hC肽、炎性指标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hPBG、HbA1c、空腹C肽、餐后2 hC肽、炎性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低血糖的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血糖,促进血糖达标和改善C肽水平,控制机体炎症状态,缩短疗程,降低低血糖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利拉鲁低血糖空腹
利拉鲁肽的器官保护作用及研究进展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糖尿病新型药物利拉鲁肽保护心血管相关信号通路概述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空腹喝水
有些食物别在空腹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