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升主题宣传的“颜值”与“气质”
——从新华社报道看如何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2019-01-09文/吴

中国记者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新华社颜值民生

□ 文/吴 晶

内容提要 从新华社近年来的新闻实践看,在重要讲话解读、发展成就综述、塑造重大典型、抒写时代精神等方面,主题宣传在增强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方面大有可为。作者以自己参与过的一些主题宣传为例,谈谈中央主流媒体的相关实践,以及广大新闻工作者如何进一步锤炼和提升自身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使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入耳入脑入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在经济社会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总体保持向上向好态势,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任务依然严峻,主题宣传需要发力承担凝聚广泛思想共识、熔铸坚实精神支撑的职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对于主题宣传有着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启示。

一、坚持正确导向,深入解读重要讲话

2017年1月1日,新华社播发《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写在习近平主席发表二○一七年新年贺词之际》,产生热烈反响。在之前不知道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具体内容的情况下,这篇稿件为什么能引发广泛共鸣?答案就在于选取受众知晓或熟悉的案例,以真实的身边人身边事反映建设成就、激发奋斗热情。

运用国内分社的信息采集优势,采写团队提前策划、预先部署,选取脱贫攻坚、一带一路、量子科技、转型升级、国企改革、国际纷争、生态移民、民生改善、科技创新等领域线索和地方案例,从东部中部西部的区域分布、成绩、挑战、信心的三个维度,解读总书记的新年贺词。着重选取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致信过、关注过的人和事,将反响式的解读与回访式的报道有机结合,在民生的点滴进步和群众的振奋之情中凸显党心民意在共同奋斗中的交 融。

总结这篇报道取得热烈反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策划要押题,找对关键词;二是素材要梳理,广泛找链接;三是采访要细致,情况摸到底;四是写作要客观,白描不走样;五是立意要凝练,思考更深入;六是观点要平衡,不能一头沉;七是内容要审核,再问当事人。这几点主题宣传的要素,缺一不可,环环相扣,是对新闻工作者“四力”的检验和要求,也是确保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获得切实提升的前提和必需。

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错误的舆论导向会动摇人心、瓦解意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中央主流媒体特别是国家通讯社必须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定力,始终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新形势下举旗定向、发声定调的主要阵地,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主流媒体开展主题宣传的鲜明主线。按照社领导提出的思想深度、历史跨度和时代高度相结合的要求,新华社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的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嵌入到议题设置、选题策划、主题呈现的各个报道环节,大力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突出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从“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再到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新华社以系列述评、评论员文章等传统报道形式与一图读懂、金句摘发等融合报道形式相结合,在内容形式策划、采编人员统筹、传播渠道拓展、传播手段创新等方面努力探索,建立并完善了“新媒体优先播报+权威受权发布+第一时间解读+重大专题报道”的全媒体融合报道模式。

近日,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新华社国内部政采室创新报道机制、滚动播发系列微博,其中《习近平:怀疑、唱衰国企的思想和言论都是错误的》《双手捧起一碗米,总书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习近平:农业生产不能竭泽而渔》等直面国企发展、粮食安全等社会关切;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时隔六年再赴广东考察,展开以新媒体传播为主渠道的行进式报道,抓住改革再出发、传统文化振兴、实体经济发展等关键词,直击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进行解读评论,充分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保障经济社会长足进步的价值要义。

二、牢记人民至上,生动展现成就

十九大召开前夕,新华社播发《写进人民心中的幸福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新变化》。反映民生成就的稿子写了很多,如何推陈出新、再出实效?

稿件在策划时就设定了考量民生工作的四个维度:雪中送碳的民生速度、直抵人心的民生温度、持续刷新的民生刻度、不懈追求的民生高度。然后发挥总社、分社的联动优势,将诸多民生领域的点滴进步分装在四个维度之中,如民生速度聚焦脱贫攻坚、扶贫搬迁、特困救助供养、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兜底、残疾人补贴、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领域的兜底、特急工程;民生温度聚焦居家养老服务、冬季清洁取暖、社区垃圾分类、农村粪污处理、公租房分配试点、食品全程追溯等百姓身边的小事;民生刻度聚焦慢病分级诊疗、教育资源均衡、就业结构调整、城乡养老并轨、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商事制度改革等改革难点;民生高度聚焦创新创业、共建共享、生态保护、文化服务以及“一带一路”的民生期待。统计下来,稿件共包含17个个体案例,兼顾了东中西部的城乡地区,覆盖了民生领域几乎能够想到的所有话题。

这篇成就性报道取得数百家次媒体采用,究其原因,归纳为五点:一是海量的线索。没有记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蹲点式调研,就很难有精准链接、令人信服的生动案例;二是精良的选材。没有对特定领域、相关条块的持续关注,就很难有高度集中、服务主题的集纳构思;三是高远的立意。没有持之以恒、勤奋刻苦的理论学习,就很难有思想深邃、与时俱进的鲜明主题;四是凝练的表达。没有自我否定、通宵达旦的反复打磨,就难有力透纸背、直抵人心的感染力;五是人民的视角。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

主题宣传的要素

一是策划要押题,找对关键词;二是素材要梳理,广泛找链接;三是采访要细致,情况摸到底;四是写作要客观,白描不走样;五是立意要凝练,思考更深入;六是观点要平衡,不能一头沉;七是内容要审核,再问当事人。

人民的视角,是根本。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必须力戒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虚浮语态,扎实做好调查研究,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着眼,以人民群众的真实体验为蓝本,以有没有让人民满意为尺度,不说过火话、不写煽情语,善说家常话、会讲贴心话,努力使主题宣传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华社已推出上百篇反映党中央治国理政和发展成就的纪实综述,涵盖河北雄安新区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精神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健康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文艺繁荣、青年成才、文物保护、妇女和残疾人事业以及内蒙古、海南、宁夏、香港、澳门等地发展的方方面面。这些稿件全方位展示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思路布局,发挥了凝聚共识、正向引领的积极作用。

在采写这些稿件的过程中,新华社记者深入到人民生活中,深入到实践沃土中,深入到基层实际中,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吃一锅饭菜,从而写出了见人见物、生动鲜活的生活变化与时代变迁,反映出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遍地开花,较好实现了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传播效果。

在新媒体、自媒体日益兴盛、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急剧变化的时代,能够较为广泛地传播核心价值观、寻找公众意见的“最大公约数”、激发社会进步的内生动力,是主题宣传的重要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推出一系列“不破不立”的改革新政和“壮士断腕”的反腐措施后,我们用与党的方针政策相统一、与基层百姓的生活实际相衔接的解读报道,扫清人们的观念和意识障碍,为全党上下、全国人民坚定改革发展信心、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触摸时代精神,铸牢思想之魂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态势总体向上向好,同时也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形势,世界范围内的制度博弈和价值观冲突持续不断,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争夺人心的较量从未止息。补足信仰之钙、夯实思想之基成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信仰与精神如何化虚为实,不仅考量党的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养,更是对新闻写作技巧的巨大考验。

□ 图1为2017年2月21日,王继才在江苏开山岛上眺望远方。(新华社记者 韩瑜庆/摄)

□ 图2为2011年4月10日,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黄大年在为学生们授课。(新华社/发)

□ 图3为2007年8月21日,钟扬(右二)与西藏大学师生在西藏采集种子时在户外吃午饭。(新华社/发)

□ 图4为2017年2月15日,廖俊波(左一)向前来考察的企业代表介绍福建省南平市武夷新区发展规划。(新华社/发)

2018年“七一”,新华社在社领导直接策划指挥下,重磅推出姊妹篇:述评《挺起新时代的精神脊梁——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之际》和通讯《永不褪色的精神礼赞——献给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迄今已有近千家媒体采用。其中集纳24位共产党人(含群组)的人物群像式通讯推出当天,网友纷纷用“中国脊梁”进行刷屏式的热评,将纪念建党97周年的舆论氛围推向高潮。

如何通过群像来展示精神,同时避免人物的面孔因篇幅所限模糊不清?参与这篇稿件的记者、编辑普遍认为,精神附着于时代、彰显于个体,要想写出精神,首先要找对人,找出有代表性、能立得住的人。第二要把准脉,对照很多带有时代烙印的精神发源地,如延安、井冈山、大庆、兰考等,找寻当代标杆式的精神接力者。第三要问对路,多路记者根据策划选题的要求,严格按照以下十项要求进行采访:一个细节问到底;场景氛围观察细;笔记日记拍照片;困难挑战要鲜明;个人特色要突出;亲朋好友怎么看;志向梦想有没有;专业问题讲透彻;成长背景脉络清;革命精神聊聊看。

事实证明,无论是下油田,跟着大庆工人做安检,还是上雪山,随着藏族干部去巡边,记者寻找到大量有故事的人和有价值的故事,首先确保了稿件的可读性和贴近性。为了保障真实性和严肃性,记者还与地方宣传部、组织部反复核实,遴选业绩突出、事迹真实的县委书记和基层干部。如浙江嘉善县委书记许晴就是通过新华社这次报道,成为有关部门认定的优秀县委书记的宣传典型。

人物素材有了,如何用高光照亮这群人的不同侧面,折射出可感可学的时代精神?记者经过反复思考、推敲,最终决定用忠于信仰、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勇于担当这四个关键词,串起了一组人物群像。同时,又用了一系列逻辑递进的问与答,跟进人物故事蕴含的情感潮水,串起文章行进的思想脉络。

但是,仅有这些还不够,还要有共鸣共情。新华社国内部主任赵承在对这组报道进行部署时曾提出,人物通讯的关键要打动人。一篇群像式的稿件,哪怕其中有一个人的一个小细节,让人读了有眼眶一热的感觉,就成功了!

写从天津来到雄安参与建设的80后小伙儿黄斌,我们没有写那些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而是写了他把简易棚屋当成家的情景。然后,又写了他的内心世界——

渐渐,黄斌发现自己和女儿的关系“不好了”。每次视频通话,没聊几句孩子就哭了……中心落成那一天,他把妻子女儿从天津请来参观。看见做讲解员的爸爸,女儿又哭着扑进他的怀里。

“建设雄安是千年大计。”黄斌说,“真正能存续千年的,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精神,而我们每个人,不过是这新区建设道路上的一粒砂,虽然渺小,却很骄傲。”

这一粒砂,不仅让记者感到眼中的热,也让受众读出了心中的热。中国正是有了这千千万万颗渺小而又骄傲的砂,才有了越来越宽阔、越来越坚实的路。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有了这样一种“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才能在国家和民族的记忆中,铸就永不褪色的精神礼赞。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华社先后推出廖俊波、黄大年、黄大发、钟扬、南仁东、王继才等多位典型人物以及海归留学人员、高校毕业支教生等多个先进群体,这些叫得响、传得开的主题宣传和人物典型,印证了一句记者同行常说的话:脚上沾有多少泥土,笔下就有多少真情。正是因为我们的脚步到达了那里,才能找到令人信服的故事;正是因为我们的采访走进人们的内心,才能收获令人折服的答案。

但是,挖掘先进典型、抒写时代精神,绝不能止步于先进事迹的陈列,而应有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只有用时代的“指南针”去攀登人物的“精神高峰”,才能达到“丰碑式”人物报道的新高度。只有我们自己不断锤炼本领,才能触摸到信仰的高度、传递出精神的力量。

四、把握时代脉搏,继续探索创新

当前,在个性化、碎片化阅读不断“分化”固定受众的情况下,如何以持续不断的创新同步提升主题宣传的颜值与气质,强化我们的特色优势和拳头产品,是新华社在探索融合转型发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过程中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央主流媒体在主题宣传中面临的普遍课题。以下几方面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报道实践中继续探索创新:

第一,主题宣传能否摆脱说教意味?目前有些主题宣传属于被动型策划,记者在基层采访时间不足,联系实际不够,难免出现看表象、喊口号、抄材料、重说教的情况。建议在重大主题中应打出更多提前量,给予重点媒体的主要编辑部门更长的策划周期,以便推出更多传得开、叫得响的精品。

第二 ,主题宣传能否摆脱千媒一面?针对重大选题进行策划指挥、集体报道确实可以实现集中火力、镇版刷屏的效果,但也容易出现千媒一面、审美疲劳的问题,并且有可能造成媒体资源的叠置浪费。建议根据各媒体的特点和受众定位,进行有侧重、有分工的任务细分,让各媒体不必平均用力,而是花费更多心思在特色创新上。

第三,主题宣传能否实现资源共享?自下而上的主题挖掘或自上而下的典型推送在媒体手段如此发达的时代,往往会出现滞后反应。中央和地方宣传部门和主流媒体可以运用微信等平台,建立及时沟通、多向反馈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发掘线索,迅速跟进采 访。

第四,主题宣传如何更好地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敢于和善于开展舆论斗争,在重大政治原则上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在攻击抹黑面前敢于亮剑,以有力的报道弘扬正气、激浊扬清,是主题宣传的更高境界。如何在新时代有新气象新作为,还需要我们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提升职业素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不断增强主题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猜你喜欢

新华社颜值民生
再创新高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视界
谁说C-HR只有高颜值?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颜值何过之有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