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埃塞俄比亚竹产业现状与发展机遇

2019-01-08傅金和

世界竹藤通讯 2018年6期
关键词:竹藤埃塞竹材

傅金和

(国际竹藤组织 北京 100102)

1 埃塞俄比亚及其竹产业概况

1.1 埃塞俄比亚概况

埃塞俄比亚(以下简称“埃塞”)位于东非高原,国土面积110万km2,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同时也是非洲联盟总部的所在地。人口1.05亿。非洲即将启动非洲大陆自贸区,埃塞为整个非洲提供了最大的市场,同时还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阿姆哈拉语为联邦工作语言,通用英语,主要民族语言有奥罗莫语、提格雷语、锡达玛语、阿法尔语、索马里语和其他当地语言。

埃塞拥有战略性地理位置,处于非洲之角的中心,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接壤,西与南北苏丹交界,南邻肯尼亚,北接厄立特里亚。属于内陆国,紧邻中东和欧洲。境内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跨度从低于海平面116 m的达纳吉尔凹地到海拔4 600 m的山区;斯达什恩峰海拔4 620 m,是非洲第4高峰,首都亚贝巴亚的斯海拔2 300多m。气温适中,气候宜人,全年平均气温接近20 ℃,低地地区为典型的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全国年平均降水量为850 mm,高海拔地区降雨主要集中在2个季节:2—3月份的小雨季和6—9月份的大雨季。

埃塞水资源丰富,有9大主要河流流域和许多重要的大湖,号称“东非水塔”;其中大多可用于农业灌溉和水电生产,即将投产的复兴大坝为世界第7大水电站。重要的矿产资源有黄金、铂金、铜、铁、镍、长石、大理石、石英、蓝晶石、白云石、云母和石墨等。在土地资源中,56%的可作为耕地用地;到目前为止,只有15%的耕地资源得到利用。

主要出口产品有:咖啡、皮革、毛皮、油料作物、豆类、天然橡胶、畜牧业、茶等。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34亿美元,其中农业占41%,工业占13%,服务业占46%。

在交通运输方面,公路运输占全国总运量的90%;吉布提通往亚的斯亚贝巴铁路已通车,国内其他地区的铁路线也在计划中。全国有40多个机场,其中亚的斯、迪雷达瓦和巴赫达尔为国际机场。亚的斯亚贝巴国际航空港每周有35个航班直飞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和成都,各地区的首府和商业城市也都有国内航线提供服务。埃塞航空为非洲最大的航空公司,可直飞许多非洲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

非洲是中国外交的重点和支点,中国在埃塞设有大使馆和非盟使团。

1.2 竹资源

根据国际竹藤组织和清华大学2017年资源清查数据[1],埃塞竹林总面积约147万hm2,约占撒哈拉以南非洲竹林面积的40%,约占全球竹林总面积(约3 200万hm2)的5%。主要竹种为高地竹(Oldeaniaalpina)和低地竹(Oxytenantheraabyssinica)2个种。高地竹占竹林总面积的30%,分布于奥罗莫、南方、阿姆哈拉等州海拔2 290~4 000 m、年平均温度10~20 ℃、年降雨量1 500~2 500 mm的地区。秆高12~20 m,直径5~13 cm,节间长30 cm,壁厚5~16 mm,主要用作家具、篱笆、竹席、房屋等。

低地竹占竹林总面积70%,分布于本香古勒-古木兹、奥罗莫、阿姆哈拉等州海拔540~1 750 m、年降雨量1 500 mm、年均温23 ℃的地区,是一种非常耐旱的竹种。旱季时叶子全部枯黄,雨季时重新萌发新叶。秆高6~10 m,直径4~8 cm,壁厚或实心,节长20 cm。主要用作房屋、篱笆、家具和薪材,鲜叶喂驴、羊、牛等家畜。为竹炭和竹浆生产的优质原料。

自2007年以来,埃塞通过国际竹藤组织的竹子项目引进了约20多个竹种试种,大多数竹种表现良好,其中龙竹(Dendrocalamusgiganteus)、马来甜龙竹(D.asper)、版纳甜龙竹(D.hamiltonii)、黄竹(D.membranaceus)和龙头竹(Bambusavulgaris)建议大规模种植。

1.3 竹子的主要用途

埃塞竹制品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房屋建筑及装饰。如房屋外墙、屋顶及天花板、房屋内墙、篱笆等。

2) 各式家具。如竹柜、竹橱、竹凳、竹筐、竹篓、竹篮、竹椅、竹沙发、竹垫、竹茶几、竹灯笼等。

3) 各种工厂化产品。如竹地板、窗帘、香棍、牙签、竹炭等。

4) 其他用途。如幼树保护围栏、竹垃圾筐、竹子蜂箱等。

2 埃塞竹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竹子利用现状

1) 传统加工作坊。传统加工小作坊遍布于全国各竹区,主要分布于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阿姆哈拉州的因吉巴拉和南方州的塞达玛。目前,亚的斯亚贝巴的传统作坊有20多家;人数约100多人。生产人员均为2005年和2006年中国在埃塞俄比亚举办的竹子加工培训班及其以后国际竹藤组织竹子培训班的学员。加工利用方向包括:房屋建造,外墙及屋顶装饰,小桥,脚手架;竹椅、竹沙发、竹茶几、竹凳、竹柜、竹橱等各式家具;竹篓、竹筐、竹篮、竹灯笼、竹篾板等各种日常用具。销售一般限于亚的斯亚贝巴市内、一些度假区以及南部咖啡产区(竹席用于咖啡凉晒)。

2) 工厂化生产。目前,埃塞的现代化竹材加工生产厂家有3家:一是位于奥罗米来州、距离首都仅20 km左右的Adal Industrial Plc,2006年投产;二是位于本尚古勒-古木兹州首府阿索萨的Bamboo Star Agroforestry Factory。这2家企业员工共150人左右(每家70多人),均以生产竹地板为主,其他竹产品主要有竹窗帘、各种竹签(包括竹香签、竹牙签等)、竹筷、球形竹炭等。产品除供应本国需求外,还少量销往邻国国家。第3家竹地板生产厂家SA Bamboo位于首都西边约20 km处,于2017年投产,生产竹地板、家具、牙签等。

2.2 存在的问题

1) 缺乏竹林的可持续经营。低投入和无序采伐导致竹材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目前,埃塞竹材供应零散,且无规范的采伐标准,更无资源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土地为国家所有,农民没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权。竹材采伐取决于中间商的需要,随采随卖,缺乏存放场所。因此,竹林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竹材质量也在不断降低。

2) 运输价格昂贵,市场发育不良。竹林地附近无加工厂,竹材加工地远离竹林产地,运输价格昂贵。3大加工城市也没有竹材集散地,更无规模化的竹产品销售场所。大部分竹产品都是摆在路边销售,市场发育不良。建议学习中国经验,在竹林旁进行竹子的初加工,将初加工产品运至工厂再加工成成品。

3) 缺乏竹产业链。埃塞的竹子企业要从采购原竹和从国外采购机器设备和其它胶水辅料开始,初精加工全部由一个企业完成[2]。有些企业设备和管理落后,产品质量欠佳,只能在埃塞国内销售,质量达不到国际市场上要求的标准。

4) 科研和技术推广薄弱。埃塞环境林业研究院有少量竹子栽培和加工利用研究人员,亚的斯大学建筑系有以研究原竹建筑的竹建筑组。目前埃塞尚无专门的竹林栽培和竹材加工研究机构,各大学和学院也无竹林栽培和竹材加工专业。这些少量的研究人员从事竹林栽培和竹材加工技术研究和推广,且大部分为兼职,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竹资源发展和加工利用的需要。

3 国际竹藤组织在埃塞的工作

埃塞2002年加入国际竹藤组织。2003年埃塞农业部邀请国际竹藤组织赴埃塞进行了为期11 d的考察。2009年国际竹藤组织在埃塞设立东非办事处。经多年来国际竹藤组织协调努力,于2018年9月3日的中非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在埃塞成立中非竹子中心。该中心以培训、研究和示范为主要功能。2017年还协助埃塞环境、林业及气候变化部与中国国家林业局签订了双边林业合作备忘录。

自埃塞加入国际竹藤组织以来,国际竹藤组织在埃塞执行了15个项目,资助方包括中国、加拿大、美国、欧盟、联合国及世界银行等。项目内容涵盖竹林栽培、管理和加工利用。2018年国际竹藤组织发布了与清华大学合作的埃塞竹子资源清查结果,主办了竹林碳汇和竹子标准培训班。

国际竹藤中心和国家林业与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多次承办商务部主办的在华援外竹业培训班,均有埃塞学员参加。国际竹藤组织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在埃塞举办了竹业培训班,协助国际竹藤中心分别在2017年(在埃塞)和2018年(在中国)举办了专门针对埃塞的竹业培训班。

为了分享中国竹产业发展的经验,提高埃塞政府官员、技术人员及企业界发展竹业的意识,多次组织埃塞政府高官、专家和企业家来中国考察竹产业。其中,2016年2月组织埃塞环境、林业及气候变化部3位正、副部长和3位州长一行11人到浙江、北京考察,2013年组织埃塞农业部和2018年3次组织埃塞农业部官员及专家到中国考察竹产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埃塞发展竹产业的机遇与优势[3]

4.1 自然条件优越,适宜竹林生长

埃塞地处热带(北纬5°—15°、东经34°—45°),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高原,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另外,还有高原山地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0~27 ℃。全年每天日照时数平均达8.05 h(最高达10.7 h)。海拔超过1 000 m的地区降雨量基本都在1 200 mm以上。30多条大河发源于中部高原,有“东非水塔”之称。土壤绝大部分为酸性,肥力较好。气候、土壤条件均适宜喜温湿气候和酸性土壤的竹类植物生长。

4.2 竹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

世界竹林面积约3 200万hm2(1 600多种),竹资源主要分布在亚太竹区、美洲竹区和非洲竹区这3个竹区,其中非洲竹区竹林面积约占全球竹林面积的11%。2015年,埃塞与国际竹藤组织和清华大学合作开展了全国竹林资源清查,清查结果显示埃塞竹林面积147多万 hm2,约占全球竹林总面积的5%、非洲竹林总面积的40%。根据气候适应性和可用土地,仅仅埃塞本土的2个竹种还可以造200万hm2竹林;此外,引进的20多个丛生竹种,许多表现良好,将来可以大面积造林。

4.3 竹材加工利用有一定的基础,产品区域竞争力强

大多数非洲有竹林的国家竹材加工利用历史短暂,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埃塞竹材加工利用虽与先进国家相比较为落后,但历史悠久。而且20世纪70年代中国竹手工业专家就曾到埃塞培训,培训出了一批当地竹子师傅,这些人陆续培训了许多当地的竹子手工业者。特别是在2005—2006年中国开始举办埃塞竹材加工培训班之后,竹家具生产发展较快。目前,埃塞手工竹匠约500多人,几家竹子工厂工人约200多人。

4.4 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增大

国内方面,埃塞农户通常使用木材做薪材和烧木炭,随着森林过度砍伐,收集燃料占用了农民大量生产或休闲时间。使用竹子作为替代燃料(薪材、竹炭和炭饼),不仅保护森林及耕地,同时因其速生的特点,可以大量节约农户采集木材燃料的时间,大幅增加全社会在其他生产性劳动上的投入。埃塞竹产区有用竹子建造房屋、篱笆等的传统。

国际方面,全球竹产品市场产值约600亿美元。在环保低碳这一世界大趋势背景下,欧美市场对竹制品有很大的需求,特别是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的竹产品出口国,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上升很快,有由劳动密集型的竹产业向劳动力便宜的非洲转移的趋势。埃塞产品出口欧美及中国可以享受零关税政策。

4.5 埃塞政府重视

一是林业将从农业中正式分离出来。2014年埃塞政府已经确定要将林业从农业中分离,成立了环境、林业及气候变化部。这意味着埃塞政府越来越重视利用林木确保国内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的作用,将加大对竹产业的关注与投入力度。

二是埃塞政府目前正利用国际合作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竹藤中心和国际竹藤组织的推动,利用在埃塞成立的“中非竹子中心”,大力发展竹产业。

4.6 国际竹藤组织的协调推动

国际竹藤组织于2009年在埃塞设立了东非办事处,目前有联合国农发基金——欧盟项目、荷兰—中国—东非项目和世行可持续土地管理项目等竹子项目及20多位项目员工。国际竹藤组织将继续推动埃塞的竹林可持续经营和加工利用。目前国际竹藤组织正与埃塞政府合作准备埃塞竹业发展策略。

4.7 中国政府大力帮助

为促进非洲竹资源合理开发,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宣布在埃塞俄比亚首都成立“中非竹子中心”,该中心的建立为埃塞发展竹产业带来了巨大机遇。“中非竹子中心”的竹子培训、研究及示范功能将为埃塞竹子栽培和利用特别是竹子工业化提供大量具备一定技能的工人和技术员,并推动埃塞竹子栽培和加工利用方面研究。

4.8 投资优惠政策

埃塞是中国国际产能合作先行试点国家,也是“一带一路”重点战略合作投资国家。根据埃塞工业园政策以及以出口为主和大量解决就业项目,最多可以享受15年免税,埃塞政府还可以给予一定的配套融资。这对外国投资者特别是中国企业投资埃塞是一个政策利好方面。

5 结论

综上所述,埃塞竹资源丰富,劳动力便宜,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竹产业,埃塞发展竹产业具备比较优势,是本土特色工业化的可选道路。在埃塞发展竹产业,意义不仅在于其绿色环保,还可以供应国内和国际市场;更重要的是竹产业有助于扩大就业,实现工业化。建议结合埃塞工业园政策,中国企业可以积极投资埃塞竹产业,为避免外汇短缺,建议以出口为主。

猜你喜欢

竹藤埃塞竹材
耐老化处理对毛竹竹材颜色变化的影响
2022 非洲竹藤大会聚焦 竹藤助推非洲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琳琅百期见证竹藤科技进步 不忘初心助力竹藤事业辉煌 庆祝《世界竹藤通讯》出版100期
竹材防霉处理技术现状与展望∗
基于桐油热处理的竹材理化性质研究
澜湄合作竹藤项目助力缅甸村民脱贫致富
2018世界竹藤大会即将召开
埃塞人911庆祝新年
基于竹材力学特性的竹家具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