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明实心竹一新品种 ‘花秆实心竹’

2019-01-08孙茂盛刘卫刚

世界竹藤通讯 2018年6期
关键词:淡黄色实心基部

孙茂盛 徐 田 刘卫刚

(1 西南林业大学 昆明 650224;2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昆明 650201;3 楚雄州大姚县金碧镇 云南楚雄 675499)

‘花秆实心竹’属于竹亚科Bambusoideae箭竹属Fargesia[1-2]的昆明实心竹FargesiayunnanensisHsueh et Yi,该品种是2000年5月首次发现于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金壁镇的昆明实心竹栽培居群中,变异植株经进一步选优、分离、培育而成的栽培竹新分类群。培育者对该竹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近20年的连续繁殖、培育、观察和记载,发现其各项特征性状保持稳定。目前,该品种已发展到1万多株。‘花秆实心竹’2年生以上竹秆及部分枝条均有宽窄不一的金黄色条纹,笋淡黄色,紫色纵条纹不明显,且近无毛;栽培性状稳定。根据最新颁布的《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3]定名为‘花秆实心竹’,学名为Fargesiayunnanensis‘Huagan Shixinzhu’。昆明实心竹是云南省滇中、滇西及滇西北海拔1700~2400m天然分布与人工广泛栽培的笋材两用竹种,目前主要作为笋用及材用,而‘花秆实心竹’的培育成功,为昆明实心竹种增添了新品种。

1 品种特征与特性

地下茎复轴型,秆散生状直立或近直立;高3~8m,直径3~6cm,节间长25~35cm,绿色具有宽窄不一的金黄色纵条纹;1年生新秆绿色,无白粉或微被白粉,秆圆筒形或在分枝一侧的基部微扁平;秆基部节间为实心,向上则空腔逐渐增大,髓呈锯屑状;秆箨宿存,革质,三角状长圆形,基部长于节间,上部短于节间,背部无毛或偶有棕色小刺毛,纵向脉纹不发达或仅在鞘上部可见,边缘通常具少数纤毛;箨耳无;箨舌截形,无毛,高1mm,上缘常有不整齐的细裂刻;笋淡黄色,紫色纵条纹不明显,且近无毛;小枝具3~6叶;叶鞘长4~5cm,上部纵脊显著,边缘无纤毛;叶耳及鞘口繸毛俱缺;叶舌截形,高约1mm;叶片披针形,长10~20cm,宽0.8~1.5cm,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白色,次脉4~5对,小横脉不清晰,叶缘具小锯齿而粗糙。笋期8—10月。

2 与近缘分类群的关键区别

‘花杆实心竹’与昆明实心竹的关键区别在于其秆具有宽窄不一的金黄色条纹,秆箨紫色纵条纹不明显,近无毛;笋淡黄色,紫色纵条纹不明显,且近无毛。两者的特征对比见图1—图3。

图1 昆明实心竹与‘花秆实心竹’竹秆特征对比

图2 昆明实心竹与‘花秆实心竹’秆箨特征对比

图3 昆明实心竹与‘花秆实心竹’竹笋特征对比

3 育苗及栽培技术要点[4-5]

苗圃地选择: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中性至微酸性(pH值5.5~7.0),便于排灌。

适生范围及气候:适生海拔1700~2400m,适合种植范围较广,适生于温暖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左右,1月份平均气温0~11℃,7月份平均气温20~28℃,极端最高气温低于30℃,极端最低气温高于-7℃;年均日照1200~2200h;年均降水量800~1400mm。

繁殖方法:分蔸、埋秆繁殖均可。

母竹选择:选择2年生无病虫害、植株健壮的母竹作为繁殖材料。

育苗时间:每年的4—6月。

造林时间:每年的6—7月。

定植密度:株行距6m×8m。

管理措施:定植时浇足水,注意保水,避免积水,竹苗成活后适量施肥,以农家肥为宜,每丛施肥3~5kg,每年春季和秋季各追肥1次,雨季注意除草及病虫害的防治。

猜你喜欢

淡黄色实心基部
告诉谁
一种实心轮胎检测装置及其系统
GFRP管实心混凝土组合柱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海南三七根茎芽基部的组培快繁
某圆端型实心桥墩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苹果夏剪怎样转枝
实心轮胎均匀硫化工艺的研究
“鸟粪”——“青蛇”——“枯叶”
“鸟粪”—“青蛇”—“枯叶”
轻盈乐章